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古松的結果 展開
古松
宋代王安石詩作
《古松》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即寫古松的茂盛與高聳,且獨立叢林之外;頷聯拓開背景,千山萬壑,風生月照,渲染襯托,突出形象;頸聯議論,看似代古松發言,實則是說古松秉天地之心,立身純潔;尾聯說古松材為世出,正逢廊廟需求之際,然而,若無良匠,其他人就不要隨意採伐了。此篇所寫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純潔,既具獻身精神,有具處世理性,確是詩人自我寫照。此詩藝術形象鮮明,從高、低、遠、近等多種角度來描繪古松,視覺的移動面極寬,又加上風響、月照等等,使畫面繁複而又清晰可賞。
古松
森森直干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
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豈因糞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廟乏材應見取,世無良匠勿相侵。
⑴古松:千年之松。
⑵百餘尋:形容古松長得很高。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⑶青冥:青天高處。李白《長相思》:“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不附林:獨立山林之外。
⑷壑:山谷。
⑸“豈因”句:語本唐人張九齡《感遇》:“豈因地氣暖,自有歲寒心。”糞壤,肥土。
⑺廊廟材:本指建築朝堂宗廟的高大之材,引指可在國家政治上大有作為的傑出人才。戰國慎到《慎子》:“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又可稱廊廟具、廊廟器。
⑻良匠:高明的匠人。
古松枝幹高聳,有八百多尺,直上青天,迥然超出眾木。
山谷里吹來的風,使古松在晩上發出響聲,明月照著古松,在地上投下一片陰影。
古松長得這樣高大,並不是人工用肥料栽培的結果,而是大自然的創造化育。
要是國家朝廷宗廟缺少良材,就當被取用,只是沒有優良的工匠就不要砍伐它啊。
諸家未定此篇作年,當作於熙寧(1068-1077)以前。據傳,德安(今屬江西)名士王韶(1030-1081)曾為東林寺內古松賦詩一首:“綠皮皺剝玉嶙峋,高節分明是古人。解與乾坤生氣概,幾因風雨長精神。裝添景物年年別,捭闔穹愁日日新。惟有碧霄雲里月,共君孤影最鄉親。”王安石游廬山,見詩,甚愛之,因和詩一首云云。此松為東晉高僧慧遠親手植於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內。二松矗立,蒼勁挺拔,氣勢不凡。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任提點江西刑獄,按臨潘陽,曾召王令來會,可能同游廬山,得見王韶之作,遂有此詩。王令有《大松》詩:“十尋瘦干三冬綠,一畝濃陰六月清。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長蛟老蜃空中影,驟雨驚雷半夜聲。卻笑五株喬嶽下,肯將直節事秦嬴。”疑即此時之作。
另一說,謂王安石游湖北羅田天堂寨(大別山主峰)下之降風殿,見殿後古松,遂賦此詩。
此詩詠松言志,松為老松。清人李漁《閑情偶寄》云:“蒼松古柏,美其老也。一切花竹,皆貴少年;獨松柏與梅三物,貴老而賤幼。”這個“老”在此篇顯然是取其高大挺拔,足堪大用。
這首詩首聯即寫古松的茂盛與高聳,且獨立叢林之外。不附林,擬人語,開始見其孤傲個性。頷聯拓開背景,千山萬壑,風生月照,渲染襯托,突出形象。頸聯議論,看似代古松發言:成長全賴造化之功,不借糞壤之力。實則是說,古松秉天地之心,立身純潔。尾聯說古松材為世出,正逢廊廟需求之際;然而,若無良匠,其他人就不要隨意採伐了。言外之意,古松不僅足堪大用,也正逢廊廟乏材之際。然而,古松既是大材,就必須由善於運用斧斤的良匠來砍伐、加工,否則,只會使用不當,損傷大材。
毫無疑問,詩人是借詠古松以言志。古松是廊廟之材,而王安石也是以致君堯舜自任的。君主需要並且選擇安邦定國的傑出人才;與此同時,這類人才在願意獻身兼濟大業的同時,在為誰而用的問題上,不能不有所選擇。倘若所遇之君並非明君,則不僅不能有所作為,反而受到傷害,不能自保。因此,在這首詩里,作者實際上提出了君臣之間雙向選擇的原則問題。這既是歷史教訓使然,也可見作者的政治個性。
此篇所寫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純潔,既具獻身精神,有具處世理性,確是詩人自我寫照。
四川大學教授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如宋人王安石詠松詩句“森森直干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古松》)、“龍甲虯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蔭南山”(《哀賢亭》)一類,而純從觀者的心理感受、生活體驗寫來,從虛處傳畫松之神。
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新璋《唐宋詠物詩賞鑒》:這首詩藝術形象鮮明。前半從高、低、遠、近等多種角度來描繪古松,高——青冥;低——萬壑;遠——千山;近——直干。視覺的移動面極寬,又加上風響、月照等等,使畫面繁複而又清晰可賞。後半的議論中,抑揚去取全在常人設想之外,又在賢人情理之中。議論既是整個古松形象的組成部分,又較明顯地透露作者的寄託之義。在語勢上,“豈”先作否定,“自得”再作肯定,“見取”先作肯定,“勿侵”再作否定,跌宕起伏,理在其中。與古松的蒼勁、莊重形象相得益彰。既有詩人的氣質,又具備了論辯家的本領與文學家的才能。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註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