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風

頭風

病徠證名。經久難愈之頭痛。《醫林繩墨·頭痛》:“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

簡介


● 英文名稱:Head Wind
● 又稱:腦風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醫林繩墨·頭痛》)

名詞解釋


● 頭痛病經久不愈,以頭痛部位不定,作止無常,發作則持續不已,愈后遇觸複發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頭風是指頭痛病經久不愈,反覆發作,作止無常,發作時持續不已,愈后遇觸複發為。其中頭風痛在一側者,為偏頭風;兩太陽連腦痛者,為夾腦風;頭風而見惡寒,頭面多汗者,為首風。

疾病特點

● 頭風病程長。
● 常隱匿起病,逐漸加重或反覆發作。
● 每次頭痛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數天,也可持續數周。

證候表現

● 頭痛的部位可為一側、兩側甚或全頭部,具體表現為頭部額、顳、巔頂,或左或右輾轉發作,或呈全頭痛。疼痛性質多為跳痛、脹痛、昏痛、隱痛、刺痛、頭痛如裂等。

病因病機

● “頭為諸陽之會”,又為“清陽之府”,故凡六淫之邪外襲,上犯顛頂,阻遏清陽,或內傷諸疾,致氣血失養,瘀阻腦絡者,均可引發頭風。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的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風病等原發性頭痛,均可歸為頭風範疇。

病證鑒別

● 頭痛:頭痛為淺而近者,突然發作,但容易緩解;頭風為深而遠者,發作和緩解不規律,愈后觸感複發。

治則治法

● 實者多屬“不通則痛”,應以驅散風邪為主,兼以散寒、清熱、祛濕。
● 虛者多屬“不榮則痛”,應以補養氣血或益腎填精為主。

預防調護

● 調暢情志,避免精神緊張及噪音、強光等刺激。
● 避免持續過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之品,忌煙忌酒。
● 適當參加鍛煉,增強體質。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