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雷的結果 展開
雷
自然現象
雷(Thunder)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指閃電通道急劇膨脹產生的衝擊波退化而成的聲波,是伴隨閃電產生的大氣發聲現象。雷分為炸雷、悶雷、拉磨雷等。
![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e/m5e4acad14ff5fed95cc46ae5cea0d954.jpg)
雷
雷是天空中帶不同電的雲,相互接近時,產生的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在放電時會發生火花和聲音,火花就是閃電,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閃電是雷雨雲體內各部分之間或雲體與地面之間,因帶電性質不同形成很強的電場的放電現象。由於閃電通道狹窄而通過的電流太多,這就使閃電通道中的空氣柱被燒得白熱發光,並使周圍空氣受熱而突然膨脹,其中雲滴也會因高熱而突然汽化膨脹,從而發出巨大的聲響——雷鳴。
在雲體內部與雲體之間產生的雷為高空雷;在雲地閃電中產生的雷為“落地雷”。落地雷所形成的巨大電流、熾熱的高溫和電磁輻射以及伴隨的衝擊波等,都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足以使人體傷亡,建築物破壞。如,1986年4月25日7時20分,湖南省漵浦縣的觀音閣、雙井、低庄鄉等地,烏雲壓頂,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隨著一道強烈的閃光,一聲震耳的霹雷——落地炸雷,殃及了3個鄉6個村莊,頓時一片混亂,雷聲、雨聲、風聲、哭聲、喊聲混雜在一起。據地、縣聯合調查組調查,當場雷擊死亡7人,傷10人,其中重傷3人,有一名死者的頭髮、衣物全被燒化,身軀也被燒焦變形,慘不忍睹。雷擊傷亡事故發生后,經調查發現:這一帶居民屋內電線安裝凌亂,走線位置很低,死亡的7人中就有5人是在照明電燈和開關下被雷擊中的;雷擊前室內相當潮濕,給雷擊事故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所以,電線的安裝必須符合要求,而雷電時,遠離易導電的金屬物體,保持室內乾燥是預防雷擊的重要措施之一。雷電對人體的傷害,有電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壓或動力作用,以及高溫作用。當人遭受雷電擊的一瞬間,電流迅速通過人體,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時產生的是火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燒灼傷。雷電擊傷,亦可使人體出現樹枝狀雷擊紋,表皮剝脫,皮內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內臟破裂等。
![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9/ma99609ae5cddfbbb0664bf21f3df7f44.jpg)
雷
②雷雨天氣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摘下金屬架眼鏡、手錶、褲帶,若是騎車旅遊要儘快離開自行車,亦應遠離其它金屬制物體,以免產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③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划船、垂釣等。
④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遊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牆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當發生雷擊時,旅伴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積極進行現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貽誤病機而致病 死亡。有時候,還應在送往醫院的途中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癥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局部,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乾燥或包紮即可。
![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8/mf8be6171f175b05bd8e42f327b981e59.jpg)
雷
在室外,要考慮到雷電活動區域,看雷電活動遠近,一般是聽雷聲就能判斷出遠近,不要躲到避雷針和大樹下面。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雨傘,因為雨傘有針尖,電場強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曠地方打手機。要蹲下來,兩腳併攏。
專家最後強調,如遇雷雨天氣,市民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一輛金屬車身的汽車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這些建築物或汽車被雷擊中,它們的金屬構架或避雷裝置或金屬本身會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
1.應該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室外工作者應儘快躲入室內。
2.不宜使用防雷措施不足的電器,不用水龍頭。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5.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活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
6.切勿站于山頂、樓頂或其他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7.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8.在曠野應遠離樹木和桅杆,至少離樹5米遠。
9.在空曠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等扛在肩。
10.不宜開摩托、騎單車。
11.雷雨時若頭髮豎起,應蹲下,雙腳併攏,減小跨步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