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二丁目

1997年楊千嬅演唱歌曲

《再見二丁目》是由林夕作詞,於逸堯作曲,谷中仁編曲,楊千嬅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也是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收錄於其1997年發行的專輯《直覺》中。

1997年,該歌曲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填詞獎。

創作背景


《再見二丁目》是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作詞。《再見二丁目》的靈感來自於詞作者林夕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他和黃耀明本來相約在日本一個叫二丁目的地方,當時林夕在二丁目的一家唱片店裡,苦苦等待著黃耀明,街上人來人往,林夕等了他三個小時,黃耀明都未能如期赴約。林夕甚為難過,隻身一人在異國他鄉寫下這
再見二丁目
再見二丁目
首曲子。之後,林夕將這首歌曲交給楊千嬅演唱,林夕聽到后直接哭了。從此以後,林夕把承載著自己感情的那些歌曲全給了楊千嬅。
《再見二丁目》成為楊千嬅的成名作,也反映了林夕對楊千嬅的喜愛。此外,香港歌手黃耀明也曾翻唱這首歌曲。

歌曲介紹


再見二丁目應該是97年的最佳作詞。八卦有傳是林夕與好友黃耀明相約於二丁目,可惜黃耀明並未赴約,林夕於等待之中作此詞。當然了,作為林夕的好朋友,黃耀明也翻唱了這首歌曲。

歌曲歌詞


滿街腳步 突然靜了
滿天柏樹 突然沒有動搖
這一剎 我只需要 一罐熱茶吧
那味道 似是什麼 都不緊要
唱片店內 傳來異國民謠
那種快樂 突然被我需要
不親切 至少不似 想你般奧妙
情和調 隨著懷緬 變得蕭條
原來過得很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
轉街過巷 就如滑過浪潮
聽天說地 仍然剩我心跳
關於你 冥想不了 可免都免掉
情和欲 留待下個化身燃燒
原來過得很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
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
原來我非不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
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託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託

歌曲鑒賞


林夕說,《再見二丁目》可以當做寫詞的教科書。
林若寧說,當寫外景時,就會來看看《再見二丁目》,看看景該寫到什麼程度。一般而言,寫歌詞無非是“外景”、“內情”和“說理”。景是具象的,情是抽象的,理是形而上的。景多了就太“實”,像塞滿了傢具的房間,擁擠而不得要領;情多了就太“虛”,沒有載體過於空洞,如同悲傷深處空無一物;理多了就無趣,像浮在半空中重複沒勁的廢話。所以情要怎樣和景結合,景要寫到何種程度,又如何從具象升華為理又不跳脫,著實是詞人要考慮的事。《再見二丁目》就給出了很好的範本。
再見二丁目
再見二丁目
林若寧在《林夕字傳》中的批註:我和老爺稱《再見二丁目》這種手法叫“出外景”,要寫景寫得實在並不困難,但要令一棵柏樹都有感情就殊不輕鬆。在我填詞之初,老爺總愛批判我浪費篇幅寫生,徒有山光水色為旅發局服務搶周梁飯碗,卻叫歌者無從投入,自此之後,我每次“出外景”都會借《再見二丁目》對照一下看自己是否合格。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名稱獲獎作品結果
1997年第十五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再見二丁目》獲獎
1997年第三季勁歌金曲季選--

重要演出


時間節目地點演唱者
2009年1月18日第31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香港楊千嬅

翻唱版本


發行時間歌曲歌手專輯
2003年01月01日《再見二丁目》王聞《男人40》
2011年05月01日《再見二丁目》鄧健泓《樂人谷普天同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