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后凸

脊柱側后凸

脊柱側后凸是因各種損傷因素及先天性因素,造成椎體向側方及後方彎曲所致的脊柱彎曲,常伴有胸廓畸形。可發生在脊柱的任何部位。脊柱側后凸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神經性疾患、肌源性疾患、外傷、慢性勞損等導致。本病多見於女性,常於兒童期起病,輕症者無明顯狀,青春發育期以後脊柱畸形逐漸加重,部分嚴重者可產生呼吸循環功能不全。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法和非手術治療。脊柱側后凸嚴重者可造成臟器壓迫、心肺功能受損,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身形象。早期、規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疼痛,矯正脊柱生理彎曲,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
● 先天性發育異常。
● 神經性疾患:如脊髓灰質炎、中樞神經性癱瘓、神經纖維瘤病等。
● 肌源性疾患: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遺傳性運動失調等。
● 繼發於外傷、結核病、佝僂病、嚴重胸膜肥厚、胸廓成形術等。
● 特發性:原因不明。

癥狀


● 脊柱側后凸患者在兒童時期一般無明顯癥狀,青春發育期后,脊柱畸形逐漸加重,可以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呼吸淺速、心率增快、駝背畸形等癥狀。

檢查


● 診斷脊柱側后凸,主要依據影像學檢查、肺功能檢查、電生理檢查等。
● X線檢查
● ● 可判定脊柱側后凸的存在、程度等。
● CT檢查
● ● 對脊椎、脊髓、神經根病變的診斷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尤其對普通X線顯示不清的部位(枕頸、頸胸段等)更為突出,能清晰地顯示椎骨、椎管內、椎旁組織的細微結構。 
● MRI檢查
● ● 對椎管內病變分辨力強。
● 肺功能檢查
● ● 肺功能與脊柱側后凸嚴重程度相關。
● 電生理檢查
● ● 對了解脊柱側凸患者是否合併神經、肌肉系統障礙有重要意義。

診斷


● 醫生診斷脊柱側后凸,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
● 病史:出生史、家族史、營養發育情況以及與本病有關的疾病。
● 體格檢查:患者應充分暴露,醫生從前方、後方及兩側仔細觀察,檢查脊柱的活動範圍。
● X線檢查判定脊柱側后凸的存在及程度,CT、MRI檢查判斷脊椎、脊髓及椎管內病變。

鑒別診斷


● 診斷脊柱側后凸需排除各種神經系統合併疾病,如脊髓空洞症、小兒麻痹症等。

治療


● 原發病治療
● ● 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病因明確者應著重治療原發病以減輕胸廓畸形程度。包括抗結核治療、抗佝僂病治療以及積極治療胸膜原發疾病,減輕胸膜粘連。
● 非手術治療
● ● 側后凸程度較輕的患者可觀察隨訪,觀察脊柱畸形是否發展。對於生長期兒童和青少年,可通過做醫療體操及採用矯形支具治療。
● 手術治療
● ● 嚴重者可行脊柱矯形和脊柱融合術。

危害


● 脊柱側后凸嚴重者可造成臟器壓迫、心肺功能受損,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身形象。
● 成人複雜脊柱側后凸畸形常伴有軟組織疼痛、脊柱周圍神經病變、心肺功能受損以及脊柱的退行性變, 致殘率非常高。

預后


● 脊柱側后凸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早期、規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疼痛,矯正脊柱生理彎曲,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預防


● 脊柱側后凸主要是繼發於其他疾病,應該注意原發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