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硬化症

腎硬化症

腎硬化症是一種泌尿系統疾病,又稱腎動脈硬化。腎硬化症包括腎動脈粥樣硬化和腎小動脈硬化兩種。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腎硬化症的病因與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吸煙、老年人血管緩慢老化等因素有關。腎硬化症可引起腰痛、多尿、夜尿、泡沫尿等癥狀。長期腎臟缺血可致腎萎縮並發展為腎衰竭。腎硬化症的治療原則需要積極控制高血壓、降低血脂,可及時有效緩解癥狀和促進腎功能恢復。腎功能損害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預后較好,積極控制高血壓多可治癒;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與腎動脈粥樣硬化症如果已合併心、腦等重要器官動脈發生病變則預后不好。

就診科室


● 腎內科或內科

病因


● 腎硬化症包括腎動脈粥樣硬化和腎小動脈硬化。前者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後者多為高血壓病導致的腎臟損害,又包括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和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
● 腎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病因有:年齡偏大、血脂高、吸煙、糖尿病、肥胖、家族遺傳史等,導致腎動脈血管硬化、狹窄甚至堵塞。
● 高血壓腎動脈硬化主要病因與高血壓的嚴重程度有關:長期沒有控制好的良性高血壓引起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是由惡性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使得動脈狹窄,血液減少,從而腎臟受到損害,腎臟功能下降。

癥狀


● 腎硬化症可引起腰痛、多尿、夜尿、泡沫尿等癥狀。
● 腎動脈粥樣硬化臨床表現主要為腰痛、多尿、夜尿。如果出現腎動脈血栓則會出現腰部劇烈疼痛、少尿、發熱等癥狀。
● 高血壓病引起的腎硬化症多會出現泡沫尿、血尿、少尿。同時會有高血壓引起心、腦併發症,出現頭痛、驚厥發作、乏力等。

檢查


● 確診腎硬化症需要做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腎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腎血管造影、組織病理學檢查。
● 血常規
● ● 可查看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有無異常,可判斷患者有無感染、貧血、血小板減少等,有助於醫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
● 尿常規
● ● 可查看尿液中有無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等,可初步判定患者有無腎臟損害。
● 腎功能檢查
● ● 腎功能的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腎臟病,並且可了解腎臟受損的部位和程度有助於診斷腎硬化症。
● 腎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 ● 可以觀察到腎動脈主幹及腎內血流變化,有助於判斷腎動脈狹窄程度,同時準確測量雙腎大小,具有確診意義。
● 腎血管造影
● ● 腎血管造影是將顯影劑注入血管,在通過X線進行檢查,為了檢查腎臟血管有無狹窄或者其他病變,對於腎硬化症有確診。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做組織病理檢查給予判斷腎臟損傷程度及制定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癥狀結合腎功能、腎血管影像學檢查等可以診斷。
● 患者年齡偏大,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史。
● 患者出現腰痛、多尿、夜尿、泡沫尿等癥狀。
● 腎血管造影及腎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腎動脈出現狹窄。
● 腎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腎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鑒別診斷


● 有腰部及腹部劇烈疼痛的患者需要與腎結石等其他腎臟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多尿或少尿、腰痛、泡沫尿、夜尿等癥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可以自行診斷。
● 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腎硬化症的治療原則需要積極控制高血壓、降低血脂、及時有效緩解癥狀和促進腎功能恢復。

一般治療

● 積極控制與本病有關的一些危險因素 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症等。
● 給予合理飲食、適當體力勞動、提倡戒煙限酒。

藥物治療

● 血壓異常患者以口服利尿葯及降壓藥為主。
● 血脂異常的患者給予調整血脂的藥物。
● 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藥物,可防止血栓形成,用於預防腎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
● 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給予利尿葯、適當補充維生素等。

其他治療

● 對狹窄或閉塞的腎血管,可進行經皮球囊擴張術、支架植入術、腔內旋磨術等多種介入治療,從而恢復動脈的供血。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經皮腔內球囊擴張術和支架植入。
● 晚期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進行透析治療。

危害


● 腎硬化症會導致患者長時間出現多尿、泡沫尿、夜尿,從而產生睡眠質量下降,影響患者生活。
● 長期腎臟缺血可致腎萎縮並發展為腎衰竭,影響預后,導致患者死亡。

預后


● 及時有效治療、控制高血壓可以緩解病情和腎功能恢復。
● 病情嚴重者,又未及時治療,治療效果相對較差,積極治療可以防止腎功能進一步損害。

預防


● 積極治療控制與本病有關的一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等。
● 合理的膳食:控制飲食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宜,超重或肥胖者應減肥,減少脂肪攝入,並限制酒及含糖食物的攝入。合併有高血壓應同時限制食鹽。
● 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是預防本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育活動要循序漸進,適度進行。
●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睡眠。
● 應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