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則圍之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十則圍之,孫子用兵的方法。兵力10倍於敵,便可圍困敵人。

《孫子兵法·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何氏注曰:“我十倍勝於敵人,是以十對一,可以圍之,無令越逸也。”

作者簡介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創作背景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本篇即為其中一篇,主要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謀略取勝”這是《謀攻》中的主旨。《孫子》有關戰略戰術的論述,凝聚了計謀和策略。孫子認為妙算是軍事行動取得勝利的前提。決策前,要調查研究,周密思考,深謀遠慮;在作出決定、決策時,要打有把握之仗,只有勝算在胸,才能出師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