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堂

包玉堂

包玉堂(1934年-2020年4月28日),廣西羅城人。1949年參加革命,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廣西作協原副主席。

2020年4月28日,包玉堂因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綜合症而引發的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在南寧逝世,享年86歲。

人物關係


文學之路


仫佬族人民自古有喜唱山歌的習俗﹐包玉堂在童年時代﹐深受山歌的薰陶。這對他後來走上詩歌創作道路﹐產生了直接影響。1950年起從事文學創作,1955年採用民歌形式﹑取材於苗族民間傳說﹐創作了敘事長詩《虹》﹐發表於《廣西文藝》引起了文藝界的關注。他的詩歌常取材於佬﹑侗﹑壯等民族的社會生活。題材廣泛,語言清新,民歌風味和地方色彩濃厚。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詩集《虹》、《歌唱我的民族》、《鳳凰山下百花開》、《在天河兩岸》、《迴音壁》、《清清的泉水》、《春歌不歇》、《紅水河畔三月三》、《鄉情集》及散文集《山花寄語》等。
主編有《南國詩叢》100多本、《繁花詩叢》24本、《蘆笛詞叢》十餘本、《劉三姐》叢書四本和《仫佬族民間故事集》等。
劇本《劉三姐》(合作)等。
長篇小說《走出深圳》(25萬字,與人合作)、電影連續劇《紅水河傳奇》(20集)、《歌仙劉三姐》(28集)、《走出深淵》(24集)、《最後一個有初夜權的土司》(24集,與人合作)。
個人專集《包玉堂作品選集》共十集,其中抒短詩集二集、童話、寓言詩二集,長詩二集、散文、小說、報告文學一集、隨筆、文論、序跋一集、個人文學生涯自傳一集、包玉堂作品評論文章一集。

作品獲獎


其《走坡組詩》曾被譯成外文向國外介紹,並獲廣西首屆民族文學創作一等獎。長詩《少年英雄贊》曾獲廣西第二屆少兒文藝優秀作品獎;組詩《春色滿壯鄉》同時獲全國首屆及廣西首屆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和廣西首屆銅鼓獎榮譽獎;組詩《紅水河畔三月三》及同名詩集《紅水河畔三月三》分別獲第二屆和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一等獎及廣西第二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和廣西首屆銅鼓榮譽獎。

獲得榮譽


1960年曾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新聞、文教、衛生戰線先進工作者稱號,1992年榮獲廣西區黨委及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

人物逝世


2020年4月28日,包玉堂因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綜合症而引發的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在南寧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