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西街

橋西街

橋西街原稱南沙筒。近年改為橋西街。橋西街上有座明代建築——岱王廟,又稱“大王廟”,民國期間曾為北京師範學校。

目錄

正文


位於丰台區中部,在盧溝橋西端。街因此而得名。
橋西街原稱南沙筒。金代建成盧溝橋后,因風沙積存日久,沿橋西堤南北一線,構成帶狀沙丘住戶多在橋頭附近居住。后逐漸向南發展,南沙筒就此而得名。近年改為橋西街。
橋西街上有座明代建築——岱王廟,又稱“大王廟”,民國期間曾為北京師範學校。當時岱王廟前有兩棵國槐,還有一塊匾額,有“岱王廟”三個大字,刻在漢白玉石鑲的圓拱式的石門上邊。這座廟是三進院,一進三間正殿,兩層樓,正中是二進大殿三間,最後一進也是三間,裡邊的泥塑佛像都沒有毀壞。現僅存二層戲樓和一層券門及東西配殿各九間,後殿三間。房屋幾經改建,已無原形,現為民居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