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劉世龍的結果 展開

劉世龍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劉世龍,1955年7月生,四川人,2000年12月畢業於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工作。曾任日本廣島大學客座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教授,並曾多次應邀到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訪問、講學和參加學術研討會。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現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2000年 取得日本國立廣島大學大學院文學博士學位。
1984年 取得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2年 取得西南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

主講課程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中日關係史——以近代為中心。
中國近現代史專題。
中華文化·婚姻風尚。
在研課題:
中日近代的語言文化互動。
日本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主要成就


擔任職位貢獻

擔任編輯前後和留日期間,曾在《珠海特區報》《文匯讀書周報》《重慶晚報》《成都晚報》《文藝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歷史教學》《社會科學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和日本《中國新聞》《東方時報》《中文導報》《日本僑報》等中文、日文的刊行物上發表過書評、散文、報道、譯文、史學、美術等類文章數十篇。
參加過四川省新聞出版工作者協會、四川省社會學學會、中國日本文學會、中國日本史學會、日本廣島史學研究會和中國近代史研究會等,為會員或理事。

教研貢獻

1995年-2005年春 在日中友好協會廣島縣聯合會、廣島中國語學院、廣島大學、廣島修道大學和廣島女學院大學等教授過“初級漢語”、“中級漢語”、“高級漢語”、“漢語與中國文化”等課程,近兩千學時。
取得博士學位后 在日本廣島大學當過三年客座研究員,進行亞洲地域研究。
取得碩士學位后 在重慶出版社當過九年編輯,擔任政經文史等學科和歐美日本文學譯著的編審工作。

學術翻譯貢獻

《清末產業行政的分權化和集權化》(曾田三郎著),《近代中國》(上海中山學社)第6輯,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年。
《塤、壎本是同一物嗎?》(生駒壽彥著),《中國音樂》(中央音樂學院),1996年第2期。
《我當前的立場》(加藤周一著),《世界文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第2期。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與清末政治》(曾田三郎著),《史林》(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95年第2期。
《孫文的地方自治制度論》(橫山英著),《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26輯,1994年。
《中學教育心理學》(小林利宣著),合譯,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年。
《現代青年的性意識》(大西誠一郎等著),合譯,華岳文藝出版社,1988年。

史學論著貢獻

(日文部分)
《獨立思考、學術個性與橫山英先生》,日本《chikaki ni arite(being nearby---discussions on modern china)》,第49號,2006年。
《中國的工業化與清末的產業行政》(獨著,30多萬字),日本溪水社,2002年。----此書受到小島淑男教授、陳來幸教授、中井英基教授、中村哲夫教授、西村成雄教授、本庄比左子研究員、山根幸夫教授等日本史學界著名人士和中國近現代史專家的評價,認為此書“對於清末產業行政首次作了體系性的研究”,“基於充分的史料調查而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是“寫得很有系統的優秀著作”,顯示出作者“縝密的思考、廣泛的引用、犀利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能力”,並被《日本僑報》(東京)和勵波夫?岸本美緒等編《中國歷史研究入門》(日本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年)所介紹。
《中國歷史上最初的中央產業行政機關 ---商部的創立》,日本《廣島東洋史學報》第4號,1999年。
《南洋勸業會與清末新政期政府的產業振興政策》,日本《廣島東洋史學報》第3號,1998年(漢譯載於《川大史學?中國近現代史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
《關於清末農工商部的產業振興政策》,日本《史學研究》,第218號,1997年。
《中國清末新政期產業振興的問題點---以最近十年的動向為中心》,日本《廣島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17號,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