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戲
三國戲
三國戲,泛指取材於《三國演義》的各種戲劇,其中,尤以京劇中的“三國戲”特別突出。京劇中取材於《三國演義》的“三國戲”非常多,從《捉放曹》到《鐵龍山》,整部《三國演義》都可以用京劇的形式表現,這些京劇“三國戲”中,有許多成為經典劇目常演不衰。
三國戲
從劉表託孤、劉備馬跳檀溪起,至取南郡止(一說40本,至戰長沙收黃忠止),包括《長坂坡》、《漢津口》、《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取荊州》等。連台本三國戲,三慶班每年只於臘月貼演一回,36本演過一遍后,再重演一場《長坂坡》 ,然後封箱過年,成為一年一度轟動京師的劇壇勝事。
《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與三國戲
京劇中“三國”戲有很多,從《捉放曹》到《鐵龍山》,一直可以將整部《三國演義》用京劇的形式敘述下來。《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又稱“群·借·華”,是三國戲中的經典。
描寫孫劉聯合破曹,火燒赤壁事。“群”,即蔣干盜書;“借”,即諸葛亮借東風,“華”,即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中間又穿插了草船借箭、橫槊賦、周瑜施苦肉計等情節。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與諸葛亮戲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亦取材於《三國演義》,又稱“失·空·斬”,是一出與諸葛亮有關的戲。這齣戲里體現的是諸葛亮的智勇與大義。諸葛亮命部將馬謖把守街亭,他卻因輕敵而將城失守;司馬懿奪街亭后,帶兵直奔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此時西城已無能戰之兵將,諸葛亮只得用空城之計退走司馬大軍;后諸葛亮斬馬謖以正軍法。
01、斬熊虎·走范陽
02、桃園結義·造刀投軍·斬黃巾·破黃巾
03、打督郵
04、呂布試馬、斬丁原
05、刺董卓
06、捉放曹
捉曹、放曹、行路、殺呂、宿店
07、起步探庄
08、斬華雄
09、虎牢關
10、磐河戰
11、呂布與貂蟬
12、斬蔡邕
13、馬騰舉義
14、借趙雲
15、戰濮陽
16、讓徐州
17、打曹豹
18、神亭嶺
19、轅門射戟
20、鳳凰二喬
21、戰宛城
馬踏青苗、戰宛城、張綉降曹、鄒氏思春、張綉尋嬸、盜戟殺典、張綉刺嬸
22、奪小沛
22、水淹下邳
23、白門樓
24、許田射鹿
25、青梅煮酒論英雄
26、斬車胄
28、擊鼓罵曹
29、曹營十二年
屯土山、贈金贈馬、破壁觀書、三許雲陽(月下斬貂蟬) 、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閱軍教刀、破汝南、掛印封金、霸凌橋
30、千里走單騎
包括上面的曹營十二年為李洪春的全劇
過五關、送文憑、郭家莊、卧牛山、收周倉、古城會
31、收關平、斬于吉
32、官渡之戰
33、棄古城
34、躍馬檀溪
35、徐母罵曹
36、徐母訓子
37、薦諸葛
38、三顧茅廬
39、破黃祖
40、公子三求計
41、博望坡
42、火燒新野
43、查北河
44、三搜卧龍崗
45、長坂坡(全部包括)
漢陽院、哭劉表、嘆五更、長坂坡
46、漢津口
47、臨江會 舌戰群儒
48、赤壁之戰
藐江南、激瑜權、群英會、蔣干盜書、對火字、草船借箭、打黃蓋、闞澤下書、橫槊賦詩、壯別、借東風、火燒赤壁、派將賭頭、華容道、關公回令
49、取南郡
50、金殿阻計、討荊州
51、取零陵
52、取桂陽
53、取武陵
54、戰長沙
55、奪荊州
56、龍鳳呈祥
劉備過江、拜見喬玄、斥權、送信、甘露寺、洞房、張飛聽琴、諸葛渡江、趙雲闖宮、別宮、鬧帳、柴桑、蘆花盪
57、黃鶴樓
58、喪巴州
59、卧龍弔孝
60、耒陽縣
61、張飛敬賢
62、曹操與楊修
63、戰渭南
64、張松獻地圖
65、獻西川
66、截江奪鬥
67、兩將軍 戰馬超
68、冀州城 詐歷城
69、取成都
70、葭萌關 取洛關 功雒城
71、斬關平 教子觀魚 收姚斌 破羌兵 關公訓子
72、喬國老諷魯肅
73、單刀會
74、血帶詔 逍遙津
75、戰合肥 百騎截魏營
76、左慈戲曹
77、過巴州 瓦口關
78、定軍山
79、陽平關
80、走麥城
關公拒婚、封五虎、取襄陽、水淹七軍、刮骨療毒、失襄陽、走麥城
81、受禪台
82、雪弟恨
造白袍、玉泉山、捉呂蒙、小桃園、伐東吳、捉潘璋、黃忠帶箭、戰虢亭、連營寨、哭靈牌、陸遜拜帥、八陣圖、火燒連營、白帝城
83、別宮祭江
別宮、祭江、吳國太哭鞋、索廟、孝義節
84、安居平五路
85、荒蠻少女
諸葛南征、四擒孟獲、五擒孟獲、六擒孟獲、關索招親、火燒藤甲兵、七擒孟獲、祭廬江
86、蜀吳戰史
雍涼關、天水關、鳳鳴關、罵王郎、破羌兵、救關索、斬越吉
87、失街亭
88、空城計
89、斬馬謖
90、戰北原
斬王雙、割麥裝神、戰北原、斬鄭文
91、胭粉計
胭粉計、七星燈
92、紅逼宮
92、九伐中原
93、鐵籠山
94、亡蜀鑒
95、渡陰平
96、哭祖廟
哭諫、殺家、哭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