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抱樹蓮的結果 展開

抱樹蓮

中藥

抱樹蓮,中藥材名。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抱樹蓮的全草。功能主治為: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治黃疸,風濕疼痛,腮腺炎,淋巴結結核,疥癩,跌打損傷。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疥癩,殺蟲。②《嶺南採藥錄》:煎服治眼熱,跌打損傷瘀痛。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炎解毒,祛風止咳。治黃疸,淋巴腺結核,腮腺炎,咳嗽咳血,風濕骨痛,乳癌,大便燥結。

別名


巧根藤、飛連草(《嶺南採藥錄》),星毛抱樹蓮(《廣州植物志》),抱石蓮、瓜子菜(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性味歸經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甘淡,性微涼。

形態特徵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細長,匍匐;鱗片密集,細小、卵形,邊緣撕裂狀。葉疏生,葉柄基部有節,被鱗片;營養葉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厘米,寬1~2厘米,近無柄或有短柄,先端渾圓,基部多少斜截頭狀或楔尖,全緣,厚肉質,乾燥時如革質,表面疏被脫落的星狀茸毛;孢子葉線形,長5~10厘米或更長,寬3~8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葉脈不明顯,在強光下可見,聯結,有單出或分枝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接近葉緣排成一闊線形,初時較狹,后漸擴張幾乎覆蓋葉背全面;孢子囊與少數有柄的星狀茸毛混生;孢子扁圓形。

藥材性狀


根莖圓柱形,細長,直徑約1mm,棕色或深棕色;密被細小鱗片,鱗片近圓形至卵形,邊緣生眾多長睫毛。葉二型,營養葉近圓形,直徑約1cm,或闊橢圓形,長5-6cm,寬2cm,全緣,厚肉質,對光視之可見網狀脈,表面疏被星狀毛;孢子葉線形,全緣,長3-12cm,寬5-8mm,厚肉質,孢子囊群長線形,生於下表面葉緣處,孢子兩面型。氣微,味淡。

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疥癩,殺蟲。
2.《嶺南採藥錄》:煎服治眼熱,跌打損傷瘀痛。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炎解毒,祛風止咳。治黃疸,淋巴腺結核,腮腺炎,咳嗽咳血,風濕骨痛,乳癌,大便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