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0條詞條名為三合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楚雄武定縣白路鄉三合村
-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下轄村
- 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下轄村
- 貴州省開陽縣雙流鎮三合村
- 雲南省昆明晉寧縣新街鄉三合村委會
- 浙江省富陽區三山鎮下轄村
- 雲南昭通市彝良縣牛街鎮下轄村
- 吉林柳河縣姜家店鄉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永善縣黃華鎮三合村委會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鷗浦鄉下轄村
- 江西南康市大坪鄉下轄村
-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昭餘鎮三合村
- 雲南巍山縣大倉鎮下轄村
-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三合村
- 江蘇省鹽城市萬盈鎮三合村
- 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關廟鎮三合村
-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下轄村
- 江蘇省射陽縣長盪鎮三合村
- 河南省嵩縣黃庄鄉下轄村
- 福建泉州洛江區羅溪鎮下轄村
- 河南省長垣縣武邱鄉下轄村
- 雲南文山州硯山縣盤龍鄉下轄村
- 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三合村
-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梅山鎮三合村
- 雲南省昭通鎮雄縣母享鎮三合村委會
- 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下轄村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轄村
-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華塘鎮下轄村
- 雲南省鳳慶縣詩禮鄉下轄村
- 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三合村
- 雲南省昆明撒營盤鎮三合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祿豐縣黑井鎮三合村委會
- 安徽亳州市渦陽縣高公鎮轄村
-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新場鄉三合村
- 梅州市豐順縣黃金鎮三合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大臨河鄉下轄村
- 安徽肥西縣山南鎮下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牛棚鎮下轄村
- 河南信陽市羅山縣高店鄉下轄村
- 桐廬縣副中心(分水鎮)
- 山東東營市河口區太平鄉下轄村
- 雲南晉寧縣新街鄉下轄村
- 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浩塘鎮下轄村
- 雲南祿勸縣撒營盤鎮下轄村
- 山西省古縣石壁鄉下轄村
- 陝西咸陽市武功縣游鳳鎮下轄村
- 貴州省六盤水盤縣淤泥鄉三合村
- 雲南省昭通巧家縣老店鎮三合村
- 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太忠鄉下轄村
- 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下轄村
- 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大浪淀鄉下轄村
- 黑龍江大慶市肇源縣頭台鎮下轄村
- 山西省霍州市北環路街道下轄村
- 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合口鎮三合村
- 雲南省大理鶴慶縣辛屯鎮三合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白泥鎮三合村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雙泉鎮下轄村
-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幺鋪鎮三合村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肖家村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檢槽鄉三合村
-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靈馬鎮下轄村
- 峨山縣雙江鎮富泉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祿豐縣黑井鎮下轄村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瓢井鎮三合村
- 湖南省長沙縣安沙鎮下轄村
- 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下轄村
- 陝西省興平市桑鎮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雞街鄉下轄村
- 湖北隨州市隨縣吳山鎮三合村
- 吉林船營區搜登站鎮下轄村
- 福建漳州平和縣霞寨鎮三合村
- 江蘇省阜寧縣溝墩鎮三合村
- 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全椒縣馬廠鎮下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新發鄉下轄村
- 山東平陰縣東阿鎮下轄村
- 安徽省定遠縣連江鎮三合村
- 雲南省普洱鎮沅縣田壩鄉三合村村民委員會
- 安徽黃山市黃山區新明鄉下轄村
- 北京房山區南窖鄉下轄村
三合村
浙江省富陽區三山鎮下轄村
三合村位於富陽區城西12.8公里。是一個半山區村莊。清雍正六年(1728)屬江北瑞豐十一庄。1945年屬長樂鄉。由大樹下,吳家村,江家村組成,取"三村合力"之意,故名三合。1992年屬三山鎮。下轄大樹下、吳家村、江家村、柴塢口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大樹下。全村420多戶,1317人。有耕地667畝,山林6900畝。村境南北環山,富陽縣城至新浦公路自東向西依村而過,上里溪自西向東經大樹下村邊的田畈,匯入富春江。徠1949年前,全村800多人中,80%以做紙,租田種,做長工、短工,看牛等養家糊口,還有100多人靠挑腳(肩擔苦力運輸)過日子。1949年後,三合村人仍以造紙為傳統副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更新設備,成為聞名省內外的造紙村。
三合村屬於鹿山街道。面積9.81平方公里,轄區有11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全村567戶,人口1879人,93名中共黨員,耕地947畝,12100畝山林,17家工業企業,百畝水果經濟林,1個養殖場,2個石礦。常年林木茂盛,水源充沛,清澈流水的上里溪穿村而過。三合人民歷來用勤勞智慧,開拓奮進的精神創造業績。
造紙是三合村的傳統副業。早在清咸豐年間,就有人用桑皮、稻草為原料做桑皮紙。至40年代末,全村曾發展到四十來戶。後有二名村民先後辦起鐵筆蠟紙廠、洋皮紙廠,有100多工人,大部分是村人。隨之,一家或幾戶以獨資、合資和勞力、技術換工等形式,建辦起一隻槽、兩隻槽,時停、時做的造紙生產工場,村民相繼效法。產品多種,有打字蠟紙、鐵筆蠟紙、洋皮紙、雨傘紙等。至1951年這種生產遍及全村每戶人家,村民長途跋涉將產品挑到杭州出售。手工造紙技術,凡有勞動能力的男女都學、會做。檢皮、製漿、抄紙、曬紙、檢紙基本人人都能掌握一二種,有的甚至掌握工藝的全過程。
1951年,富陽縣人民政府派了三位幹部到村利用六畈廟(現三合皮紙廠廠址)辦起富陽人民造紙廠。1954年春改為皮紙業生產組,1956年6月更名為三合皮紙廠。1969年上馬原一號造紙機,開始生產機製紙,結束了村裡造紙業有史以來只能以手工生產的歷史。三合皮紙廠先後生產過桃花紙、洋皮紙、雨傘紙、打字蠟紙原紙、鐵筆蠟紙原紙、副號白棉紙、濾酒紙、濾油紙、油簍紙、濕潔無紡布、卷花紙、長城牌引線紗紙等20多種產品。產品遍銷省內外,長城牌引線紗紙譽滿全國,供不應求。1988年在三合皮紙廠投資70多萬元,上馬一台日本生產的第二號造紙機,當年產值達532萬元,同時建機房450平方米,輔助機房120平方米,建5立方米漿車20台,10立方米滌車2台,上馬第二號14.3米蒸球一台,二號4噸爐子,128平方米的爐房一幢,1990年產值達1170萬元。1991年三合皮紙廠又投資100多萬元,上馬了日本產的第三號造紙機。
徠1978年後,在村黨支部書記、皮紙廠廠長沈柏順帶領下,黨支部、村委會堅持抓經濟,抓企業,三合村的經濟得到飛躍發展。1984年投資5萬餘元辦起年產值100萬元的三合濾油紙廠。濾油紙是村皮紙廠在1963年試製成功的,已有30年的生產歷史。1984年3月,濾油紙生產從皮紙廠析出,單獨設廠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廠區面積從10000平方米擴展到15000平方米。建有製漿、抄紙、室內焙烘、成品、倉庫等7幢廠房,26個車間。生產濾油紙、過濾棉紙、紙芯筒等品種,產品銷往江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川等地。
1985年投資3萬多元,建成一個容有100多工人年產值超100萬元的三合引線廠。主要生產"長城牌"引線紗紙,遠銷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10多個省市400多家煙花爆竹廠,產量居全國26家同行之首。
傳統造紙業日益更新,村裡經濟進一步發展。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2131萬元,比1981年的17萬元提高了100多倍,比1991年提高20%,工業總產值1850萬元,比1991年提高16.5%。
隨著村裡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福利事業有了保障。村裡經濟積累可分配總額達150萬元,人均分配1138元。全村糧食總產量112萬斤,固定資產資金達900萬元,自有流動資金1000萬元。上交稅利154萬元,上交教育附加費7.5萬元,發放貼農金4萬餘元,農田、水泥道路等項基本建設投資10萬餘元。至1991年,全村主要道路鋪設成水泥路,架起三合中心橋。1986年投資9萬餘元,建自來水管,全村免費供應自來水。1986年起,實行老年福利制度,發放老年福利費3.5萬元。男60歲、女55歲,每月每人可領到15元,1993年起普遍提高5元。發放獎學金4000多元。1985年以來,實行小學六年的免費教育。對考取高中、大專和大學的學生分別發給200元、300元、500元的獎學金。又投資2.5萬元建造總面積600多平方米10多間水泥平房,辦起一個搞活經濟、便利村民生活的農貿市場。1983年、1989年分別在柴塢口、周家地新建了各為20多戶幢三層樓住房的新型農民住宅區。全村80%以上的戶住進了二層至四層的現代型農村新樓房。1988年5月投資30萬元建造了五層的村委會綜合辦公大樓。1990年安裝了電視差轉檯,村裡95%以上的農戶可以看上多頻道的節目。電風扇、電視機、電飯煲、電炒鍋等,各家各戶普遍使用,錄像機、電冰箱、電話機、摩托車進入許多村民家中。村裡個體經濟同時得到發展,全村個體運輸拖拉機、三卡、四卡有12輛、汽車6輛。有開店經商個體戶38人。
村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進。三合村黨支部,1990年被評為杭州市先進黨組織,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1991~1992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組織。三合村1988~1992年連續四次被評為縣"雙文明村",1991年被評為縣"七五"期間最佳鄉鎮企業集體。黨支部書記、三合皮紙廠廠長沈伯順,1988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縣級辦廠能人與明星廠長,1991年被評為杭州市農民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