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是指由於栓子進入腸系膜上動脈發生栓塞所引起的疾病。老年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高峰年齡為40~59歲,是急性腸系膜缺血最常見的病理生理原因,佔據所有病例的40%~50%。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栓子多數來自於心血管,其中以房顫患者的心房血栓脫落多見,也可見於心內膜炎贅生物、胸主動脈動脈硬化斑塊、心肌梗死伴室壁瘤或者左心房的附壁血栓等脫落。栓子可以堵塞動脈主幹,也可停留在動脈分叉近端,通常是鄰近結腸中動脈處。堵塞血管遠端分支即可發生痙攣。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常表現為腹部絞痛,後轉移為全腹痛,可伴放射痛,多伴有嘔吐、腹瀉,早期腹部仍軟,或僅有輕觸痛,腹部的體征多與患者癥狀不相稱。腸系膜上動脈栓塞主要通過控制原發病,進行抗凝、溶栓藥物治療,嚴重者可採取手術治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預后較差,若不及時處理,多數病人死亡,手術治療死亡率在60%-85%。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或普外科

病因


●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栓子多數來源於心臟,來自風心病與慢性心房纖顫的左心房,急性心肌梗死後的左心室或以往心肌梗死後形成的壁栓,心內膜炎,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換術后等,也可來自自行脫落的或經心血管手術操作引起的脫落,偶可見細菌栓子。

癥狀


● 病史:原有心房纖顫、心臟瓣膜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心內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臨床癥狀。
● 臨床癥狀: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劇烈,呈持續性,無明顯緩解期,疼痛開始位於中腹或者上腹,以後變為全腹性,可向背部或脅肋部放射,止痛藥物不能有效緩解疼痛;病情進展可導致便血或嘔吐咖啡色腸內容物;病情進展迅速,在短時間內即可出現休克表現;或以瀰漫性腹部絞痛,可伴有噁心嘔吐,癥狀進行性加重,慢性腹瀉,體重下降以主要表現。

檢查


體格檢查

● 可了解有無腹部壓痛,無明顯反跳痛、肌緊張,壓痛局限於中腹部還是上腹部等,有助於醫生初步判斷病情。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檢查提示血白細胞明顯增高,血氣分析提示代謝性酸中毒,血培養細菌陽性,並可進行葯敏實驗。

輔助檢查:

● X平片:排除腹部其他疾病常用的方法,可見小腸及右側結腸中等或輕度充氣和腹腔積液影像。
●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了解腸系膜上動脈及腹腔動脈血流情況,顯示梗阻部位,鑒別靜脈還是動脈阻塞。
● 腸系膜血管CTA檢查:主要檢查方法之一,可以清楚顯示腸系膜上動脈、靜脈閉塞的位置和範圍,對其他急腹症的鑒別診斷準確性高。
● 動脈造影:是診斷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金標準”,有助於早期診斷以及鑒別栓塞部位,為治療提供依據。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可確診。
● 年齡為40~59歲,既往多有風濕性心臟病、房顫、心內膜炎、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和瓣膜置換術等病史。。
● 急性:突然出現劇烈的、持續性的腹痛,不能用藥物緩解,早期腹軟不脹,腸鳴音活躍,,呈“癥狀體征分離”特點,病情進迅速,繼續發展出現嘔吐及腹瀉血樣物,較早出現休克。
● 慢性:進食后出現瀰漫性腹部絞痛,可伴有噁心嘔吐,嚴重性與進食量有關,癥狀進行性加重。慢性腹瀉,泡沫樣大便,體重下降。
● 輔助檢查:如腹部增強CT、腸系膜動脈CTA檢查、腹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腸系膜動脈造影等可見血栓。
●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血氣分析可見代謝性酸中毒等。

鑒別診斷


● 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發病較慢,常有腹痛逐漸加重的過程,腹部增強CT檢查、腸系膜動脈CTA/CTV檢查有助於鑒別。
●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夾層:發病癥狀相似,但癥狀較輕微,給予行腹部增強CT、腸系膜動脈CTA檢查、腹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腸系膜動脈造影可予以鑒別。
●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血栓:起病緩慢,發病前常存在慢性腸功能不全或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瀰漫性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瀉,體重減輕,可出現急腹症表現,完善檢查可鑒別診斷。
● 如果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一般治療

● 吸氧、鎮靜止痛。禁食水,給予胃腸減壓,行胃腸外營養支持。糾正酸鹼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 抗凝治療:首選肝素、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藥物,可以防止腸系膜上動脈栓塞進一步加重及蔓延,改善腸管血供;此治療只實用於腸黏膜缺血性損害恢復期10天左右以外,也可作為手術后再次栓塞的預防治療。
● 如果出現消化道出血,即給予凝血酶止血。
● 解痙及擴張血管藥物:如罌粟鹼、前列地爾。
● 儘早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介入治療

● 插管溶栓治療。
● 腸系膜上動脈支架置入。

手術治療

● 腸系膜上動脈切開取栓。
● 血管重建: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搭橋或髂動脈-腸系膜上動脈搭橋。
● 腸切除腸吻合。

危害


●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發生后,遠端分支即發生痙攣,出現供血區域腸管缺血。
● 早期出現腸功能亢進,腸蠕動增強,後期出現腸麻痹甚至壞死。
● 腸缺血可導致腸黏膜屏障破壞、菌群失調、菌血症的發生。
● 如果腸缺血較重,發展成腸壞死,可導致腹膜炎。
● 如果因缺血導致腸道內大量滲出加之腸道菌群產生毒素吸收,則可出現休克狀態。
● 病情極其兇險,病死率極高,應及時就診;若不及時處理,多數病人死亡。

預后


● 在確診時是否發生腸壞死,腸壞死範圍和患者全身狀況決定了患者的轉歸,腸壞死的病死率可高達70%~90%,所以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早期外科手術治療可改善患者預后。

預防


● 積極治療控制原有房顫、心臟瓣膜疾病、心內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
● 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