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粘連

腸粘連

腸粘連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腸管與腸管、腸管與腹膜或腸管與腹腔內臟器之間發生的不正常粘附。腸粘連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多繼發於腹腔手術,或腹部創傷、感染等。臨床表現為腹部不規則的疼痛,嚴重者伴隨腹脹、糞乾燥等癥狀。以對症治療為主,包括止痛、胃腸減壓、抗感染等,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一般都能緩解癥狀。部分患者嚴重時可出現化膿性腹膜炎、腸壞死等,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腸粘連的發病除了先天因素外,大部分與腹腔手術、創傷和腹腔感染等有關。

腹腔手術

● 腹腔手術若創面過大、止血不徹底,或腸管暴露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導致腸粘連。

腹部創傷

● 外界衝擊雖然未導致破裂或穿孔,但腹腔內血性滲出物會造成周圍組織水腫,腸管粘連。

炎症

● 腹腔內炎症、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等疾病,造成滲出物或膿液,會導致腸管、腸系膜的粘連。

其他因素

● 腹腔腫瘤的浸潤性生長。
● 化學性藥物流入腹腔造成粘連。

癥狀


● 腸粘連患者一般表現為腹部不規則的疼痛,有時伴有牽拉感。
● 輕度腸粘連可無明顯的癥狀,或僅有進食后的輕微腹痛和腹脹。
● 中度腸粘連腹痛明顯,伴腹脹、嗝逆、嘔吐和排氣不暢、排便困難等癥狀。
● 重度腸粘連腹痛較重或頻繁,出現糞便乾燥,排便需藉助排便藥物。

檢查


● 腹部X線平片,可幫助醫生明確診斷,是最簡單且直接的檢查方式。
● 腹腔鏡檢視,作用等同於剖腹探查,且創傷小,是診斷腸粘連的金標準。
● 腹腔探查術,對於不明原因的腹痛,可作為最終的檢查手段。

診斷


● 醫生診斷腸粘連,主要依靠患者腹腔疾病病史、慢性腹痛癥狀和X線、腹腔鏡檢視等手段綜合分析。
● 腸粘連患者多有腹腔手術史,或曾有腹部創傷、腹內感染等存在。
● 患者可出現程度不一的腹痛,可有腹脹、排便困難等癥狀。
● 腹部X線平片可幫助醫生明確診斷。
● 腹腔鏡探視可直接展示腹腔內腸管、腹膜和內髒的粘連情況。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如腸梗阻、習慣性便秘等也會出現慢性腹痛和排便困難,早期容易與腸粘連混淆,但腸粘連多發生於腹部手術或創傷之後,必要時可通過X線平片、腹腔鏡檢視結果做鑒別。
● 當患者因癥狀不明顯而無法確診時,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並積極治療。

治療


● 腸粘連的治療首先選擇對症保守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必要時可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 一般治療
● ● 禁食,同時靜脈輸入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液。
● ● 嘔吐和腹脹明顯的患者可考慮胃腸減壓。
● ● 疼痛劇烈者,給予布洛芬等解痙藥物。
● 抗感染治療
● ● 繼發於腹腔內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有頭孢菌素等。
●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 ● 根據血液電解質檢測定結果針對性的補充水、鈉和鉀。
● 抗休克
● ● 適當補充晶體溶液和血漿、新鮮全血等膠體液。
● ● 血壓不升者可配合使用山莨菪鹼等血管活性藥物。

手術治療

● 保守治療不能緩解的患者可行腸粘連松解手術。
● 術后應做好日常防護,避免再次形成新的粘連。

危害


● 腸粘連患者因粘連程度不同伴隨反覆發作的慢性腹痛,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 部分患者腹痛、腹脹和糞便乾燥等癥狀嚴重,甚至會形成腸梗阻。
●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化膿性腹膜炎和腸壞死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預后


● 大部分腸粘連患者經過保守治療都能緩解癥狀,預后較好。
● 伴有腹膜炎、休克時,若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引發腸絞窄、危及生命。

預防


● 忌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 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道感染的發生。
●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 適當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但應餐后避免劇烈運動。
● 腹腔手術患者術后少食或不食過硬、黏性食物,儘可能選擇半流食或蛋糕、粥等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