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與銀屑病相關的炎性關節炎,屬於風濕免疫疾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病,發病高峰年齡為30~55歲,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病因尚不清楚,免疫、遺傳和環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包括關節病變、銀屑病皮損及指(趾)甲損害,此外還可能出現一些全身癥狀及系統性損害癥狀。銀屑病關節炎目前暫無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疼痛癥狀,延緩關節破壞,控制皮膚損害。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必要時可配合手術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銀屑病關節炎的危害包括影響美觀、工作和生活,嚴重的關節病變可造成受累關節破壞、畸形和強直,甚至關節功能喪失,造成殘疾;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結膜炎、虹膜炎、表層鞏膜炎和角膜結膜炎,以及心、肺、胃腸道等系統損害。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積極治療可以緩解癥狀,延緩病情發展。
● 風濕免疫科、骨科、皮膚性病科
● 銀屑病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免疫、遺傳和環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免疫因素
● ● 銀屑病關節炎的發病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
● 遺傳因素
● ● 銀屑病和銀屑病關節炎有家族聚集傾向。銀屑病患者同時具有HLA-B7和HLA-B27兩種遺傳因子者,易發展成銀屑病關節炎。
● 環境因素
● ● 細菌或病毒感染、創傷等,與銀屑病和(或)銀屑病關節炎的發生或加重有一定相關性。
● 銀屑病關節炎的主要表現包括關節病變、銀屑病皮損及指(趾)甲損害,此外還可能出現一些全身癥狀及系統性損害癥狀。
● 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壓痛、強直、畸形、活動障礙等,多為四肢外周關節病變,部分患者可累及脊柱。根據臨床表現的特點,可以分為以下5種類型。
● 少關節或單關節關節炎型:約佔70%,多見於手和足的遠端或近端指(趾)間關節及指(趾)關節,分佈不對稱,常伴有指(趾)甲損害。
● 多關節炎型:約佔15%,病變以近端指(趾)間關節為主,多為對稱性分佈,皮膚表面多有銀屑病皮損。
● 遠端指間關節型:此型是典型的銀屑病關節炎,約佔5%~10%,病變累及遠端指間關節,常伴有指(趾)炎和指(趾)甲損害。
● 殘毀性關節炎型:此型是銀屑病關節炎的嚴重類型,約佔5%。多侵犯手、足多個關節和骶髂關節。可出現關節強直、畸形,常伴有發熱。此型的皮膚銀屑病常廣泛而嚴重,為膿皰型或紅皮病型,表現為群集性膿皰或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腫脹和脫屑,伴有發熱、畏寒、不適等全身癥狀。
● 脊柱病型:以脊柱和骶髂關節炎病變為主,常為單側或節段性。可出現後頸部痛、下背痛、胸壁痛等癥狀。
● 皮膚銀屑病損害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
● 好發於頭皮及四肢伸側,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發分佈。
● 典型表現為丘疹或斑塊、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有豐富的銀白色鱗屑,去除鱗屑後為發亮的薄膜,除去薄膜可見點狀出血。
● 約80%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有指(趾)甲病變。
● 最常見的指甲病變是頂針樣凹陷。
● 還可出現甲板失去光澤、變色、混濁、粗糙、增厚、橫嵴、甲下鱗屑、甲剝離等。
● 全身癥狀:少數患者可有發熱、體重減輕和貧血等全身癥狀。
● 系統性損害:眼部炎症最為常見,發生率可達31%,如結膜炎、虹膜炎、表層鞏膜炎和角膜結膜炎等,可出現眼紅、視力下降等。還可能出現心、肺、胃腸道等系統損害的癥狀。
● 診斷銀屑病關節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是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X線檢查。
● 體格檢查
● ● 對於沒有銀屑病病史的患者,醫生會先觀察患者的皮損形態和分佈特點,來判斷是否是銀屑病皮損。
● 實驗室檢查
● ● 本病無特異性實驗室檢查,一般會進行血常規、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檢查,可以初步了解有無炎症反應;血清學檢查、抗體檢查、類風濕因子檢測等對診斷和鑒別診斷有一定幫助,但無特異性。
● X線檢查
● ● X線片可以反映關節病變的特點、程度及範圍,是診斷銀屑病關節炎的重要依據。
●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即可診斷銀屑病關節炎。2008年銀屑病和銀屑病關節炎研究組對銀屑病關節炎的診斷標準如下:
● 有炎性關節疾病(包括關節炎、脊柱炎、附著點炎),同時以下評分≥3的患者可診斷為銀屑病關節炎。
● 現患有銀屑病(2分);
● 銀屑病史(1分);
● 銀屑病家族史(1分);
● 銀屑病指甲改變(1分);
● 類風濕因子陰性(1分);
● 現患有趾(指)炎或既往有趾(指)炎(1分);
● X線片示關節旁新骨生成(1分)。
● 銀屑病關節炎與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有相似的癥狀,需要區別,如果出現了關節腫脹、疼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鑒別這些疾病。
● 銀屑病關節炎目前暫無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治療目的主要是緩解疼痛癥狀,延緩關節破壞,控制皮膚損害。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必要時可配合手術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
● 非甾體類抗炎葯:能使多數患者有效地減輕關節癥狀。需注意此類藥物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過敏等不良反應。
● 糖皮質激素:急性少關節炎時,可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但不宜反覆使用。病情嚴重者可全身用藥,但注意有可能加重銀屑病的皮膚病變。
● 免疫抑製劑:對皮損和關節炎都有療效,當非甾體類抗炎葯和糖皮質激素難以控制病情,或較嚴重的病例,可選用這類藥物,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多苷、其他如環孢素A、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常見的副作用為消化道反應、肝腎毒性、血象改變等。
● 腫瘤壞死因子抑製劑(TNFi):《2018年ACR/ NPF 銀屑病關節炎治療指南》指出,對於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推薦腫瘤壞死因子抑製劑(TNFi,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戈利木單抗、賽妥珠單抗等)。
● 對嚴重關節損毀而皮膚條件許可者,可施行關節置換手術。
● 適當的休息和體育鍛煉、光化學療法、理療、按摩、針灸等,對於緩解癥狀可有一定療效。
● 銀屑病關節炎的皮膚損害會影響美觀。
● 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等不適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 部分患者會出現系統損害,常見的如結膜炎、虹膜炎、表層鞏膜炎和角膜結膜炎等,還可能出現心、肺、胃腸道等系統損害。
● 治療后的效果與病史、發病年齡、病情嚴重程度、開始治療時間等多種因素有關。總體來說,有銀屑病關節炎家族史、20歲以前發病、HLA-B27及HLA-DR7均陽性、侵蝕性多關節炎和廣泛皮膚受累者預后較差,應接受更積極的治療。早期、規範治療可以緩解癥狀。
● 去除各種可能的誘發因素,如防治扁桃體炎或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外傷和精神創傷、刺激、過度緊張等精神因素,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 生活規律,保持舒暢的心情,注意衛生,預防皮膚感染。
● 對於只有關節炎而無銀屑病史者,應仔細檢查頭皮及肘關節等伸側皮膚好發部位,是否有不易被發現的皮損存在,對本病早期診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