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政新篇

清代洪仁玕撰政書

《資政新篇》,洪仁玕撰,1859(咸豐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為干王,總理全國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經洪秀全批准后,作為官方的文書正式頒行,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文獻。

《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近代中國的先進人士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近代化綱領,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願望。但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沒有付諸實施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對太平天國革命的發展未產生顯著作用。

指導思想


《資政新篇》的指導思想是“治國必先立政,而為政必有取資。”所謂“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綱;所謂“取資”,即根據當時客觀形勢來辦事。洪仁玕根據太平天國革命形勢的逆轉和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現實,提出學習西方,提倡與各國通商,借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等,得到洪秀全的贊同。進行具有某些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藉以鞏固農民政權,使“太平江山一統萬萬年。”

創作背景


《資政新篇》中體現了鮮明的資本主義特色和先進的近代觀念,其思想來源可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是作者洪仁玕自身的交友對象。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列舉了他交友的23名西方人士,大多是著作等身的飽學之士,而洪仁玕自身也在1853年從牧師領洗,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基督徒,期間他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思想、知識及傳教士獨特的“基督教文明觀”,這些都為他的《資政新篇》打上了鮮明的“基督教現代化”的烙印,是《資政新篇》內容與思想的核心來源。
二是作者洪仁玕流亡香港的經歷。1853年,洪仁玕到達了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他親身接觸了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的政治、司法制度、西方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經濟情形以及偏“西方化”的文化生活,在這個大環境下,洪仁玕對西方的社會制度、文化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與理解,為後來《資政新篇》中提出的政治構想提供了一個模板,很多香港的制度、管理方式都在《資政新篇》中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如《資政新篇》中對於各項制度乃至官職的設定都有當時香港的影子。
三是當時相關的一些文獻資料。洪仁玕在香港和上海都有機會通過傳教士接觸到1811年後傳教士所出的中文書籍與報刊,還廣泛接觸了國內出版的相關書刊,這些書刊都為洪仁玕編寫《資政新篇》提供了思想來源。資政新篇中的用人察失思想、專利思想就有參考、借用當時書刊的痕迹。

內容簡介


《資政新篇》
《資政新篇》
《資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嚴禁朋奸;作者洪仁玕認為,“治國必先立政”,“因時制宜,審勢而行”。立政的關鍵,在於設法用人。“用人”有一項,“用人察失類”提出“禁朋黨之弊”,反對“結盟聯黨之事”。二、革除腐朽習俗,如女子纏腳及吉凶軍賓瑣屑儀文等,提倡福音真道;三、實行新的社會經濟政策,仿效西方國家;四、採用新的刑法制度。首先說明“其事大關世道人心,如綱常倫紀、教養大典,則宜立法以為準焉”。其次指出立法的人要經“磨鍊”,具備一定知識,明了國內外情況。強調:“國家以法製為先,法制以遵行為要,能動性遵行而後有法制,有法制而後有國家。”(《洪仁玕選集》,第27頁。)面對“事政不一”的局面,洪仁玕把重建法制提高到國家興衰存亡的高度,在當時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主張採用新的刑法制度,要求“善待輕犯,宜給以飲食號衣,使修街渠道路”’“恩威並濟”;大罪當死者用大架吊死,以廢除酷刑。其中第三是全篇的中心,洪仁玕列舉了二十八條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建議。主要有:
政治方面有:一、加強中央領導權,“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權歸於一”;二、普設鄉官鄉兵;三、各省設置地位獨立的“新聞官”,專收中外報紙呈繳,以備天王閱覽;四、建立省、郡、縣錢穀庫和市鎮公司(稅收機關);五、嚴禁貪污;六、禁止私門請謁,杜絕賣官鬻爵之弊;七、創立“罪人不孥”、刑止一身的制度;八、重視群眾意見,准賣新聞篇(報紙)或設置暗櫃(意見箱之類),使“民心公議”,“由眾下而達於上位,”做到“上下情通,中無壅塞弄弊者。”
經濟方面:一、發展交通。造火車、輪船,修築省、郡(相當清制的府、直隸州)、縣、市鎮、鄉村大道,整理街道,疏浚河道,以興車馬和舟楫之利;二、國家設立郵亭,辦理郵政;三、發展近代工礦生產,開採金、銀、銅、鐵、錫等礦及製鹽等,主張“興寶藏”、“興器皿技藝”;四、興修水利;五、主張保護私有財產,鼓勵私人投資,獎勵技術發明;六、開辦銀行和保險事業。還介紹國際大勢,強調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稱道英國為當時“最強之邦,由法善也”;美國“禮義富足”。述及德、法、俄等國,提議與各國自由通商,平等往來,允許外國牧師和科技人員來中國傳授科學技術知識,但不準干涉天國內政。
社會方面有:一、成立士民公會,以拯困扶危和辦理教育等事,並設新聞館,報導時事物價;二、開設醫院;三、興辦跛盲聾啞院、鰥寡孤獨院和育嬰堂:四、查禁廟宇寺觀和演戲修齋建釀,“革陰陽八煞之謬”,“焚去一切惑民之說”,反對傳統迷信;五、禁止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六、禁止飲酒及“一切生熟黃煙鴉片”;七、禁止溺嬰、買賣人口與使用奴婢,“准富者請人僱工”;八、屋宇應“堅固高廣”“方正”’“不得雕鏤刻巧,並類王宮朝殿”’“勿得執信風水”。

作品評價


先進性

《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或者說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綱領。政治上,它主張“以法治國”、輿論監督和直接選舉政府官員,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經濟上,它鼓勵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保險事業。文化思想上,它反對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張自由往來、平等互利。

局限性

《資政新篇》中未提及列強侵略中國,反映作者認識的模糊;未將發展資本主義與消滅封建制度聯繫起來,未將其提出的政治綱領與太平天國的現實鬥爭聯繫起來,雖然在太平天國其間產生但並不是農民階級的產物,缺乏實踐的社會、經濟、思想和階級條件,加之戰爭環境的影響,最終未能實施。

作者簡介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是拜上帝教最早的信徒之一。金田起義時,因傳教沒有趕上起義隊伍,便折回廣東。為逃避清政府追殺,1852年到香港,努力了解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並結交了一批傳教士,在那裡接受了一些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1858年離開香港,輾轉來到天京,受到洪秀全器重,天京變亂后,被封為干王,總理全國政事。
洪仁玕總理朝政后,看到太平天國政渙人散的嚴重局面,決心通過改革挽救危局,從而創造一個“太平一統江山萬萬年”的“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為此,1859年(咸豐九年)冬,他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

收藏博物館


1859年太平天國(1851-1864)干王洪仁玕(1822-1864,廣東花縣人)編撰的施政綱領《資政新篇》。現為館藏國家一級文物,收藏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