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陳家洛的結果 展開
-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里的主人公
- 中國內地導演
-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 遊戲皇后成長計劃2的人物
- 泰國拳擊運動員
陳家洛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里的主人公
陳家洛,是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里的主人公,亦登場於《飛狐外傳》。
反清幫會紅花會的總舵主,清朝大臣陳世倌之子,和乾隆皇帝是同胞兄弟。
陳家洛相貌英俊、談吐風雅、為人謙虛有禮,但最後因誤信親兄乾隆導致反清大業終成泡影。
陳家洛在《飛狐外傳》中再次出場,但以心灰意冷,已經沒有了早年的雄心壯志了。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2/mc2757ec8b471c9589144a1859401720e.jpg)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
陳家洛的失敗,固然是與他的時代及使命有關,但是他的天真幼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他太重私人感情而忽略客觀因素,因為他有豐富的感情而毫不了解政治,可能完全不同。這樣缺乏經驗智慧的人,註定是失敗的政治人物。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b/m0bb78c1c8109fcebd1c4373877bca2cc.jpg)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
陳家洛與乾隆皇數次會面,每次都緊扣人心弦。第一次是陳家洛在西湖畔游山,碰見乾隆在山中撫琴,彼此不知對方是誰,但感異常親近,又異常遙遠。第二次是晚上暗探衙門,乾隆正夜審文泰來,陳家洛驚見原來日間撫琴之人是當今皇帝。乾隆身分已露。第三次相會是西湖舟上的鴻門宴,表面客氣斯文,暗地刀槍嚴密,一方是侍衛護駕,一方是群雄相隨,言詞針鋒相對,比武則互搏生死,形勢兇險萬分,極親近的兩個人,無奈又是極端對立,而咫尺不得親近,又加強了兩人之間的吸力。第四次是宣洩,陳家洛回海寧老家拜祭父母,在墳前哭泣,乾隆卻己在泣祭,兩人乍見之下,心情激動,互相執手。
乾隆知道了陳家洛是陳世倌的兒子,即是自己親兄弟,但陳家洛仍未知道乾隆是他哥哥。兩人攜手錢塘江畔聽潮,陳家洛向乾隆傾訴對母親的思念,這次是兩人最接近的一次。這四次見面,特別是最後一次,對陳家洛意義重大,因為這次感情流露的敘會,在他心中奠定了皇帝對他很好。是他很親近的人這個觀念,他的錯誤,就是讓這個私人感情不自覺地發展成信任乾隆皇帝。
所以,到第五次見面,乾隆被紅花會群雄囚在六和塔,陳家洛便信心十足了。此時陳家洛已知乾隆身世,亦知道了自己的任務是要勸乾隆與紅花會結盟,恢復漢人江山,乾隆無奈答應,陳家洛卻因為過分自信而以為他真心站在紅花會的一邊,終於導致最後一敗塗地。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2/mc234ccddd7ec6df9bb64a1b412d118a6.jpg)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
人物關係
父親:陳世倌
母親:徐氏
義父:於萬亭
師父:袁士霄
紅顏:霍青桐、香香公主
胞兄:陳弘曆
男人總是有大男人主義的,尤其是在封建社會,在現代也是如此,當然這似乎也並非是什麼缺點。
霍青桐是太過完美,太能幹了,讓陳家洛會有壓力,所以他才會轉而喜歡簡單溫順的香香。

各個影視版本中的陳家洛
原著上也有一段,也許是金老的解釋吧:“我心中真正愛的到底是誰?”這念頭這些天來沒一刻不在心頭縈繞,忽想:“那麼到底誰是真正的愛我呢?倘若我死了,喀絲麗一定不會活,霍青桐卻能活下去。不過,這並不是說喀絲麗愛我更加多些.要是我和霍青桐好了,喀絲麗會傷心死的。她這麼心地純良,難道我能不愛惜她?”
想到這裡,不禁心酸,又想:“我們相互已說得清清楚楚,她愛我,我也愛她。對霍青桐呢,我可從來沒說過。霍青桐是這般能幹,我敬重她,甚至有點怕她……她不論要我做甚麼事,我都會去做的。喀絲麗呢?喀絲麗呢?……她就是要我死,我也肯高高興興的為她死……那麼我不愛霍青桐么?唉,實在我自己也不明白,她是這樣的溫柔聰明,對我又如此
情深愛重。她吐血生病,險些失身喪命,不都是為我么?”一個是可敬可感,一個是可親可愛,實在難分輕重。”又想:“日後光復漢業,不知有多少劇繁艱巨之事,她謀略尤勝七哥,如能得她臂助,獲益良多……唉,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么?”想到這裡,矍然心驚,輕輕說道:“陳家洛,陳家洛,你胸襟竟是這般小么?”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月光緩緩移到香香公主的身上,他心中在說:“和喀絲麗在一起,我只有歡喜,歡喜,歡喜……”
《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一出場便向大家展示了真正的儒雅書生形象,書劍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不過,與千里接龍頭隆重的氣氛不相協調的,是陳家洛當紅花會總舵主的半推半就,形勢所逼。
這暗示了陳家洛的弱點,也就是書生的弱點: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大氣勢。
書生的氣勢,不足以重負紅花會反清復明這樣一個大的使命。
陳家洛以一套百花錯拳打敗周仲英,這才第一次顯出其書劍俱絕的過人之能,有禮有節,不急不躁,技驚四座。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9/m792083f0f437146b2864e64e40ee702d.jpg)
陳家洛[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人物]
但這愛意的根苗還未抽芽,卻又莫明地夭折了。
因為轉眼間陳家洛看見霍青桐和女扮男裝的李沅芷親密異常,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心中不是滋味。
陳家洛的弱點很早就暴露出來了。
他勉為其難承擔了紅花會舵主的大任,他也在儘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別人面前扮演有勇有謀,本領大得很的領袖,但他內心中書生軟弱的一面,並沒有因此而消失。他並不像看上去的那種自信和遊刃有餘。
他有很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就受到了傷害,而且他的胸襟也不夠寬大,起碼不像一個干大事的領袖人物那樣寬大。本來為了反清復明的大事業,是應該廣開才路,接納木卓倫要留下女兒相幫的好意,陳家洛卻為了難以啟齒的私人原因,說好了又變卦,拒絕了霍青桐的加入。
陳家洛後來的悲劇不是偶然的,性格即是命運,這一切早已註定。
紅花形成了一種美麗的象徵,她代表了正義,熱情,善良,美德,自由的吶喊,解放的呼聲。
讀此一節,暢快不可言說。
歡慶勝利之時,陳家洛卻悄然而去,獨自一人去湖心呆望著月亮,放聲慟哭。此出奇的一筆,寫得極動人。
英雄的內心,原來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傷心和悲慟。陳家洛書生的性情再次披露無遺。
在眾人之前,他竭力扮演好一個不負眾望的領袖人物,而他真實的內心,卻依然有著不為人知的軟弱一面。
書中已多次暗示,書生本色的他,寧願過一種逍遙適性、與世無爭的書生生活。
他在勉為其難,這是他的可貴之處,同時也是他的悲劇所在,他既然答應了要做紅花會的總舵主,他就要全力全心地去奉獻。他只是盡人力而聽天命了。
乾隆聽到陳家洛傾述對母親的秘密思念,也怦然心動,握著陳家洛的手而顫抖,兩人的心從來沒這麼貼近過。
對陳家洛的好意,乾隆此時確是發自內心的。而陳家洛內心對乾隆的印象也有了極大的改善,這成了陳家洛日後信任乾隆的感情基礎,也是陳家洛日後悲劇發生的隱在原因。
陳家洛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乾隆這樣待他,他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乾隆送給陳家洛的寶玉上刻著“情深不壽”等等之字,陳家洛正是太重感情,太感情用事了。感情,對一個做大事的政治人物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在乾隆面前,陳家洛再次顯露了他內心的脆弱,他差點又哭了起來。
六和塔上,陳家洛和紅花會的英雄捉住乾隆,陳家洛向乾隆攤了牌。一聲“哥哥”的稱呼,陳家洛是動了真情,他已經先入為主地相信了乾隆。一種血緣的神秘親切感,一種久別重逢,骨肉相聚的凡人的感動,主導了陳家洛作為政治人物的方針大計。陳家洛已經不再把乾隆當作假想的敵人了,他一廂情願地安排了一切。自己為情所動,他對乾隆也要動之以情。陳家洛細說從前,他勸說乾隆和紅花會結盟,撥亂反正,藉以乾隆所處的特殊地位,瓦解清人的政權,恢復漢人的朝廷,做一位漢人的仁孝英明的開國之主。說到深情之處,陳家洛流下了眼淚,不惜將自己內心中脆弱的一面暴露出來,“兄弟相會,親近還來不及”,先已定下了談判的基調。
陳家洛再次對乾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形勢所迫之下,乾隆答應了結盟之事。陳家洛大喜,在政治上他的確是太過幼稚和缺乏經驗,只知道推己及人,只是從好的方面去想,從私人之間的信任,從血緣之間的親近,一切都是想當然。陳家洛沒有想到,人是環境的動物,就算乾隆是他的親哥哥,就算乾隆的血緣本質是純良可靠,但乾隆從小受的教育,從小所處的環境,耳濡目染養成的習氣,要複雜得多,再加上事情還遠不止那麼簡單,在皇宮乾隆也不是想怎樣就怎樣,乾隆還有諸多難以考慮周全的牽滯。

陳家洛
關明梅管得寬,忽然把霍青桐之事在陳家洛面前提起。陳家洛可真是哭笑不得了。書生的優柔和軟弱,使他不僅在政治上要失敗,甚至連愛情,他都沒有信心,沒有能力去把握。
陳家洛“書劍”
在金大俠的小說中,最能配上“書劍”二字的男主角應該是陳家洛。陳家洛雖然是一個在事業和愛情兩方面都失敗了的人,但他的風采依然讓讀者難忘,依然是讀者非常喜愛的一個角色。陳家洛的身上,最具有一種悲劇的美感。書生的優柔軟弱,使陳家洛不能很好地處理政治和愛情兩個方面的矛盾。陳家洛的內心絕不像他表面所表現出來的少年有為的紅花會總舵主那樣堅強自信。他一開始傾慕於霍青桐,霍青桐不僅美貌而且優秀,武功智力上都是絕頂之選,但陳家洛沒有信心能把握得住。而香香公主,更為美貌,但見識上卻差了太多,陳家洛反而可以處處主動,盡情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來,一剛一柔,一英雄一美人,正好合拍。看香香公主也是這樣,在她的閱歷和經驗中,她所能觸及的社會圈子中,陳家洛無疑是太優秀了。陳家洛又俊雅、又溫柔、又體貼,而且還有非凡的武功,可以讓香香公主感到安全。偎郎大會中,香香公主歡快地投入了陳家洛的懷抱。“誰給我采了雪中蓮”、“誰救了我的小鹿”,這在陳家洛是舉手之勞絕不會多費一分力氣的事,香香公主卻把它看得比天還大。愛情的遊戲中,陳家洛終於可以輕鬆勝出。陳家洛書生的弱點,真是一目了然。

乾隆和陳家洛
陳家洛經歷了大劫難之後,開始反省、覺悟和進步了。陳家洛終於意識到他的胸襟是不是太小了?他對霍青桐,愛慕是自然有的,但卻因她的才幹、聰明,竟又有些敬畏她。他明明知道,如果處理好了和霍青桐的關係,那麼他的事業上無疑添了一個了不起的助手。他逃避霍青桐,是缺乏自信。能反省和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局限,這又是書生的長處。問題是,認識到不足之處,是進步,但如何去改正,這又是一件難做的事。
在古城密室中,又寫了一段羊皮冊子上記載的瑪米兒的故事,這個故事從香香公主的口中讀出來,又特別有暗示性和象徵意義。這個故事,對陳家洛和香香公主是有雙重意義的。日後香香公主的行為,可以從這個故事中找到隱喻;而陳家洛,則被這個故事激發了他的雄心壯志,使他記起了他的本分,他和紅花會反清復明的事業。陳家洛的反省終於有了決定,雖然這也並不怎麼見出高明之處,但畢竟他還是有了決定,他想拋開情愛塵緣,一心專註於他的反清復明的事業。他沒有想到,他對愛情還是在逃避,他連愛情都不能正面去處理,又怎麼能處理好政治的大事呢?
身世之謎
陳家洛帶領紅花會群雄去福建少林寺,查找他的義父被逐出師門的真相,完完全全揭開陳家洛的身世之謎。此行的目的,是陳家洛的謹細之處,他要擔當光復漢家的大業,必須對這一切秘密的恩怨查個清楚,否則就怕功虧一簣。
寫陳家洛闖少林鬥智斗勇,頗有可觀之處。金大俠的武俠小說,往往武打只是其中的鋪陳和過渡,而閃光之處卻在於人生哲理,對俠義的高貴品質的解析。陳家洛和天虹禪師講經說法一段,正是如此,深化了全書的主題,提高了小說的境界。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也不悔。此書最後以悲劇收場,但無悔二字,卻是價值的凸現之處,安身立命之所。
陳家洛的義父和陳家洛的母親之間的一段故事,寫得半明半暗,半遮半掩,隱晦含糊,陳家洛讀得驚疑,心中突突亂跳。這一段,提示了陳家洛性格中血緣所遺傳的底蘊。陳家洛的義父情深意重,他的母親也是極重感情之人,而陳家洛自己也是在感情上放不開之人。義父和母親之間的那種傷痛的慘苦戀情,震撼著陳家洛,使他對人生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了反省。陳家洛的戀母情結,於此披露到了極至,他的書生的柔弱的一面,傷情的憂鬱,是來自於此的。
書生的幼稚終於上演出最後的悲劇。陳家洛一廂情願地要在國家大事中做出取捨,要為事業的大計而做出慘痛的個人幸福的犧牲。這是殘忍的一幕,陳家洛終於忍心向香香公主攤了牌。他甚至還用那個瑪米兒的故事來說動香香公主。香香公主又能怎樣?她只是一個絕美而沒有主見的花瓶般單純的少女,她完全地崇拜著她心中最高大的英雄陳家洛,她心中再慘苦再不願意,也只能順從殘酷的安排。這是一柄雙刃的利劍,香香公主無辜地受傷,但陳家洛的心頭又何嘗不是在滴血。
陳家洛苦心的支撐看得又真讓人不忍和憐惜。他的性格中有書生的軟弱和被動的致命弱點,但他擔負紅花會總舵主的大責任,是形勢所逼,他實施去找乾隆的計劃,也並非是一時心血來潮的主意,是他的義父安排,眾人認可的。但他的最可貴之處,是他一旦接下了就勇於去承擔,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完全地放棄了自我,一切都以大局為重。他做得很累,很苦,但他真實地盡了全力。當他知道了香香公主的死訊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的悲哀,他還支撐著,不讓眾人受他的情緒的影響而亂了局面。他還能盡量控制心神,繼續和無塵道長過招,還能裝出笑臉,直到最後實在撐不下去,才一口鮮血噴出,此處寫得感人,而又極合其書生的性格和身份。
陳家洛的一片苦心,不能不讓人同情和原諒他。霍青桐雖然傷心憤恨,質問陳家洛“你怎地如此糊塗,竟會去相信皇帝”,但也能體諒他“是為了要救天下蒼生,卻也難怪”。
仇恨入心要發芽。眾人在毒藥罐里浸熬暗器要去報仇,陳家洛想到乾隆與自己是同母所生,一時不忍,但終也太氣憤乾隆的陰狠毒辣,將自己的短劍也在毒藥中熬了一會。
金庸在書中讓陳家洛以納蘭容若的詞與乾隆對答,似乎以納蘭容若之才情來描寫陳家洛的文學修養,以襯托同位相府公子的身份。
「降龍十八掌」,(連載版陳家洛的獨門武學;而後金庸修改小說時成為丐幫歷代傳承的武學自蕭峰去世後由義弟虛竹帶傳,丐幫少林亦有備份版本)講究剛柔並濟,動作雖似簡單無奇,招式威力確實無窮,偶然機遇學到了收藏在少林寺備份版本的武學秘籍。「百花錯拳」…這拳法無所不包,其妙處尤在於一個“錯”字,每一招均和各派手法相似而實非,其精微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
「庖丁解牛掌」在養生觀所觀摩領悟的武學。
屬道家之學,講究清靜無為,神遊太虛,博大而精深。
結拜兄弟
一當家總舵主陳家洛
二當家追魂奪命劍無塵道長
三當家千手如來趙半山
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
五、六當家黑白無常常赫志和常伯志
七當家武諸葛徐天宏
八當家鐵塔楊成協
九當家九命豹子衛春華
十當家石敢當章進
十一當家鴛鴦刀駱冰
十二當家鬼見愁石雙英
十三當家銅頭鱷魚蔣四根
十四當家金笛秀才余魚同
十五當家心硯
《書劍恩仇錄》
1960年香港粵語電影《書劍恩仇錄》張瑛飾演

書劍恩仇錄
1980年香港亞視電視劇《大內群英》徐家霖飾演(少年)
1980年香港亞視電視劇《大內群英續集》黎漢持飾演(成年)
1981年香港邵氏電影《書劍恩仇錄》狄龍飾演
1984年台灣台視電視劇《書劍江山》游天龍飾演
1987年合拍電影《書劍恩仇錄》張多福飾演(蔣巍飾演幼年陳家洛)
1987年香港無線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彭文堅飾演
1992年台灣華視電視劇《書劍恩仇錄》何家勁飾演
1994年內地電視劇《書劍恩仇錄》黃海冰飾演
2002年合拍電視劇《書劍恩仇錄》趙文卓飾演
2009年內地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喬振宇飾演
《雪山飛狐》

99版陳家洛
1985年香港無線電視劇《雪山飛狐》黃允材飾演
1991年台灣台視電視劇《雪山飛狐》林煒飾演
1999年香港無線電視劇《雪山飛狐》魏駿傑飾演
2007年合拍電視劇《雪山飛狐》吳慶哲飾演
據史書文獻記載:陳家洛乃清朝武術家,江寧(今浙江海寧)人氏,少時行俠仗義以武聞名康熙年間客於京師顯貴之家以武術聞名當世。雍正年間因浙江總督李衛鎮壓顧雲清,反清案受株連但未被處死,至乾隆年間八十餘歲終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