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羅定江的結果 展開
- 珠江水系西江支流
- 珠江水系西江一級支流
-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
羅定江
珠江水系西江支流
羅定江,又稱南江、瀧江。是西江右岸一級支流,古稱瀧水、建水、羅田水,上游又稱雙床水。
南江全長201公里,發源於茂名信宜雞籠山,沿著山勢逶迤,穿過崇山峻岭,越過羅定紅盆地,自南向北而上,最終在郁南南江口鎮注入西江,流域面積4493平方公里。上游自然風光優美,但也是廣東省水土流失最大的河流之一。
清代學者將南江列為廣東“四江”之一,范端昂在《粵中見聞錄》中稱“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又次之,南江獨短”。屈大均的《新語・水語》中也有“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的說法,並不因其匯入西江而排除其在“四江”中並列的位置。
羅定江羅定市區段
在信宜市境內河段稱白龍河,也稱合水河。境內羅定江長45.9公里,流域集水面積749平方公里,有耕地2598公頃,人口14萬人。流域內植被好,多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河流落差700米,河床平均坡降11.6‰。水力資源蘊藏量2.34萬千瓦,可裝機容量2.28萬千瓦。
在羅定境內,從信宜市流經羅鏡、新榕、連州、羅平、生江、黎少、素龍、羅城、附城、雙東等11個鎮和郁南縣的大灣、河口、宋桂、東壩、連灘、南江口等6個鎮,后在南江口匯入西江。流經羅定市河段長81公里,羅定江的羅定河段,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3.4立方米。
在郁南縣境內,羅定江稱為“南江”。經羅定雙東流入郁南縣大灣榃蓬、河口、宋桂、連灘、東壩至南江口匯入西江。縣境內河道長112公里,集水面積960平方公里。全河道平均坡降0.87‰。郁南縣河道水面天然落差26米。
羅定江古稱瀧水(“瀧”讀shuāng,音“雙”,指急流的水。瀧水是因其上游水流湍急而得名),又叫瀧江、南江,是廣東十大河流之一。廣東的江河,大都從北往南流,只有羅定、郁南、雲安、新興等少數河流是從南向北流的,其中以羅定江為最長。南朝齊時(479~502),羅定江曾稱為“南江”,置有“南江督護”。清范端昂將其與西江、北江、東江並列為“廣東四江”:“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又次之,南江獨短”。清屈大均說:“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也是將瀧水稱作南江。但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1979年版)縮印本中,對“南江”一詞的解釋則沒有“瀧水”之意。羅定江及其流域全部在宋朝時的瀧水縣境和明、清時的羅定州轄地內。其中,現羅定江信宜段和郁南段的地方原來屬羅定州西寧縣(今郁南)管轄。稱瀧水或羅定江有著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1990年廣東省地名委員會公布,羅定江為南江的標準名稱。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43毫米,時空分佈不均,汛期(4-9月)約佔80%,年徑流量34.82億立方米,年內分配與降雨基本相應,汛期常現洪災,而枯期大部分河流可出現斷流。就地區說,一般上游易發生暴雨山洪災害;中部雨量偏少,春、秋常有乾旱;在郁南連灘以下近河口段,則受西江洪水泛濫影響。羅定江流域水土流失嚴重,在省內有“小黃河”之稱。據80年代初期航測片計算,流失面積為662平方公里,比50年代普查的578平方公里增多。由於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高,據官良水文站測得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0.65公斤,最大斷面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18.1公斤,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每平方公里516噸;官良站河床平均每年約淤高0.06米。
在郁南縣段,據官良水文站實測,水面流速最大3.51米每秒,最小0.52米每秒,最小流量3.7立方米每秒(1963年5月4日),最大流量3140立方米每秒(1981年10月8日)。
羅定江河床為砂質,河道彎曲。兩岸屬丘陵地帶,地表多為紅土壤,土質疏鬆,草木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雨後河水混濁,河床容易淤積。縣境河道沿岸耕地6000公頃,常受南江洪水淹浸,尤以東壩鎮沿岸各村以及連灘鎮西壩為甚。當南江洪水上漲又遇西江洪水頂托時,江水急劇上漲,持續時間長,俗稱“西夾澇”。
羅定江水力資源豐富,全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為110.42立方米每秒,但汛期4—9月的流量佔全年流量的80%左右,枯水期流量則很小。據官良水文站資料,歷年的1、2、3月和12月份,日平均流量25—45立方米每秒。
新中國成立后,枯水期流量減少的原因:上游地區建不少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流入中下游的水量減少;流域內曾一度盲目開荒造田(地),砍伐山林,植被覆蓋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下水蘊藏量亦相應減少,河床逐年淤積增高。據有關部門對連灘碼頭的河床觀測,1985年與1950年相比,最高處淤積4米,最低處1.6米,淤積河床長300多米,寬100多米,平均每年淤積增高6厘米,連灘新河口碼頭已被泥沙淹沒。
上游有羅鏡河、太平河、泗綸河各支流。
信宜縣東部,有思賀河、沙子河、中伙河、羅罅河等小河,分別向北流去,在羅定縣匯入羅定江。
郁南縣內主要支流:
千官河 流域集水面積247平方公里,有兩條支流:主幹千官河,發源於羅定市新樂鎮金全庭,流經縣境大全、千官兩個鎮,經大灣鎮水口流入南江,長4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3.71‰,集水面積14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2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為1.03億立方米。中、上遊河床多為砂礫岩,下游為砂質河床。大方河,發源於大方鎮與歷洞鎮交界處的磨刀坑,流經大方鎮后在千官鎮雙坡村與千官河匯合,全長34公里。兩河匯合以下河段,舊稱濂清水,河道平均坡降6.3‰,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2.2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0.7億立方米。
深步河 又名思磊河,發源於雲安縣茶洞出水窩頂,經雲安縣高村鎮流入郁南縣東壩鎮的思磊、深步,在水口注入南江,全長44公里。其中縣境內河段長13.6公里,集水面積63.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1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4450萬立方米,平均坡降3.89‰。
連灘河 發源於歷洞鎮牛角尾,流經歷洞,在連灘鎮內注入南江,全長28公里,集水面積106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35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7420萬立方米,平均坡降8.07‰。
宋桂河 發源於雲安縣上桐,流經郁南縣宋桂鎮茆坡、茆嶺、車崗、鳳塘、宋桂村,在宋桂圩注入南江,全長18.2公里,集水面積88.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9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6180萬立方米,平均坡降4.2‰。
逍遙河 發源於歷洞鎮坑口,流經歷洞鎮內翰、連灘鎮逍遙村,在連灘逍遙口注入南江,全長18.5公里,集水面積71.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5030萬立方米,平均坡降10.4‰。
1956年以前,從羅定縣太平至郁南縣南江口,全年可通航35噸級以下木帆船。1965年後,羅城以上河段均斷航,原可通航的475公里縮減為91公里。20世紀60~70年代,船舶運輸較為繁忙,一般適宜100噸級以下船舶航行,航道維護水深0.6米,寬度10米,彎曲半徑97米,計劃通航保證率95%,水深保證率85%。建有雙東船閘、大灣船閘、河口船閘、宋桂船閘。1979年,可通航25~35噸級船舶。到1988年,羅定江往來船隻大減,運輸量比新中國成立前下降80%以上。2000年,部分江段可通航。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羅定江上游羅定縣境內建成的引太工程。到60年代,已發展成為省內一宗以引水為主,引、蓄、提、電相結合的成功的水利灌溉網工程。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定縣城至南江口小型客貨輪常年通航,枯水期航行常擱淺。20世紀50年代起,航道主管部門在河道上建築水壩(俗稱“水擺”)490個,使水流集中以利通航。每個水擺最長68米,最短5米,面寬2米左右,用芒草墊底,塊石干砌。這對航運有一定作用,但也會導致水流互相衝刷對岸,對護堤不利。70年代,又在宋桂、河口、大灣河段興建3座水輪泵站,提高水位,對航行亦有一定改善,但由於沒有相應的設施,又不利於洪水宣洩。1985年9月,因暴雨發生洪水,流量與1972年基本相等,而水位比1972年高1.12米,以致中下游沿岸農田、商店、民房遭受到嚴重災害。
羅定江廣東雲浮段
羅定江流域,在廣東省的西部,西江之南,東有雲霧山脈,西有雲開山脈。
羅定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比較特殊,西側是廣西十萬大山余脈雲開山脈山地,稱為西山;南部是信宜大田頂山地,又稱粵西古陸,屬單斜重疊結構的古老山體,南坡較平,北坡陡斜,南坡的雨水透過岩層沿單斜構造流向北坡,形成山溝、河流;東側羅定至連平一帶山脈,是廣東南北地理氣候的分界,又是中國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山北盛產亞熱帶水果三華李、楊梅等,山南盛產熱帶水果香蕉、荔枝、菠蘿、楊桃、木瓜等。羅定江還是兩廣的地理分界線,古南海郡與蒼梧郡就是以羅定江為界的。明清廣東設十府,羅定位於十府中間,東面廣、肇、韶、惠、潮稱上五府,西面高、雷、廉、瓊、欽稱下五府。以東西而言,過了羅定江稱粵西,以南北而言,過了羅定江稱南路。全流域地形地貌複雜,民風純樸,自然資源異常豐富。信宜平塘、貴子、思賀等地有金礦、錫礦、螢石礦和褐鐵礦、高嶺土以及石灰石、黑色花崗岩等建築材料;羅定新榕、泗綸、連州、圍底、蘋塘、金雞、塘、船步、太平、羅鏡、附城等地有錳礦、鐵礦、錫礦、金礦、金紅石和石灰岩、大理石、白雲岩、石英、高嶺土等;郁南連灘、河口、東壩、南江口等地有煤、褐鐵礦、錳礦、銅礦、砂金和白雲石、石灰石、高嶺土等。兩岸森林濃密,土地肥沃,流域內的產業結構,農業佔7成以上,而農業又以水稻種植為主,種植水稻的水田約佔總耕地面積的8成。山區主要為林牧業,盆地主要為水稻種植,丘陵旱地則以水果種植為主,糧油自給有餘。桂皮、松香、香粉、八角、木材、毛竹以及竹木製品等為流域內的大宗出口產品。
羅定江流域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雨量1380多毫米,河道水量充足,常年可行走貨船。南部信宜山地為羅定江發源區,至羅定羅鏡瀧喉馬埒以上的河道為上游,水流急湍多險灘,其中以瀧喉馬埒和浪溝峽最為著名,水量豐富,可行刀形小船,是南路高州、信宜等通往西江各地的唯一水道。瀧喉馬埒至羅城段為中游,屬羅定紅盆盆地,東、南、西各支流有流向盆地集中的趨勢。河水出了瀧喉馬埒,在新榕接新榕水,在生江河口接連州水(又稱雲致水和抱水),在榃濮接泗綸水(又稱三都河),在羅城河仔口接榃濱水(俗稱到沙河,又稱小海)后匯流到羅城。這段河道匯流多,河面寬闊,水量較大,水流平緩,適宜航行。羅城至南江口一段為下游。河水流出羅城后經雙東流入郁南的大灣、河口、東壩、連灘,在南江口匯入西江。下遊河道彎曲,且有圍底水(又稱東水、上烏水)在東水口、雲浮水(粉電河)在河口、歷洞水(牛墟河)在連灘、古蓬水在古蓬匯入,水量十分充足,水流異常緩慢,與中游一樣,適宜大船航行。羅定江流域的很多河灣,如信宜的平塘、大壩,羅定的水擺、石淇灣、官渡頭、古欖、泗盆、榃濮、羅城、船步、榃感,郁南的大灣、河口、宋桂、東壩、古蓬等,都十分適宜航船停泊,船步、官渡、古欖、羅城、連灘、南江口均曾是異常繁忙的港口碼頭。從上游運下來的貨物小部分在古欖、泗盤轉駁大船,大部分在羅定羅城的貨物轉運站集中後用大船外運。從下游運上來的貨物,則在羅城轉運站分裝到小船上運到上游各地,羅定因而成為羅定江流域的貨物轉運中心,很多商家在羅城均設立有貨物轉運站。羅定江沿江兩岸建有不少寺廟。信宜河段有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平塘林洞河石印廟,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的貴子函關老虎山太保廟;羅定河段的寺廟很多,有龍母廟、神灘廟、華光廟、北帝廟,大河廟、小河廟、天后宮、魯班廟。郁南河段有建於明萬曆六年(1578)的張公廟,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的龍井寺。這些寺廟,大部分是用來祈求航運安全的,小部分為民間祭拜的神佛偶像。不過,這些廟宇大多數在建國后已被拆除,現僅存部分遺址。
古時,交通多依靠水道,原羅定江流域多為森林覆蓋,羅定江及其支流水量充足,比較大的木船經圍底河可直達船步,從而有古開陽縣和開陽郡的繁華。經主河道直達羅鏡、太平,從而有古龍鄉縣,古瀧州的設置。
1956年前,羅定江航運比較穩定。從太平至南江口的主航道全年可通航裝載重達35噸貨物的木帆船,每年進出貨物達到10萬多噸。夏天水量充足,太平河上溯的木船可駛到信宜大壩,圍底河上的木船可直抵船步,泗綸河上的木船可抵泗綸,榃濱河的木船可到思理、新樂。古代出口的主要貨物信宜有玉石、木材、毛竹、桂皮、山楂、柿子等,羅定有生鐵、藍靛、竹木、柴炭、桂皮、香粉、茶葉和生漆等,郁南有桂皮、黃麻、蠶繭、黃紅煙、竹木和草席等。木材是流域內比較大宗的出口貨物,山裡人利用溪流將散木條或木筒自然放流,到中游比較寬敞的河段,將散木(多為杉木)或木筒(多為松木)紮成小木排,一條小木排由六七卡或十多卡連成;到羅城河段后再紮成大排,一條大木排往往由十多二十卡連成。放流時多的一次有一百多條,少的也有二三十條。大排在羅城河段以下的江面上自然放流,到郁南南江口流出西江,直達廣州、佛山。放流時,大排與大排每條之間相隔100多米,前後木排能互相看得見、叫得著,沿江流放時你吆我喝,你呼我應,浩浩蕩蕩,場面十分壯觀。建國后直至1970年,羅定江沿岸都有運輸船隊,運出的貨物有荔枝、桂圓、三鳥、生豬、柴炭、桂皮、香粉、松香、松節油、茶葉、錳礦砂等,運進的有百貨、生鹽、化肥、牛骨、花生麩、豆類、鹹魚、煤油、棉花、布疋等。不過,那時在羅定江上航行的船隻都是木帆船,速度很慢,上水過險灘時都要靠拉纜,從南江口到羅鏡一般需4~5天。
抗日戰爭時期,廣州淪陷,日軍封鎖珠江,珠江三角洲大批難民逃往內地,羅定江航運顯得異常繁忙,航道上出現了用汽車發動機安裝在木船上作為動力的機動小火輪。這種小火輪俗稱為電船,用作客船,每船可載40多人,上水時最快時速達8公里,從南江口駛回羅城碼頭需16~17小時,下水時如水量充足則只需6~7小時。20世紀50年代末,江上的木帆船改裝成機帆船,最大裝載量可達70噸。1969年,羅定造船廠還試製成水泥船,不但增加了船隻的裝載量,還大大延長了船隻的使用壽命。
從清代開始,羅定江兩岸就出現了航運與灌溉爭水的矛盾,羅定三都河流域尤為嚴重。官府為此制訂了開陂放水的時間表,規定在農耕時候絕對不準開陂放水。此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航運與灌溉爭水的矛盾,但因引水設施多是1地1座的小陂頭和1陂(確切地說不能叫“陂”,只是用草、木把河水攔向兩邊推動竹水車轉動的一種攔水設施)1車(也有2車或3車的)的水車,地勢稍微高一點的耕地便只能靠人力戽提。建國后,兩岸人民“以鞭山趕石,引水環山”的氣勢大搞引水工程,把江水引到岸上灌溉耕地,江水流量逐漸減少。羅定江航道從1958年開始用築堤引水歸槽的辦法進行整治,情況稍有改觀。但也是從該年開始,羅定江上游陸續分段興建了很多水電站和水輪泵站,江水急劇減少,船隻僅能在南江口至羅城的江道上航行。後來,南江口至羅城的江道上也建起了雙東、大灣、河口3座大壩,大壩修建期間船隻無法航行,直到1967年大壩的船閘相繼竣工,船隻才得以繼續通行。1980年,羅定江上的船隻全部停航,新建的郁南宋桂水電站也不再興建船閘。羅定江航運終被新興的公路運輸所替代。
羅定江流域雖屬粵西少雨之地,春秋旱患頻繁,但因為流域廣闊,山地陡峭,加上下遊河灣眾多,水流不暢,洪澇災害也比較嚴重。信宜河段,1972年11月8月晚,20號颱風襲擊並帶來暴雨,全縣被洪水淹沒農田4.43萬畝,沖毀房屋5677間,死亡116人,傷56人,其中合水公社受災最甚,思賀公社崩山1400多處。1985年8月14日北部山區暴雨,全縣被洪水淹沒農田15.40萬畝,沖毀房屋1132間,死14人,傷20人,平塘、新堡、思賀、合水等區均受災,其中以平塘區最為嚴重。羅定河段,1983年前每年都有1次淹浸羅城水街、河壩等沿江較低地方的洪水,且多數發生在農曆四月初八前後,少數發生在夏季颱風吹襲時。清順治十七年(1660),康熙九年(1670)、二十三年(1684),雍正三年(1725),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緒十六年(1890)、三十三年(1907),羅定都發生過特大洪水,大水沖毀城池,漫進城內。詩人黎耀宗曾寫下一首《瀧州大水行》,描述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一日的那場沖毀300多米羅定州城牆的大水:“江城煙火三千家,多半臨水種魚蝦”,“吾廬迫近神灘頭,眼看堙沒心頭憂”,表達了他眼看著神灘被洪水淹沒的憂國憂民之情。發生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的那場水災,神灘廟對岸只剩下文塔,其餘房屋都淹沒在水中。民國期間,羅定境內有記錄的較嚴重水災有3次,分別發生在民國3年(1914)、36年(1947)、37年(1948)。建國后,在羅定境內淹浸耕地4萬畝以上的較大洪澇災害有10次,較嚴重的有4次。1972年11月8日,縣內各地普降150~200毫米大雨到暴雨,全縣受災2401戶,倒塌房屋5519間,受浸遲熟晚稻11.38萬畝,各種作物1.89萬畝,受害水利工程118宗,沖毀古欖、東方紅2座水輪泵站和43座電灌站、7座橋樑。1981年9月29日起連續降大雨至暴雨,10天內總降水量達232.40毫米,造成山洪爆發,羅定江及其支流河水猛漲,船步圩、圍底圩街上洪水深達2米,被洪水圍困群眾3.10萬人;5個鎮的電話、電力、交通中斷;全縣受浸禾苗9萬畝,基本失收3萬畝,公路塌方100多處,塘庫崩塌6宗,水利渠道被毀575處,沖毀電灌站、抽水站等水利設施8座,損壞大小橋樑38座、水電站2座。郁南河段,由於暴雨時羅定江、西江兩水相托,水災也比較頻繁。民國36年夏,連日淫雨,山洪暴發,全縣12個鄉鎮受災,被淹農田3萬多畝,塌民房25間,毀橋51座,死4人,災民近3萬人,連灘損失尤為慘重。1965年6月24日,羅定江水暴漲,連灘一帶受災田地2.78萬畝,塌房12間,毀橋8座,沖崩陂圳1375宗。1972年11月9日受20號強颱風影響,全縣普降大雨,晚稻倒伏10萬畝,受浸田地4.47萬畝,塌屋647間,死6人,傷14人,其中連灘、東壩、河口、大灣受災最甚。建國后,兩岸人民大力興修水利,大辦水電,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水災的危害,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其中尤以羅定為最。1950年春,建國之初,百廢待舉,羅定卻急民生之所急,在縣政府設立農林科,專事水利業務管理,發動群眾大力興修水利,。到60年代末,羅定已建成以江河引水工程為骨幹、引蓄水相結合的長藤結瓜式的水利灌溉網。1983年後,即使再有洪水,基本上也不會再受其害。到2003年底,羅定共建成蓄水工程1155宗,總庫容1.90億立方米;引水工程238宗,引水能力每秒63.50立方米;水輪泵站(保有量,下同)94座;電動排灌站375座,裝機容量4200多千瓦;機械排灌站128座,裝機容量1800多千瓦,全市形成“引水、蓄水、提水、灌溉、發電”相結合的長藤結瓜式的水利灌溉網。羅定江河道也已分級開發,到2003年,全江有152座水壩(信宜124座,羅定24座,郁南4座),江水(包括支流水)灌溉的耕地達39.82萬畝(信宜2.82萬畝,羅定28萬畝,郁南9萬畝);建起電站167座(信宜79座,羅定81座,郁南7座),裝機容量9.99萬千瓦(信宜4.88萬千瓦,羅定4.23萬千瓦,郁南0.88萬千瓦),為信宜、羅定、郁南三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羅定江源遠流長,雖然就其長度和流量而言無法與西江、北江和東江相比,但就其文化底蘊來說,卻是自成一體的,其顯著特徵之一是喜唱民歌、多神祭拜。到2003年底,僅是學者搜集到的瀧水民歌就已有1萬多首。羅定江曾是嶺南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其相關流域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粵文化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構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羅定江文化帶。流域內留存的大量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如信宜思賀大坪村的瑤家坪瑤民制藍工場遺址,貴子平民村鴨兜山瑤家石屋寨遺址,貴子平民爐堂下村牛洞煉鐵爐遺址,貴子函關村公路旁的關塞函口所和平塘林垌村始建於清乾龍五十七年(1792)的石印廟;羅定有古人類活動遺跡和動物化石的金雞飯甑山遺址,發掘出大量青銅器的太平南門垌、羅平背夫山戰國墓,新榕河口對岸的制藍工場遺址,分界金田爐下村、船步鐵爐村、羅平營下村冶鐵遺址,刻於唐聖歷二年(699)、被稱為“嶺南第一唐刻”的龍龕岩摩崖石刻《龍龕道場銘並序》,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高47米的羅定文塔,始建於清順治四年(1647)、被稱為“西江流域僅存的清代學宮完整建築群”的羅定學宮和附城新樂村出土的戰國銅鼓;圍底河至船步流域出土有大量戰國陶片。郁南南江口格木村水瓜口背山唐代陶窯群遺址,東壩魚羅炮村明朝瑤族部落居住遺址,南江口車站背山腰有大量陶瓷器物的東漢土坑墓,河口佛子壩村出土的明代陶棺,東壩龍塘村出土的戰國銅鼓,說明了秦漢以前,古越族人已經開始了對羅定江流域的開發,建立了自己的奴隸制土邦,使羅定江流域成為古代嶺南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造就並留存了豐富燦爛的古代文化遺產。
羅定江流域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孕育出不少的風流人物。信宜境內有曾任明督標都騎尉、武德將軍,晚年歸故里興建合水圩百餘間店鋪,被鄉人尊稱為“圩主”的楊國威;有大寮起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廣東拜上帝會主要首領,起義失敗后寧死不屈、毅然投井自盡的凌十八;有曾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北伐,擔任過國民革命軍第5軍獨立團少將團長、廣東省第二專區保安副司令的梁若谷;有曾任國民黨37軍60師少將參謀長,在長沙第一次大會戰後向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建議使用“天爐戰法”、成功擊潰日軍對長沙的大規模進攻,為抗戰立下大功的謝日暘;有在笫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被國民黨當局殺害的共產黨員、信宜農民運動的先驅梁本榮。羅定境內有曾任六州刺史、被封為鄱陽縣開國男的陳龍樹;有撰寫了被譽為“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並序》的唐朝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穎川郡開國公陳集原;有豎起反唐義旗,僅用半年時間便攻下兩廣40多座城池,在瀧州城(今羅太盆地)稱帝,建立大瀧國的陳行范;有曾為明永樂十三年(1415)進士、後任河南道監察御史的譚壽海;有一起在清軍水師營中供職,一同在查禁鴉片的海戰中立功,先後晉陞為水師提督,被羅鏡人稱之謂“一社三紅頂”的吳紹麟、葉常春、潘慶;有名震中外的抗日名將蔡廷鍇、陳章、譚啟秀、區壽年、沈光漢、彭佐熙;有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李芳春、譚其鏡、唐木、唐公強、陳泗英、陳瓊英;有與蔡廷鍇一起被稱為新中國“開國元勛”的林一元、譚冬菁;有在全國武術比賽中獲乙級第三名,獲國家武術館贈予刻有“我武維揚”4字的金字匾1面,一生授徒數千,享譽兩廣、港澳及東南亞一帶的武林高手粱方伍;有代表羅定出席廣東群英會,后出席全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演唱羅定山歌的中國音樂協會會員,音協廣東分會理事,羅定著名民歌手伍鳳英;有歷任興寧機場政委、廣州空軍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空軍空降兵15軍政委、空軍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副政委、濟南空軍政委的中將張漢平;有先後任廣州相聲藝術團團長、廣東音樂曲藝團團長、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的著名粵語相聲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南粵笑星”的黃俊英;有曾任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中國遺傳學會廣東分會理事、廣東科技日語學會理事,先後培育了10多個水稻優良品種、培育出水稻雙千粒穗、完成水稻三系配套,被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的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楊明漢;有發明501膠水獲國家專利而被譽為“粘合劑專家”,歷任廣東省科委主任,廣東科學院院長,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盧鍾鶴;有曾6次單騎摩托車或自駕汽車進行西部萬里行,考察過西部12個省87%的縣市,穿越西部所有的無人區和大沙漠,創下多項摩托車探險世界記錄,被新聞界稱為“中國記者走遍西部第一人”、“極限旅行家”,獲“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的《貴陽日報》記者黃成德;有曾任美國華僑進出口商會會長、海外新文化運動總會主席、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國策顧問、美國共和黨族裔黨部共同主席暨亞裔總黨部主席,被美國總統里根稱為“最好的朋友”的美籍華人陳本昌。郁南境內有畢業於黃埔軍校,后升至國民黨13軍少將軍長的蔡劍民;有曾為清乾隆年間西寧武庠生,將父親遺下的40畝書田用作獎學基金的傅定國;有熱心地方公益事業,曾出任郁南縣民眾武力指揮部南部片指揮官和三羅抗日委員會委員兼連灘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的謝桂生。特別令人引以為傲的是,流域內一個在地圖上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山區小鎮——羅鏡鎮,歷代竟然孕育出了包括蔡廷鍇等抗日名將在內的近20位將軍,成為名符其實的“將軍鎮”。羅定江不僅是哺育了全流域144萬兒女的母親河,也是造就了全流域一大批威武將軍的“將軍江”。
羅定江及其支流是古代楚人南下以及此後中原漢人南遷嶺南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到南海乃至海南島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更是嶺南與楚地以及中原地區經濟文化溝通聯繫的一條重要紐帶。羅定江流域(包括其支流)全部在古羅定直隸州境內,是古代嶺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造就並留存有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因此,“羅定江”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地域文化概念,有著自己的文化基因、民族特色和精神紐帶。羅定江水系古粵族民俗文化特徵,是界定古代羅定江文化地理範圍,整合現代羅定江文化帶的前提。羅定江流域是泛珠三角區域歷史與現實的對接點,研究、整合、開發以羅定江水係為代表的羅定江文化,實行羅定江及整個廣南區域與泛珠三角經濟文化的跨境合作,對促進信宜、羅定、郁南三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