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新公司

上海大新公司

上海大新公司是上海老字號,於1936年開始營業,佔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8000餘平方米,高42.3米。大樓外觀是裝飾藝術派風格,平面方形,包括地下室共10層,大門設在南京路西藏路轉角處,帶有弧形。屋頂上的欄桿、花架上的掛落,都是中國風格。該處現為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民國時上海大新公司
民國時上海大新公司
上海大新公司(現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其前身是舊上海四大百貨公司之一,創辦人是著名僑商蔡昌。大新公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一幢用淺黃色瓷磚貼面、規模宏偉的十層高樓大廈矗立在上海的鬧市中心——南京路、西藏路口。這個商店每天接待顧客數以十萬計,商品門類齊全,在同業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蔡昌


創始人——蔡昌
創始人——蔡昌
蔡昌(公元1877——1953)是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父親農忙時下田,農閑時捕魚,雖日夜辛勞,仍難以維持一家數口的衣食。哥哥蔡興隨鄉親飄洋過海到澳大利亞謀生,后與同鄉馬應彪等合股在雪梨(即悉尼)開設永生水果欄。蔡昌少年失學,14歲時應蔡興之招,到雪梨在永生水果欄當幫工。
光緒二十五年,蔡興攜帶歷年積蓄回國。次年,他應馬應彪之邀,合夥12人,集資港幣2.5萬元,在香港開設先施百貨公司。不久,蔡昌亦回國進香港先施公司當職員。由於胞兄是合股人的關係,他的職務和薪俸都比較優厚,但他不願久居人下,而甘冒風險,立志自創事業。他抓緊業餘時間補習文化,平時留心揣摩經營百貨商店的門道,瞅空就跑到外商經營的大公司參觀學習。後來,他與人合資在香港開設了一家小型百貨商店,開始了自己經商的生涯。
宣統二年(1910年),蔡昌立意集股創辦大型環球百貨公司,就商於哥哥蔡興,哥哥非常讚賞他這種要干大事業的志氣。兄弟兩個開始了籌備工作。此時先施公司業務發達,已在廣州設有分行,蔡興任該公司董事,交遊廣闊,經多方徵集,1912年蔡昌兄弟倆籌得資金港幣400萬元,大多系歸國華僑投資。租得香港德輔道中的狹長鋪面,開設香港大新百貨公司,英文取名“TheSun”,寓意如日之升,並用出雲旭日為商標,由蔡昌任經理。他識字不多,但遇事認真,工於心計,辦事勤勞、富有毅力,事業心強,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每晨四時即起床,籌劃當天事務有條不紊。此時德輔道中商店林立,相鄰同業先施、永安等老店近在咫尺。大新以鋪面商品陳列整潔,備貨充足見稱,給人以面目一新的印象。蔡昌親自掌握進貨業務,講究商品質量,不銷殘副次品,保證貨真價實,價格劃一不二,以致信譽日著,營業興盛。這些做法成為後來粵行、滬行的一貫經營方針。1916年設分行於廣州城內惠愛中路,后又在廣州西堤建造規模宏大的南方大廈,8層巍峨高樓,為當時廣州最大的百貨公司,屋頂辟大新樂園,左鄰附設亞洲旅館,設備齊全。商場開業後顧客紛紛而來,營業居同業中首位。

創業


上海大新公司
上海大新公司
香港和廣州的大新公司獲得成功以後,更激勵了蔡昌的創業熱情。他把目光轉向全國經濟中心上海,積極籌劃開設上海大新公司。經數度審慎考慮,先在上海設辦庄,后遺秘書到滬探聽商情,搜集信息,經縝密調查后,蔡昌擬定實施計劃。1934年招募股金600萬元,其中100萬元是廣州大新公司撥款先行占股的,隨後親至上海籌備一切業務。他曾在鬧市街口南京路一帶觀察市面,一連數天自早到夜,用豆粒在袋中計數,觀測行人及各種車輛往來的流量,並預測今後熱鬧地區發展的前景,然後擇定西藏路、南京路、勞合路(今六合路)交匯處為設店地點(即今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所在地)。其時此處多系裡弄房屋,產權分屬數個業主,蔡昌惟恐各業主知情哄抬地價,因而暗中分頭購得,頗費周折,終於成功地買進該處8畝2分的地基。招標由基泰工程公司設計,馥記營造廠承包,建築費150萬元。正待打樁興工,北鄰寧波旅滬同鄉會會長、上海商界名人虞洽卿出面阻撓,聲稱該處建造大樓,將危及同鄉會大廈。雖經解釋商量,虞仍執意不允,最後不得不訴之於法。蔡昌通過市長吳鐵城的鄉誼關係,並向租界當局申述建造新廈絕不影響同鄉會房基,且設店后既可繁榮市面,又可增加市政稅收,因而獲得支持,終於勝訴,得以施工。歷時13個多月,新廈始告落成。十層高樓,除底層櫥窗四周採用具有天然光澤的黑色山東門石外,二樓以上全部砌用耐寒暑、經久不褪色的淺黃色瓷磚鋪面,東南西三面設玻璃大門七處,打烊後用電動金屬卷門封閉,外觀壯麗。內部設計通風良好,光線明亮,裝有冷暖氣管設備,可調節室內溫度,四季如春。內部裝修用料講究,耗資巨大,因此大廈落成,待進貨上櫃時,所集資金已所剩無幾,乃商於英商麥加利銀行,以新廈作押,高利借得巨額貸款作為流動資金,買進各類商品,其中60%為舶來進口貨(抗戰以後,國產商品逐漸佔據主要地位)。
此時蔡昌自任主席董事暨總監督,其弟蔡慧民任經理、子蔡乃誠任副經理。全體職工八九百人,除少數從粵、港調來或經人介紹外,其餘皆系登報招聘。當時失業者眾多,應聘人員數倍於招聘名額,因此不論職員或練習生都經過嚴格的考核挑選,並由蔡昌逐一審定后,登報公布錄取名單,以示用人的信譽。1936年1月10日正式開張,地下室及一、二、三樓為百貨商場,面積達1.7萬多平方米,為全國百貨商業之冠。商品琳琅滿目,擺設新穎整齊,一目了然。營業員服式整齊劃一,男著黑呢中山裝(部長西服系領帶)、黑皮鞋,女著玫瑰色旗袍,食品及醫藥部外罩白大衣,一律胸佩商店編號襟章。商場全部清潔工作,由清潔公司承包,確是做到一塵不染。室內設有電梯六部,其中一部專供運貨之用,此外又從美國沃的斯公司購得自動電氣扶梯兩座,分別從底層到二樓及二樓到三樓,每分鐘行速達90英尺,每小時可供4000人上下,顧客購物可免上下樓梯擁擠之虞。在當時是遠東首家使用,因此引起市民好奇,皆以能捷足一試為快。為避免擁擠,開幕期間除印發入場請柬外,併發售兌貨券,每張四角,憑券入場,按值兌貨。連日在滬地各大報刊預告開幕日期,廣告中以“推銷中華國產,搜羅美備;選辦環球物品,總匯精華。本公司自建十層大廈,設備電動扶梯,無勞跨步;裝置冷暖氣管,四時如春”相招徠。開幕之日,蔡昌發表開業宣言:“本公司聯號香港大新有限公司,創立於民國元年,先後分設支行分店於廣州西堤及惠愛中路,經營百貨商店生意,旁及旅館、酒樓、屋頂花園事業。抱定誠信相孚宗旨,黽勉經營,罔敢或懈,深蒙各界人士愛顧。甘載以來,生意頗有進展,同人等感奮之餘,益思有以自效,爰於年前集資組織滬行。今幸新廈落成,開始營業,願仍本惟誠惟信之旨,繼續為社會服務。而對於提倡國貨,自當盡其綿薄,與廠商通力合作,以利推銷。方茲新張伊始,設備容有未周,尚祈各界惠臨光顧,加以指導,曷勝感幸。謹此宣言,諸祈公鑒。上海大新有限公司總監督蔡昌謹啟。”是日上午七時起已有人在門口佇候,十時開門營業,南京路上人山人海,顧客紛至,川流不息,猶如潮湧,由於過於擁擠,場內亟需整頓,不得不於下午四時提前停止營業。
除百貨商場外,新廈四樓闢為畫廳展覽室及總辦公室;五樓設大新舞廳及大新五層樓酒家,聘請名廚,供應中西酒菜宴筵;六樓至十樓為大新遊樂場,內辟電影場、各種遊樂劇場及屋頂花園,每天可容納顧客兩萬人次。由於適應了當時租界上寄生性社會畸形發展的需求,大新公司濟身於上海四大華商環球百貨公司之列,且後來居上,營業額逐步超過比鄰的先施及新新公司,此時滬、粵、港三家大新公司會計分開,各計盈虧,而以滬行為主。蔡昌大權獨攬,定居上海,每年往來粵、港多次,進行巡視。

發展


蔡昌性情急躁,喜怒形於色。他對職工賞獎懲處分明,平時工作出色,年終往往得到用信封封著的額外獎金;對違犯店規者,輕則當面訓斥,或通過各部部長給予處分,對情節嚴重者,當即下令除名,不講情面。他對於百貨行業的經營頗有研究,認為商店賴以生存的根本一條是顧客上門;顧客是衣食父母,理應受到禮貌、熱情的接待;顧客的要求就是命令,不能怠慢;要處處給顧客以便利。櫥窗布置、商品陳列和廣告宣傳設計都要以吸引顧客進門,才算成功。他認為經營旅社、酒家、遊樂場的百貨商店應將電梯設在沿街處,方便顧客上下,認為原設計在這方面尚有考慮不足之處。他十分重視鋪面商場,認為這是百貨商業最好的營業場所,宜盡量加以擴展。為此大新的鋪面設計高敞寬暢,空氣流暢。為了便於顧客挑選商品,盡量採用天然光線,整個商場光線明亮,色調以黃白兩色為主,溫柔和諧,室內冬暖夏涼,行人從南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經過該店大門,即使不想購物,也往往會被吸引進去遊覽一番,不由自主地購買一些日常用品。上海大新公司設有問訊處、服務台、婦嬰休息室,開展了發售禮券、特約送貨上門等業務,為廣大顧客提供了方便。地下室特設廉價部,及時處理背時積壓貨物。糕點部設有專櫃,供應現煎現賣的多福油餅和用電熱板加溫的熱牛奶,櫃旁備有座位可隨時進食。蔡昌又認為商店不宜用虛假的大減價、大特價等相號召,而可在節日或商店開張紀念日給顧客以優惠折扣,或用摸彩、贈獎等助興的辦法吸引顧客。
1937年7月抗戰開始,廣州南方大廈屢遭敵機轟炸,損失慘重,翌年10月廣州淪陷,粵行業務遂告停頓。滬行由於地處租界,形成畸形繁榮局面,蔡昌善於經營,營業蒸蒸日上,又因戰時貨幣貶值,所欠麥加利銀行貸款得於1940年一次償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進佔上海租界,強行對上海大新公司進行管制。不久日軍佔領香港,香港大新公司也遭受日本侵略軍的管制。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上海曾一度出現虛假繁榮景象,大新公司營業額激增,超過永安公司而躍居四大公司之首。1946年起,由於美國商品對華傾銷,充斥國內市場,上海百貨業面臨絕境。此時港行營業則日見好轉,蔡昌將經營重心從上海移向香港,從1946年起上海大新公司營業額逐漸呈現下降趨勢,全年營業額遠較永安、新新為低。
1947年蔡昌攜家定居香港,滬行委託代理人管理,制定多銷貨少進貨的消極方針,逐步將滬地資金抽向香港。1948年滬行又經國民黨政府的限價政策變相掠奪,元氣大傷,內部空虛,更使蔡昌對滬行採取放棄態度。迨至建國前夕,蔡昌又命滬行幾名代理人員先後離滬去港,專註於港行的經營,而滬行則形成既無資方、又無資金的“兩無”局面,由職工組織“企業維持委員會”維持營業。
上海第一百貨商店
上海第一百貨商店
上海解放后,蔡昌從報刊上獲悉人民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實行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政策。1950年2月,上海大新公司職工又公推代表赴港,向蔡昌宣傳政府政策,希望他早日回滬與全體職工共同經營企業。蔡昌當即表示允予考慮,遂先行電匯上海大新公司港幣三萬元,但後來由於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且猶豫未決,終未成行。1953年夏,蔡昌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7歲。
上海大新公司在國營日用百貨公司的委託代銷及職工的群策群力之下,克服重重困難,至1953年11月,經申請核准改為國營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成為全國最大的百貨商店。最近,它的內部裝飾一新,迎接著四面八方的顧客;它是上海最早實行分櫃承包的大型百貨商店之一,在全市國有大型百貨商店中率先為個體戶的商品開設專櫃,在城市經濟改革中作出了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