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食管異物

小兒食管異物

小兒食管異物是兒科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小兒食管異物因兒童喜將物品含在口中玩耍,誤吞而造成食管異物。常見的異物為硬幣、紐扣、微型電池、別針、塑料蓋、骨片、棗核等。小兒食管異物主要表現為咽部或食管哽噎感、吞咽疼痛、流涎、進食困難、嘔吐、拒乳等;異物較大時出現聲音嘶啞、咳嗽、喘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小兒食管異物主要治療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小兒食管異物可造成吞咽困難,嚴重者可引起窒息;如異物為電池,鹼性物質繼續腐蝕而出現致命性的大出血和氣胸等。及時取出異物,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急診科、兒科

病因


● 小兒食管異物的發病原因可分為兩類。
● 進食咀嚼時不慎滑入下咽部,進入食管,如魚刺或雞骨等
● 患兒將含在口中或玩耍的器具誤吞入食管,如硬幣、紐扣式電池、曲別針及各種尖銳異物。

癥狀


● 咽部或食管哽噎感、吞咽疼痛、流涎、進食困難、嘔吐、拒乳等。
● 異物較大時出現聲音嘶啞、咳嗽、喘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檢查


● 確診小兒食管異物需進行血常規檢查、X線檢查、食管內鏡檢查等。

血常規

● 提示機體有無感染及貧血,如有感染可提示相應的病原體類型。

X線檢查

● 胸部正側位平片顯示阻射的金屬異物;多次小口吞咽造影劑,顯示食管局限性充盈缺損,可提示透光異物存在。如考慮為食管穿孔、異物進入縱隔的患兒,應及時行胸部CT檢查。

食管內鏡檢查

● 明確為食管異物者可直接行食管內鏡檢查,試行取出異物。

診斷


● 醫生診斷小兒食管異物,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
● 病史:明確的異物誤吞史
● 臨床表現:咽部或食管哽噎感、吞咽疼痛、流涎、進食困難、嘔吐、拒乳等;異物較大時可有聲音嘶啞、咳嗽、喘鳴、呼吸困難。
● 併發感染時血常規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 X線檢查:明確食管異物的性狀、位置。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咽部或食管哽噎感、吞咽疼痛、流涎、進食困難等癥狀,容易與小兒食管異物混淆,這些疾病有自發性食管破裂等。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癥狀、輔助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小兒食管異物主要治療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其他治療。

手術治療

● 食管異物一經確診即需用食管鏡取出異物。如異物嵌入食管壁內或穿出食管外,應行外科手術取出。

其他治療

● 對食管異物的合併症應及時進行對症及對因處理:合併感染時進行抗感染;如食道形成潰瘍,給予禁食、補液等治療。

危害


● 小兒食管異物可造成吞咽困難,嚴重者可導致窒息,進而危及生命。

預后


● 小兒食管異物及時取出后預后良好;如異物為電池,鹼性物質可能繼續腐蝕,而出現致命性的大出血和氣胸。

預防


● 進食不宜過於匆忙,尤其是吃帶刺類的食物時,要仔細嚼碎將骨刺吐出來。
● 教育兒童糾正將硬幣、電池、玩具放在口內玩的不良習慣。
● 避免用吞咽米飯、饅頭、韭菜等方法試圖強行將異物吞下。

參考文獻


● [1] 杜永浩,薛辛東。兒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2] 于學忠,周榮斌。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急診醫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