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子康的結果 展開
- 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 新疆文化廳
張子康
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張子康,今日美術館館長,民營美術館第一人。1989年7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1989年9月在《河北圖書商報》任美術編輯1992年5月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文化編輯室工作1998年9月——1999年7月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畫室助教研修班現為今日美術館館長。今日美術館是以“民營非企業”。2002年,由今日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先生創建並首任館長,2004年底由張子康先生接任。張子康先生還兼任《東方藝術》雜誌主編。
張子康笑稱自己2004年剛來今日美術館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美術館。他說他選擇今日美術館的原因很簡單,當時身為出版人的張子康一心想著自己的出版業績,今日美術館的出現似乎讓張子康找到了擴充出版資源的救命稻草。
而張子康的上任,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顯然希望張子康能做更多的事情。2002年,酷愛書法藝術的張寶全創建了今日美術館,自任館長。兩年運作下來,在房地產市場上叱詫風雲的張寶全明顯打理不好自己的美術館。一切偶然中都有其必然性。兩年後,在跟隨書法界著名大師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張寶全遇上了當時業內名氣正盛的出版人張子康。
或許是合作過程中發現了張子康的潛力,也或許是張子康背後光輝的出版業績。張寶全有了讓張子康成為自己下任的想法。
令當時業界很多人驚奇的是張子康竟然同意了。當時的民營美術館正處於倒閉風潮之中。彼時的今日美術館舊址共不過兩千平方米,七八個人,按畫廊賣畫模式運營。身邊的朋友都笑張子康:“你要是在這兒能幹夠一年,我們大家都請你吃飯。”
著名的今日美術館
或許是因為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與汗水,也或許是因為這項工作與藝術沾邊。張子康在後來運作美術館的過程當中,越來越從心底喜歡上了這樣的工作。“我覺得在中國做這樣的一個美術館,可能對中國的藝術推動有好處。也很有挑戰性。”
在生存問題解決之後的張子康,開始希望做一個國際化的、有學術標準和高度的美術館。2005年,張子康去歐洲考察。同年下半年,今日美術館新館開始改造,2006年,地理位置空間結構皆比舊館優越的新館建成。但張子康歡喜的同時也開始憂慮成本問題,新館每年僅利潤便必須在兩千萬以上。
天天研究國外知名美術館財務報表的張子康,逐漸發現了一條民營美術館的生存之道——贊助。
如今在不同的場合里,張子康還在一遍遍地說明贊助之道。“本身美術館是個社會概念,是個社會行為。整個社會來做,我覺得是最好的選擇。為什麼原來的美術館倒掉呢?都是因為個體有錢了就做下去,沒錢了就可能倒閉。這樣的個體行為,不適合做一個長遠的文化建設。”
現在聽起來這樣的說法自然沒什麼問題。但在當時,張子康呈交上改變經營模式的方案后,張寶全直接拍板不贊同。但張子康不泄氣,他知道張寶全一直想要做一個最好的美術館,而眼下機會便在眼前。不肯服輸的張子康一遍遍地訴說什麼是最好的美術館,如何才能保持美術館的長遠運營。如張子康所想,為人極聰明的張寶全在最初的否定過後,不斷地思考著張子康的提議。
“當時就這麼個情況,如果我用贊助資金解決的話,我就能生存。因為把這個交給全社會去辦了。”張寶全同意之後,為了爭取到贊助,張子康必須重新定義今日美術館的身份。
讓張子康頗費腦筋的是,因為從沒有過先例,一年多的時間裡,張子康到處問,但沒人說得清民營而公益性的美術館該怎麼確認自己的身份,工商局也說沒有這樣的執照。後來總算在民政部碰到了個明白人,對方建議掛個“非企”的牌子。這個概念其實相當不準確,只是中國在發展時期,對一些民間機構,包括美協、基金會等無法定位,而統一稱之為“非企”,其實還是沒有說清楚這類團體到底是什麼性質。
但不管是否準確,今日美術館總算身份上可以尋求贊助了。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張子康心裡也沒底,但硬著頭皮往前沖后,讓張子康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第一桶金來得太容易了些。國際知名畫家方立鈞個展在今日舉辦,大獲成功,資金則來源於國際知名廠商萬寶龍的贊助。而如今的今日美術館,贊助名單已經愈來愈長,包括瑞士銀行、諾基亞等等。
按照張子康的說法,金融危機沒有造成今日美術館的經營困難。但一向對資金敏銳的張子康已經感覺出來問題所在,今日美術館資金來源不夠多源化,穩定性也還不夠。
“美術館也會有一些新的調整。”中國民營美術館一向對禮品開發不大重視,但在仔細研究美國一些大的博物館后,張子康驚奇地發現,有些博物館禮品店經營銷售量相當大,甚至占其總收入的35%,即上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而咖啡廳、設施的回報等也是其收入非常大的一塊。
在接手今日美術館4年之後,雖然張子康興緻勃勃地計劃著建設中國美術館從來沒有過的陳列館,舉辦更多有分量的展出等,但資金開拓方面顯然還需繼續努力。不過張子康沒有氣餒的理由,因為即使國際上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因為資金問題,所有的展覽也並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張子康的聰明與勤奮毋庸置疑。但考大學的時候,青年時代的張子康卻考了三次才考上。
張子康對繪畫的喜歡也許是與生俱來的。還是上小學的時候,張子康回老家去玩,適逢中央美院的馮真(又名馮小韻。1931年生,廣東南海人。1947年在華北大學文學藝術院學習。於1948年在解放區晉察冀邊區華北聯大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期間創作了她的成名作《娃娃戲》,時年十八歲。這幅畫在新中國年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馮真因此出名。195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幹部訓練班、研究班進修。1956年在蘇聯列賓美術學院學習,獲“藝術家”稱號。1962年任教於中央美院民間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5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保衛兒童大會”。創作《娃娃戲》后,馮真又畫了《勞動英雄回來了》、《偉大的會見》、《民族大家庭》等年畫及《劉胡蘭》等連環畫、《和平代表歡迎您!》等宣傳畫。“文革”后畫了《白求恩》、《柯棣華》等油畫。近年創作了民間“炕圍”、“喜帳”形式的畫《娃娃歡》、《娃娃樂》。以上作品先後獲得五次國家級獎。為配合學院新創學科的教學研究,她寫出了《年畫調查記》、《寶雞民間美術》、《姥姥的禮物》等多篇論文,發表於海內外權威刊物。馮真不論所畫何種題材,不論所有何種工具,其作品都洋溢著一種真摯樸素的美,這是行家們的共評。 1951年起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至今,現為教授,享受國務院“藝術上有突出貢獻者”津貼。 1956年至1962年,被派往列寧格勒賓美術學院學習油畫,畢業獲“藝術家”稱號。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年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主任委員。)也到農村做年畫調查。望著馮真畫農民肖像,第一次接觸如此級別大師的張子康心裡滿是欽羨。個性隨和的馮真看出了身旁孩子的想法,隨手教了幾筆之後,馮真意外發現這個從沒接觸過繪畫的孩子,畫得相當不錯。
或許是小孩的逆反心理,中醫世家出身的張子康一直不願意按照家裡的意思學中醫。而因緣巧合之下,僅僅馮真一次的稱讚便讓張子康從此走上了繪畫之路。
但張子康的繪畫之路顯然並不平坦。高中畢業后的張子康沒有如願考上大學,但也不願就此放棄自己考取美術學校的夢想。為了生存,張子康開始在各地做各種各樣的臨時工,蹬三輪、裱畫、果樹栽培、照相……5年的時間裡,攢了錢的張子康便花錢上美術學校的學習班學習,在每份臨時工的空閑時間裡繪畫,在春節眾人遊樂的時候關起門來繪畫。
好運沒有辜負勤奮而努力的張子康。1985年,張子康考上了河北師大的美術系。因為一向獨立做主,在上大學三個月之後,張子康父母才知道兒子上了大學。“你怎麼這麼大了,又去上學了?”老爸很疑惑,第一句話問張子康的就是這個。
事業越來越成功的張子康已經很少有時間畫畫了。他不否認自己的畫兒不夠好。但對曾經為之瘋狂的愛好,張子康始終保留著。在張子康的規劃中,再過上幾年,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再駕馭日益發展的今日美術館的時候,或許他會再拿起繪畫的筆。其實張子康目前的正職在國家畫院,今日美術館雖然做得有聲有色,但這個館長之職也只是兼職。
如今的張子康也有孩子了,因為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從沒有要求過自己的孩子去學畫畫。但模擬心極強的孩子有樣學樣,天天跟在張子康後面學畫畫。令張子康意外而歡喜的是孩子畫的相當不錯。
學繪畫的時候,張子康毫不例外地想象著以後當畫家,不過後來顯然一直沒有如願。張子康說他很快樂,因為他所從事的都是與繪畫沾邊的行業,他在這些行業中找到了另一種樂趣。
張子康總說:“很多東西,就是一種緣分,一種機遇,在中國就是這樣,你幹了這行了,你要做工作,你要有責任感,你要把這個東西做好,你又對這個東西產生了熱愛。然後就這樣做下去了。然後再不斷地修正自己。”
大學畢業后,張子康並沒如願以償地從此畫畫。但當年他被分配到河北教育出版社,從事的是美術編輯,已經是同學當中分配最好的。張子康很知足。社長王亞民去了之後很想出藝術圖書,這隻有搞美術的人才懂,一直想著挑戰更多東西的張子康接手了這個活兒。在從沒有出過藝術圖書的出版社,張子康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了。
張子康的第一本藝術類圖書——漫畫書系出得並不容易。當時的大藝術家們看不上張子康所在的小出版社,張子康不得不一次次地去吃閉門羹甚至被掃地出門,但回過頭來他還得一次次地想法去感動大藝術家們,去向他們證明自己的實力。
命運似乎總不肯辜負張子康的努力。漫畫書系甫一刊出便獲得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當時河北省並沒有太多獲獎的書,漫畫書系獲獎之後,張子康緊接著又出藝術類書籍,又獲獎,就這樣不斷地循環了下去,業界也默認河北教育出版社可以出藝術圖書了。大概統計的數目是,數年之間,張子康參與的書籍共有2000多本,獲國家圖書獎的共有四種。
因為認真,張子康幾乎在自己從事的每一項工作中都找到了興趣愛好。而“總體上我不會放棄我的藝術之夢。但我覺得同樣能找到做藝術家的樂趣的時候,理想也會轉換”。
作者:張子康
到西方城市旅行,最大的感受是,從機場開始,酒店、咖啡廳、餐廳、遊客中心、觀光景點……都有各種各樣免費的刊物、宣傳頁在大量散發,向你介紹城市所有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它們的展覽內容、開放時間、收費標準等等。在城市的地鐵、社區、道路或是公交車站,常常會有不同文化、藝術活動的宣傳廣告,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加入其中。無論是市民還是遊客,博物館、美術館不知不覺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你走進各類博物館尤其是美術館,會看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人:銀髮老者,穿校服的中學生,大隊的旅行團,小情侶,帶著孩子的家庭,表情嚴肅的中年人,奇裝異服的朋克青年,撐起畫架的愛好者……你會覺得,博物館好像一條神秘的通道,聯結了不同膚色、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時空的人。
正是基於這兩點感受,或者說這兩點感受在中國所遭遇的“落差”,我在2004年帶著一種好奇和夢想接受兼任今日美術館的館長。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未來能夠完整地擁有我喜歡的美術館氛圍。5年來,中國的美術館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軟體、硬體(尤其是硬體)上都在不斷地發展。雖然還有差距,但在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日漸豐富的文化氛圍和日漸增多的成功展覽,讓我感覺到“落差”在縮小。我不斷地看到了“美術館時代”的希望。然而,隨著對美術館業的了解以及對實踐的深入,我不停地又會有“美術館斷帶”的憂慮。
從世界博物館發展的趨勢而言,從“以物件為中心”到“以教育為中心”,再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步發展為“以觀眾為中心”,“競爭與市場模式”益發佔主導地位。世界博物館的發展已經來到了第三波浪潮之巔。發達國家對博物館的功能不斷提出討論與質疑,作為博物館一個分支的美術館,對自身功能也在進行不斷的更新、調節、改革。這樣的潮流與當代藝術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相糅相合,成為當代藝術、文化前進的一個動力。
在我們國家,美術館並沒有經歷這樣完整的過程,有很長的空白期。想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西歐博物館三百年走完的路,我們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目前而言,我們的美術館文化還未成形,美術館生態環境還需調養,美術館系統的秩序化建設與行業標準亦未完善,甚至對什麼是美術館、美術館的價值、非營利特性都沒有形成統一且清楚的概念。與之不甚相稱的是,中國經濟的日益發展,使許多民間資本進入博物館、美術館領域;中國的當代藝術創作,已漸擺脫“西學東漸”的亦步亦趨,進入了一個全球同步對話的時期,在國際上產生了影響;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和中國藝術的市場,在經歷了幾輪調整之後,逐步趨向理性和規範;中國國際地位提升到今天,文化的交流也已經不是從發達國家流往發展中國家,從西方流往東方這麼機械單向。也就是說,中國的美術館發展,既跟不上世界美術館發展的步伐,也跟不上中國政治、經濟以及中國當代藝術、文化、藝術市場發展的步伐。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正由於美術館這一環節並不強大,使中國的文化、藝術缺少了循環系統,以至於出現了“斷帶”。
張子康在今日美術館為畫家展覽開幕式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