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
承山
承山,經穴名。出《靈樞·衛氣》。別名魚腹、肉柱、傷山。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有小隱靜脈和深層的脛后動、靜脈。主治小腿痛,腰背痛,霍亂轉筋,便秘,痔瘡,脫肛,及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或癱瘓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 Chéngshān BL57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魚腹、傷山、肉柱
●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 功效:舒筋通絡,理氣消痔,調理腸腑
● 承,指承接、承受;山,指山谷、山嶺。此穴在腓腸肌兩肌腹結合間之凹陷處,狀如山谷,此處承載一身如山之重,故名。
● 在小腿後區,腓腸肌兩肌腹與肌腱交角處。
●
● 伸直小腿,提腳後跟,可見小腿後部有人字紋,紋頭凹陷處,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 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比目魚肌。
● 淺層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分支及小隱靜脈;深層有脛神經,腓腸內側神經干及脛后動、靜脈。
● 局部疾病,例如腰背痛,腿痛轉筋,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
● 腸腑疾病,例如腹痛,痔瘡,便秘,脫肛,疝氣。
● 其他病症,如鼻衄,癲疾。
● 直刺1~1.5寸,針刺手法不宜過強,以防引起腓腸肌痙攣;可灸。
● 指壓按摩:用指腹或指端按揉,或用㨰法按摩,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艾炷灸3~7壯。
● 《針灸甲乙經·卷七》:鼽衄,腰背痛,腳腨酸重,戰慄不能久立, 腨如裂,腳跟急痛足攣,少腹痛引喉咽,大便難,䐜脹,承山主之。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五》:治腳氣膝下腫,霍亂轉筋,大便難,久痔腫痛。
● 《針灸大成·卷六》:主大便不通,轉筋,痔腫,戰慄不能立,腳氣膝腫,脛酸腳跟痛,筋急痛,霍亂,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 《玉龍歌》:九般痔漏最傷人,必刺承山效如神。
● 配大橫,用灸法,治便秘。
● 配金門、仆參、承筋,治霍亂轉筋。
● 配中渚、三間、偏歷、厲兌、承筋、京骨、崑崙、飛揚、隱白,治頭熱、鼽衄。
● 配條口、三里、承筋,治足下熱,不能久立。
● 配二白、長強,治痔瘡。
● 配腎俞、委中,治腰脊背痛。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