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守制的結果 展開

守制

守制

守徠制,指守孝,遵行居喪的制度。舊時,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后,兒子或長孫需在家守孝27個月,期間不得婚嫁、應考、上任,現任官員需離任。

基本資料


[mourning] 舊時父母或祖父母死後,兒子或長孫在家守孝二十七個月,在此期間,不任官、應考、嫁娶等,叫做“守制”。

引證解釋


守孝,遵行居喪的制度。在守制期內謝絕應酬,不得應考,婚嫁,現任官則須離職。
明王錡 《寓圃雜記》卷七:“成化初,緝熙守制於家,大興土木,建第甚雅麗。”清李漁 《奈何天·慮婚》:“後來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滿,目下就迎娶過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臨去時,執著我的手,囑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讀《禮》,一切事情,不可輕易信人。”

基本含義


守制是封建時代的喪禮名
父、母去世,正在穿孝期間須遵守儒家的禮制,謂之“守制”,俗說“守孝”,亦稱“讀禮”。其家門門框的“堂號”上貼一藍紙(或白紙、或米色紙)條子,上書“守制”字樣。守制期間,孝子須遵禮做到如下幾點:
(一)科舉時代,不得參加考試。
(二)不締結婚姻(不娶不聘),夫妻分居不合房。
(三)不舉行慶典。如不能慶壽(辦生日)、給小孩辦滿月或百日等。
(四)新年不給親友、同僚賀年,並在門口貼上“恕不回拜”的字條(有於過“破五”方往賀,但不拜叩的)。漢人過年時,在門楣上貼上藍燈花紙的掛簽,貼藍對聯,上書哀輓行孝之詞,如“未盡三年孝,常懷一片心”。有門心的一律貼藍紙,上書“思齊思治,愚忠愚孝”,以代替“忠厚傳家、詩書繼世”之類的對聯。

相關故事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