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模仿的結果 展開

模仿

心理學名詞

理解這個概念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引起模仿的刺激必須是一種非控制的刺激;模仿者發生的行為與榜樣行為相似。

定義


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條件下,個體效仿他人的行為舉止而引起的與之相類似的行為活動。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為與模仿對象的相同或者相似。

功能


班杜拉在20世紀60年代綜合人類的認知過程,系統的提出了模仿有三種功能:使原有的行為得以鞏固或者改變、學到新的,原來不會的行為動作、使原來潛在的未表現的行為得到表現。

影響因素


模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地位和類似特性等,一般來說,年齡較小、地位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質或者生理特點的個體,更容易產生模仿行為。

理論解釋


W·James等人認為:簡單的模仿是一種本能的傾向,兒童最初的知識經驗往往是從模仿中獲得的,但是複雜的模仿包括對模仿對象的感知和理解,與思維過程相聯繫。
霍布豪斯和霍爾特認為模仿是後天習得的。認為這是熟練、習慣與學習的基本方式之一。模仿的基本趨勢:由遠及近,無意模仿到有意模仿,遊戲模仿到生活實踐模仿,從外部到內部特徵模仿。
塔爾德在19世紀末提出了模仿率,並撰寫《模仿率》一書,指出模仿是社會發展和和社會存在的基本法則,由於模仿產生的群體規範和價值,可以用來解釋一些社會心理和行為。
鮑德溫將模仿視為兒童心理發展的中心概念
角色理論代表人物米德認為,社會角色和行為的學習是模仿而得來的,在這個過程中語言佔有重要地位。

實驗研究


班杜拉兩難故事法的模仿學習實驗,其實驗步驟:1、讓被試判斷兩難問題中人物的行為是否正確,就此了解他的判斷力。2、將被視分為三組,控制實驗情景,讓他們進行道德判斷,第一組為強化組,第二組為榜樣強化組,第三組為榜樣不強化組。3、給被試呈現12個兩難故事,讓他們進行判斷。結果第二三組的成績遠遠超過第一組。這表明,模仿的作用是很大的。
模仿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兒童身上,成人中也存在模仿。著名的“野外試驗”設置兩種情景:一種是一輛跑了氣的汽車旁邊站著一個女駕駛員,在等待他人來幫助她。另一種情景:有兩輛相隔一定距離跑了氣的汽車,較近汽車有位男人正在幫助女駕駛員換輪胎,較遠汽車旁也站著一個等待幫助的女駕駛員。然後觀察路過這裡的2000輛摩托車駕駛員反應。結果:在第一種情境下,有35位駕駛員(佔1.75%)停車來幫助女駕駛員;在第二種情景下,有58位駕駛員(佔3.0%)停車來予以幫助。實驗表明:模仿是第二種情景的停車人數比第一種情景機會多一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