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樂中年

1949年桑弧執導電影

《哀樂中年》是由桑弧編劇、執導的劇情電影,石揮朱嘉琛沈揚李浣青韓非等出演。該片由文華影片公司於1949年攝製上映。

該片講述了人到中年的鰥夫陳紹常與摯友的女兒敏華相愛,遭到家人反對,他們克服困難,最終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劇情簡介


《哀樂中年》宣傳照
《哀樂中年》宣傳照
陳紹常創辦小學多年,自任校長。其妻英年早逝,留下三個孩子賴他照料。別人每每勸他續弦,但他目睹摯友劉之權的女兒敏華備受後母虐待之苦,便打消了續娶之念。後來,劉之權全家遷居外地,多年音訊杳然。
某日,敏華突然前來叩見,謀求職業。紹常同情她的遭遇,便留她在校任教。此時,紹常的孩子也都成人。長子建 中在一家銀行供職,與銀行經理的女兒結婚,社會地位也日益提高。他力勸紹常退休,在家頤養晚年。紹常被勉強說服而向學校提出辭呈,並推薦敏華繼任校長。建中為了表示支持,懇請岳父捐款給學校並擔任學校的董事長。紹常賦閑在家,孩子們成家后,與他往來日疏。只有敏華,為了工作常來和他談心,她深知他的事業心很強,生命力也還旺盛,應該工作。經敏華熱情、誠摯的邀請,紹常又回到學校。
不久,學校里一個同事托他向敏華求婚,他忽然感到一種異樣的心情,開始覺察到自己已愛上敏華。同時,他發現敏華也一直愛著他。於是,他告訴建中,自己準備結婚,卻遭到建中與家裡所有人的堅決反對。建中並宣稱,他代表岳父以學校董事長的名義,將敏華撤職。紹常為維護他和敏華的感情,也毅然離開學校。他倆結婚後,共同創辦另一所小學。在新學校開學之日,也正是敏華的嬰兒呱呱墜地之時,他們都感到“生命無處不在”的喜悅。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石揮陳紹常
朱嘉琛劉敏華(成年)
崔超明劉之權
程之石匠
路珊劉妻
莫愁姑媽
姚思誠校役
韓非陳建中(成年)
胡小琴馮麗文
俞仲英陳建平(成年)
王萬恩陳建中(幼年)
劉小滬陳建英(幼年)
徐偉傑陳建平(幼年)
沈麗劉敏華(幼年)
路珊劉妻
錢楚材徐小川(幼年)
胡德龍老馬
韓非陳建中(成年)
馬斐同事甲
李浩同事乙

職員表

導演桑弧
編劇桑弧
攝影黃紹芬
配樂黃貽鈞
剪輯許琦
道具張偉秋
美術設計牛漢誠
服裝設計戚秋鳴
錄音沈軼民
劇務吳劍晃、徐進
場記王潔
布景師王月白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陳紹常

    陳紹常

    演員石揮

    校長。其妻英年早逝,留下三個孩子賴他照料 。別人每每勸他續弦,但他目睹摯友劉之權的女兒敏華備受後母虐待之苦,便打消了續娶之念。後來,劉之權全家遷居外地,多年音訊杳然。

  • 劉敏華

    劉敏華

    演員朱嘉琛

    劉之權之女。某日突然前來叩見,謀求職業。紹常同情她的遭遇,便留她在校任教。她力勸紹常退休,在家頤養晚年。紹常被勉強說服而向學校提出辭呈,並推薦她繼任校長。

  • 劉之權

    劉之權

    演員崔超明

    劉敏華的父親。陳紹常摯友。他女兒敏華經常後母虐待之苦,後來,劉之權去世,全家遷居外地,多年音訊杳然。多年以後他的女兒劉敏前去陳紹常叩見,謀求職業。紹常同情他的女兒的遭遇,便留他的女兒在校任教。

  • 馮麗君

    馮麗君

    演員李浣青

    某銀行經理的女兒。她的丈夫建中成之前到她父親銀行做職員,並得到了父親賞識,很快她與建中成變成了夫妻,同時她丈夫建中也和她一樣在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作曲配樂備註
《哀樂中年之序曲》黃貽鈞黃貽鈞片頭曲
《哀樂》黃貽鈞黃貽鈞插曲
《哀樂中年之終結曲》黃貽鈞黃貽鈞片尾曲
哀樂中年劇照
哀樂中年劇照

幕後製作


桑弧在創作該片劇本時,是根據他親耳聽到的故事和藝術加工創作而成。
1948年7月21日,文華影片公司廠長陸潔約桑弧談該影片劇本大綱;11月8日,桑弧創作完成並交劇本給陸潔;12月23日,陸潔做出該片拍戲日程表。1949年1月3日,拍攝該片電台部分鏡頭;1月4日,拍攝該片新居部分鏡頭;3月14日,該片內景拍完;3月31日,在青浦拍攝該片外景;4月,全片拍攝製作完成並上映。

影片評價


哀樂中年劇照
哀樂中年劇照
該影片不但構思獨特而且完整,充滿了成熟幽默的韻味。是一部內容和技巧接近完美的中國優秀電影。(香港評論家劉成漢 評)
《哀樂中年》是一部桑弧個人風格電影,電影中絕妙的中間色調的諷刺元素更接近日本大島渚早期電影的風格。對於主人公陳紹常與小姑娘劉敏華維持關係,以及求婚的段落描寫,顯示出奇迹般的柔情、懷舊和幽默感。而最後幾段經過處理的戲份,則比大團圓更有力。(法國電影評論家揚·托平 評)
《哀樂中年》影片雖然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同時在當時也並不被認為是有進步意義上的片子,但在今天看來,其主題還仍然具有討淪價值,讓人驚於其先進性和現代性,區別於同一時期庸俗的商業片。該影片有著眼於弘揚個體意識的覺醒,是一種突破群體意識、血親意識尋找異於傳統道德價值觀。(《當代電影》楊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