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鱗狀細胞癌

外陰鱗狀細胞癌

外陰鱗狀細胞癌是指生長在外陰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佔全部外陰惡性腫瘤的80%~90%。好發於老年婦女,年輕女性發病率也有增高趨勢。常見的部位是大陰唇,其次是小陰唇、陰蒂、會陰、尿道口、肛門周圍等處。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性傳播疾病及性衛生不良等因素有關。患者常先有外陰瘙癢,局部出現腫塊或形成潰瘍,也可出現疼痛或出血,少部分患者無任何癥狀。侵犯鄰近部位器官時可出現尿頻、尿急、血尿、排尿困難、便秘等癥狀。治療時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可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綜合治療。可出現放射性外陰炎、放射性外陰壞死、尿瘺和尿道阻塞等併發症。治療結果取決於臨床分期、有無淋巴轉移等,一般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婦科或婦產科、腫瘤外科或腫瘤科

病因


● 外陰鱗狀細胞癌的發病原因並不是特別明了,與多種因素有關。
● 目前認為與人乳頭瘤病毒(HPV)、單純皰疹病毒Ⅱ型和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密切相關。
● 外陰白斑、外陰萎縮、慢性潰瘍等也可發生癌變。
● 外陰尖銳濕疣、淋病、梅毒、淋巴肉芽腫等性傳播疾病及性衛生不良也可能與外陰鱗狀細胞癌發病相關。
● 外陰鱗狀細胞癌還可以與宮頸癌、陰道癌共同發生。

癥狀


● 患者一般常先有外陰瘙癢,局部出現腫塊或形成潰瘍等癥狀。
● 外陰部出現瘙癢,經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
● 外陰局部還可以出現丘疹、結節,突出皮膚表面,顏色一般為暗紅色,周圍白色。
● 晚期可見不規則腫塊,腫塊長成結節狀、乳頭狀、菜花狀。
● 有些患者腫塊可以形成潰瘍,往往可能繼發感染,引起局部劇烈疼痛甚至有惡臭的血性分泌物出現。
● 如果腫塊生長的過程中向前侵犯到尿道,患者就可能會尿頻、尿急、血尿甚至排尿困難的情況。
● 如果腫塊向後生長侵犯到直腸還有可能會出現排便困難。
● 如果腫塊的癌細胞轉移至腹股溝部位的淋巴結,會出現一側或雙側的腹股溝的淋巴結增大。

檢查


● 外陰鱗狀細胞癌需要做細胞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體格檢查來進行診斷。
● 細胞學檢查
● ● 細胞學檢查就是通過細胞學塗片或印片達到診斷目的,陽性率為50%左右。
● 病理組織學檢查
● ● 病理組織學檢查是確診外陰鱗狀細胞癌的標準方法,可明確病理類型。
● 體格檢查
● ● 主要是觀察陽性體征,初步判斷病情。

診斷


● 醫生診斷外陰鱗狀細胞癌,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病理檢查和細胞學檢查、體格檢查檢查來確診的。
● 外陰瘙癢,局部出現腫塊或形成潰瘍。
● 可摸到不規則腫塊或腹股溝淋巴結。
● 細胞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提示出現鱗狀細胞癌。

分型


● 外陰鱗狀細胞癌的組織學類型有:角化鱗型細胞癌、非角化鱗型細胞癌、基底樣細胞癌。
● 角化鱗型細胞癌的癌細胞大,呈多邊形,較成熟,形成許多癌細胞巢,細胞巢內有角化細胞和角化珠形成,細胞核可見核分裂象。
● 非角化鱗型細胞癌的癌細胞無角化珠,可以偶爾見到角化細胞。
● 基底樣細胞癌的癌細胞類似鱗狀上皮基底層細胞,體積小,不成熟,角化細胞很少幾乎沒有。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外陰瘙癢、疼痛或出現腫塊等癥狀,容易與外陰鱗狀細胞癌腫瘤相混淆,如外陰惡性黑色素瘤、外陰基底細胞癌、外陰乳頭狀瘤、外陰濕疣及外陰慢性單純性苔蘚、外陰硬化性苔蘚、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表現、病理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治療時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可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綜合治療。

危害


● 外陰鱗狀細胞癌引起的外陰瘙癢、局部腫塊或潰瘍、疼痛、出血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晚期鄰近部位器官受累可出現相應癥狀,還會出現遠處轉移,威脅生命。
● 可出現放射性外陰炎、放射性外陰壞死、尿瘺和尿道阻塞等併發症。

轉移性


● 外陰鱗狀細胞癌可以通過直接浸潤、血行轉移及淋巴道三種途徑進行轉移,其中以直接浸潤和淋巴道轉移為主,而血行轉移則較少見。

預后


● 外陰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臨床分期、有無淋巴轉移、年齡、基礎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一般預后較差。

預防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少油低脂,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細糧,多食粗糧。
● 學會自我調節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態。
● 注意外陰部衛生,每日清洗外陰部。
● 避免不潔性生活和多個性伴侶。

參考文獻


● [1] 倪必群。婦產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2] 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