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薦枕席

自薦枕席

自薦枕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zì jiàn zhěn xí,一般都是女方的謙詞,和以身相許相近。後世亦用行雨比喻美女。

出自於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出處


古代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有:齊宣王之後鍾無艷,又名鍾離春、鍾無顏。複姓鍾離名無鹽(一說名春,字無鹽),因相貌奇醜,後人稱為無艷。鍾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但她志向遠大。齊宣王執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歡聲,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鍾離春為拯救國民,冒死自請見齊宣王,述先人開疆不易,曆數宣王之錯。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其諫議為宣王所採納。為表其悔改之心,散盡後宮,立無艷為後,彰其不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齊國成為六國之佼佼者,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丑勝無艷”和“自薦枕席”。

舉例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眾多篇章描寫了非人類女性向男性自薦枕席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