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錐

元江錐

元江錐,喬木,高10-15米,木材淡黃或黃白色,屬白錐類。產貴州西部、四川西南部、雲南大部地區

形態特徵


植株

元江錐
元江錐
喬木,高10-15米,少有達20米,胸徑50厘米,新生嫩葉干后暗褐色,兩面均有稀少而早脫落的細片狀蠟鱗,枝、葉及花序軸均無毛。

葉革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5-5厘米,頂部短或長尖,常向一側彎斜,基部近於圓,或急尖,一側短而彎斜,兩側明顯不對稱,或同時有兩側對稱的葉,葉緣有鋸齒狀銳齒,有時兼有全緣葉,中脈在葉面平坦,但近基部一段微凸起,側脈每邊9-13條,當年生葉纖細,在葉面常微凸起,兩面近於同色,葉背有稀少但緊實的蠟鱗層;葉柄長很少超過1厘米。

雄花序通常為圓錐花序,偶有單穗腋生,雄蕊12-10枚;雌花的花柱甚短,長約1/2毫米,每殼斗有雌花通常2-3朵,有時位於花序軸上半段的為單花散生。

果序長達15 厘米,果序軸基部橫斷面徑4-7毫米;殼斗近圓球形,幼嫩殼斗有時為闊卵形,有堅果3-1個,成熟殼斗連刺徑30-35毫米,不規則或為整齊的4瓣開裂,殼壁厚2-3.5毫米,刺長不超過7毫米,下部合生並橫向連生成雞冠狀4-6圈刺環,或在基部合生成刺束,刺及殼斗外壁有棕色細片狀蠟鱗及微柔毛。
堅果圓錐形,常一面平坦,橫徑10-15毫米,密被短伏毛,果臍位於稍呈弧形隆起或近於平坦但頗寬闊的堅果基部。

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 500-3 200 米疏或密林中,為針葉闊葉混交林中的主要樹種,有時成小片純林。

分佈範圍


產貴州西部、四川西南部、雲南大部地區。
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賓川大坪子。

主要價值


果實富含澱粉,木材淡黃或黃白色,屬白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