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蟲咬傷
毒蟲咬傷
毒蟲咬傷是由毒蟲類叮咬后造成的損傷。本病多發於陰暗潮濕處或野外。常由昆蟲綱的蜜蜂、黃蜂、螞蟻、蝗蟲、松毛蟲、蜘蛛、蠍子、蟎、蜱、蜈蚣等咬傷。毒蟲具有毒腺(毒囊)、螫針、毒毛或毒性體液,可能蜇傷和毒害人類。螫傷后可發生局部傷口損害、毒液注入人體所致的局部和全身的中毒和(或)過敏性損傷、毒毛接觸人體所致毒性損傷及嚴重過敏反應。治療毒蟲咬傷在傷口近心端包紮,根據傷口情況洗敷或封閉注射,中和毒液,局部或口服蛇葯,全身對症和綜合治療。毒蟲咬傷嚴重者可導致多器官綜合征而導致死亡。預后與毒蟲種類、就診時間有關。
● 急診科、外科
● 接觸毒蟲導致,毒蟲具有毒腺(毒囊)、螫針、毒毛或毒性體液,可能蜇傷和毒害人類。
● 接觸毒蟲,出現局部癥狀如廣泛的組織水腫、疼痛、皮下出血、血腫、傷口感染等。也可致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肢軟無力等。
● 體格檢查
● ● 體溫升高,檢查咬傷部位皮膚,毒蟲咬傷后可出現局部癥狀。
● 輔助檢查
● ● 血、尿常規:可出現紅細胞破壞,血小板減少,其他惡病質表現及血尿。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等診斷毒蟲咬傷。
● 毒蟲咬傷病史。
● 傷口可伴齒痕,深而不規則,常出現較廣泛的組織水腫,疼痛,皮下出血,血腫。
● 傷口感染髮展快而重,可出現特異性、非特異性或混合感染等表現。
● 毒蟲咬傷各類型之間需相互區別。
● 蜂螫傷:常發生於暴露部位,如頭面、頸項、手背和小腿等。輕者僅出現局部疼痛、灼熱、紅腫、瘙癢,少數形成水皰,數小時后可自行消退,很少出現全身中毒癥狀。黃蜂或群蜂多次螫傷傷情較嚴重,局部腫痛明顯,可出現螫痕點和皮膚壞死,全身癥狀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胸悶、四肢麻木等;嚴重者可出現肌肉痙攣、暈厥、嗜睡、昏迷、溶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對蜂毒過敏者即使單一蜂螫也可引發嚴重的全身反應,可表現為蕁麻疹、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窒息、肺水腫、過敏性休克。螫傷部位在頭、頸、胸部及上肢的病人,病情也較重。
● 蜘蛛咬傷:局部傷口常有2個小紅點,可有疼痛、紅腫、水皰、瘀斑,嚴重時組織壞死,形成潰瘍,易繼發感染。全身中毒反應可表現為寒戰、發熱、皮疹、瘙癢、乏力、麻木、頭痛、頭暈、肌痙攣、噁心、嘔吐、出汗、流涎、眼瞼下垂、視物模糊、呼吸困難、心肌損害等,嚴重者出現昏迷、休克、呼吸窘迫、急性腎損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甚至死亡。腹肌痙攣性疼痛可類似急腹症。兒童毒蜘蛛咬傷后全身癥狀較嚴重,致死者多為較低體重兒童。
● 蠍子螫傷:局部常迅速出現劇痛,傷口可有紅腫、麻木、水皰、出血、淋巴管及淋巴結炎,嚴重時可有組織壞死。全身癥狀多見於大蠍子螫傷或兒童病人,表現為頭暈、頭痛、呼吸加快、流淚、流涎、出汗、噁心、嘔吐,病情進展迅速,重症病人可出現舌和肌肉強直、視覺障礙、抽搐、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昏迷、呼吸窘迫、DIC、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腫,甚至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 蜈蚣螫傷: 傷口為一對小出血點,局部紅腫、刺痛、瘙癢,嚴重者可出現水皰、紅斑、組織壞死、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結腫痛等。全身反應一般較輕微,可有畏寒、發熱、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出現煩躁、譫妄、抽搐、全身麻木、昏迷。過敏反應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嚴重者以兒童多見,可危及生命。
● 傷口近心端包紮,根據傷口情況洗敷或封閉注射,中和毒液,局部或口服蛇葯,全身對症和綜合治療。
● 毒蟲咬傷嚴重者可導致多器官綜合征而導致死亡。
● 預后與毒蟲種類、就診時間有關。
● 避免去陰暗潮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