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張惠玲的結果 展開
張惠玲
全國“三八”紅旗手
張惠玲,女,1964年生,漢族,大專文化,四川廣安慧博玻璃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張惠玲頑強拼搏,克難攻堅,在短短的八年時間裡,成為資產超6000萬元,擁有三家玻璃製品分廠和一家休閑山荘,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家。
疫情阻擊戰
張惠玲1964年出生在廣安區石筍鎮白雲辦事處,從小就勤學好思。18歲的張惠玲高中畢業當代課教師不到一年,就因故放下了教鞭。時逢廣安區石筍鎮白雲鄉興辦塑料涼鞋廠,她進廠當了工人。憑著刻苦鑽研技術的勁頭,她很快被任命為車間主任,隨即又擔任了廠辦公室主任。此時,內地的鄉鎮企業尚屬初創階段,盲目辦廠、缺乏經驗而導致倒閉的現象較為普遍。張惠玲所在的塑料涼鞋廠也厄運難逃,她只好挑著抵為工資的涼鞋,依依不捨的回到了家裡。每逢白雲鄉和臨近的場鎮逢場趕集,她就上街擺攤叫賣涼鞋,變錢補貼家庭的困難。
1998年10月,四川廣安華玻集團因多種原因破產。破產後,身為在公司當過工人、銷售科長、經營廠長的張惠玲,她目睹殘破不堪的工廠設備一天天鏽蝕,廠房一天天垮塌,面對熟悉的工友失望的目光,她放棄了到成都工作的機會,斷然租賃了原玻璃廠的廠房和設備,決定一試身手。廠子租下來了,廠房、設備要維修,原材料要買,工人要再培訓上崗,一連串的問題擺在了她面前,但她毫不畏縮,不等不靠,自己親自動手維修廠房、設備,積極說服兄弟姊妹和親朋好友給他們借一點,懇求客戶先預付一點貨款,籌集資金80多萬元,走上了企業復甦之路。
公司經過多方籌措總算開始運轉了,但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提升企業品牌、節能降耗以及尋找客戶等等......這些,張惠玲在認真思索、鑽研。為此,她經常夜以繼日的加強學習,不斷奔波於市場和客戶之間,了解信息,推銷產品;她顧不了幼小的孩子和家庭,曾經愛她的丈夫也因她長年顧不了家而同她離了婚,只有她一人強忍淚水,獨挑重擔,一心撲在事業上。她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多次赴外地參觀學習,與知名玻璃廠家結對子,高薪聘請技術顧問,對設備大力進行改造,使企業很快走上了規範化、標準化的經營運行軌道。
多年來,張惠玲始終堅持弘揚“以人為本,以干取勝,以德興業,以實揚名”、“誠信樹品牌,和諧謀發展”的企業精神,誠信經營,依法納稅,積極迎接挑戰,不斷開拓創新,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大幅提高。1999年,公司租賃原華玻集團玻璃廠的廠房和設備,2001年,就建起了佔地30餘畝自己的廠房,擁有了一流的設備;2005年,在成都龍泉建起了休閑山荘;2006年,公司又在貴州省凱里市建起了貴州省鎮遠縣慧博玻璃製品有限公司;2008年,在廣安區前鋒工業集中區建起了四川廣安慧誠科藝玻璃有限公司,專門生產裝飾玻璃及玻璃工藝品。公司從開初年產值四、五十萬元,稅利一、二十萬元發展到年產值上億元,稅利上千萬的大公司,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
張惠玲沒有忘記父老鄉親,沒有忘記回報社會。2002年投入300多萬元新修了一幢集辦公、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樓,給員工裝上了電話、閉路電視,修建了澡堂、花園。幾年間先後安置了300多名下崗職工,解決失地農民100多人、勞釋人員10名、殘疾人10名的就業問題。給地方修橋修路、城市改造捐款30多萬元,救助困難戶80餘戶,探望生病員工100多人次,救助失學兒童20多人,為受災和困難群眾捐款30餘萬元。積極參加“百企扶百村”活動,先後與廣安區前鋒鎮聯盟村、廣安區濃溪鎮班竹村結成幫扶對子,拿出2萬餘元支持村務建設。2007年、2008年各為貧困學生捐款5萬多元,救助特困戶20餘戶,捐款6萬元。2008年,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6萬多元,還親自送去了價值2萬多元的慰問品。2009年,又出資1萬元,修建了老年娛樂場所。
2002年後,張惠玲一直擔任四川省第十、十一屆人大代表,廣安區政協常委。為履行好職責,她不斷潛心學習,認真參加各種會議,精心搞好調研,積極獻計納策,撰寫出了較多高質量的提案,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採用。2007年,區政協委員張惠玲提出的《關於建設前鋒工業發展區的建議》提案均被《四川政協報》刊發,引起了中共廣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將提案列為重要議事日程進行研究落實,決定把建設前鋒工業集中區作為“做大工業”的重頭戲。張惠玲及其他委員還就工業集中區招商引資工作提出的幾點建議,快速推進了集中區建設,入駐企業空前......幾年來,她先後以個人或同其他委員聯名的形式撰寫出了20多份高質量的提案,發揮出了一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應有的作用。
授予單位 | 獲得稱號 |
中華全國總工會 | 全國先進女職工 |
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 | 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 |
四川省 | 四川省傑出創業女性 |
廣安市(建市十周年) | 市“首屆十大經濟風雲人物”的唯一女性 |
四川省 | 第十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