和田冰玉
和田冰玉
和田冰玉產於新疆,其中以和田昆崙山4800米冰雪山峰中開採出的品質最佳,也稱崑崙冰玉,冰玉屬於高檔石英質玉石,與黃龍玉、南紅、雞血玉、金絲玉等屬於同一大家族。冰玉質地上比軟玉通透,呈現近似於冰的質感,故為冰玉,極品冰中飄翠。其溫潤程度似和田玉,通透度如翡翠冰種。天然冰玉含有礦物質和孔隙,直接佩戴有益健康,同時也會吸收佩戴者的微量元素,所以經過一定時間的佩戴之後,會越發通透。令每個佩戴者驚喜不斷,愛不釋手。所謂“人養玉玉養人”,魏巍崑崙恆古冰,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千年的精靈靜侯有緣人!
冰玉主要產自於我國新疆地區,和田冰玉顧名思義是產自於新疆和田地區的冰玉系列,目前已知的和田冰玉礦區位於和田地區的于田縣阿羌鄉喀什塔什村(維語意為玉石村)。其礦脈位於4800米海拔的昆崙山山脈。與著名的阿勒瑪斯,海尼拉克、斯里克拉木等和田玉玉礦相鄰,但是冰玉不是和田玉,和田玉指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軟玉玉石都可以命名為和田玉,並不管產地等信息,如俄羅斯、韓國、我國青海等地的軟玉也稱為和田玉。而和田冰玉是指產於和田昆崙山地區的冰玉,其質地與金絲玉、南紅、黃龍玉等玉種一樣屬於高端石英岩玉系列。因質地呈現近似於冰的質感,所以俗稱為和田冰玉。
根據產地不同常見的名稱有天山冰玉、崑崙冰玉、和田冰玉,如主要產於天山山脈一帶,被稱為天山冰玉。雖然都稱為冰玉,成分也大致相同,但是根據玉石成礦條件大不相同品質也出入較大。
根據顏色不同冰玉又稱呼為冰玉、飄花冰玉和冰翠玉等。
和田冰玉圖片
冰玉的使用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清中期,由新疆的大小和卓進貢的珍貴玉材,經過宮廷玉制大師的雕琢,使得冰玉器皿佩飾盛行於乾隆年間。成為皇室貴族的專享玉材。清代冰玉玉器生產以乾隆嘉慶那一段時間為鼎盛時期。歷史上有名的乾隆皇帝是特別的愛玉成癖,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冰玉玉器生產和收藏上,藏品可以頗豐。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冰玉玉器中,多半都是乾隆皇帝收藏的。而到了清末民國時期,京城的冰玉市場火爆,冰玉貨源稀少,不但國內的達官文人、富商平民踴躍參與,還吸引了外國人來京購買天山冰玉器物,達到了中國冰玉收藏史上的高峰。近些年玉石市場轉暖,新疆作為國內主要的玉石產區,玉類品種也很多,紅的黑的黃的藍的,什麼樣的顏色都有,除了人們熟知玉種以外,一些產自老玉產區的稀有玉種也在不停地被市場挖掘出來,並且受到追捧。
和田冰玉處於海拔4800的昆崙山崇山峻岭中,常年積雪,每年只有夏季的少數幾個月可以開採,而且現代機械化手段無法深入,基本靠人工開採,牲畜運輸,開採艱難可想而知,其價值也不言而喻。
和田冰玉的化學組成主要是SiO2,另外可有少量Ca、Mg、Fe、Mn、Ni等元素的存在
原石
和田冰玉礦石呈白色、綠色,偶見黃色色斑、色線。礦石顏色純正均一,節理裂隙率較低,色斑、色線不甚發育。
和田冰玉礦石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含量佔99%以上,石英粒徑0.04mm~0.48mm;其次含微量鉻雲母、藍線石、陽起石、金紅石、電氣石等礦物。礦石質地細膩,拋光性能良好。莫氏硬度為6.7~7.0,比重2.60~2.67,性脆。礦石堅硬,變晶結構,塊狀構造。
折射率
和田冰玉一般僅能用點測法測出一個折射率值,範圍為1.53~1.55。
多色性
原石圖片
礦石照
由於隱晶質或顯晶質石英排列的非定向性,在集合體中多為無色性,由於含鉻雲母、藍線石、陽起石等礦物又呈現出飄綠翠性等特點。
絲綢之路也是玉石之路
大家都喜歡玉,那麼何為玉?玉在中國古人眼裡的概念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種神奇美麗的玉石,緊緊的抓住了中國人的心呢?
玉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最近,經過一大批歷史學者、考古學家不懈的研究和探尋,在我國考古學最新研究中就提出,中國在青銅器、鐵器時代之前的新石器晚期存在著一個大量以使用玉器為主的時期,歷經幾千年。它,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時代,用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去稱呼,大家可以姑且把它叫做——玉器時代。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自從有了我們先人的蹤跡,也就有了玉的痕迹,玉就成了古人美化生活的飾品和珍寶。
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早的玉,距今已有一萬多年,那是新石器時代人類的收藏品。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玉器就有別於當時的石器、陶器等普通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備受重視,被當作珍寶加以收藏。
古代玉的價值很高,比金比銀都要高得多,像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絲綢之路”,以在東西方運送香料、絲綢和瓷器聞名,但是在遙遠的古代,甚至是4000多年前,這條道路上,駱駝身上的包裹,還沒有馱著香料和絲綢的時候,大汗淋淋的商人們的懷裡,揣著的是很多漂亮的玉器,玉石碟子,玉佩,吊墜等等。
這是在中原和新疆之間運送玉石的隊伍,在沙丘上一步一個腳印,在風沙中,遠遠地看不到盡頭。
當然玉石的利潤很高是一個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古絲綢之路,或者說玉石之路經過新疆,經過和田和天山,經過中國最美的古玉的產區,而作為中國皇家喜愛的寶石,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禮器,玉石在中國,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大量的玉石需要從這條道路上運送到我們國家以前的都城長安、咸陽、洛陽。
在經歷過幾千年的商貿往來以後,這條玉石之路上所運送的貨物也越來越多,我們國家邊疆和中原,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商貿的交流逐漸加深,玉石之路也就變成了絲綢之路,和田玉、和田玉就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開路先鋒。
所以說,是新疆玉,和田玉造就了絲綢之路,是我們祖先對玉石美的追求,造就了絲綢之路。
所以大家看,玉石的魅力有多麼大,吸引了無數前人,花費幾千年的時間去追求它,到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喜歡玉,欣賞玉,收藏玉。
那麼什麼樣子的玉,值得我們去擁有,值得我們去追求呢?
在這裡我們說到一個概念,今人、古人對於玉的評價。那麼不管是今人也好,古人也好,對於玉的評價其實是一致的,那就是——美石為玉。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從物理的角度來講,我們用儀器去檢測它,一塊玉石有一定的折射率,有一定硬度,不能像沙子一樣,軟趴趴的,玉石本身,也由一定的元素物質構成,沒有這些元素,那就不是玉,很多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一塊玉,這是現代人分析玉的方法。
但是古時候沒有科學儀器,沒有光學設備,古人分析不了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不過古人自然有自己評定玉石的一套體系,拿到一塊潔白溫潤的石頭,雕刻好,用眼睛,用經驗,用身體的感受,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去評定一塊美玉。
如果說我們現在測定玉的方法,是非常理性的,冷冰冰的,那麼古代人測定玉的方法,就是非常感性的,非常溫暖的,非常具有人情味的。
所以什麼叫玉,這個概念在古代很重要。中國古玉的含義概念是什麼呢?古人認為,“美石為玉”,一塊美麗的石頭,潔白冰瑩,在高山上滾落下來,掉到河裡,溫養,沖刷,被人發現,被人找到它的美麗,這塊美麗的石頭就叫做玉。這是一種緣分的邂逅,是很長時間的尋覓之後,一次偶遇,很有意思,也非常的浪漫!
而現代科學認為,一塊純正的玉石,折射率在1.64左右,硬度達到7.0-7.4這個程度才叫翡翠,是硬玉。新疆和田玉的硬度只有4.5-6.5,沒達到那個翡翠的硬度,這種就叫軟玉。硬玉和軟玉,就是玉石兩個大的類別。這樣測算的話,是不是一下子就好像把玉看成一件商品了,冷冰冰,很沒人情味,很沒有意思。
所以古人跟今人,看玉石的角度不一樣,挖掘到玉石的特性也就不一樣,這一點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