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芒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芒,漢字常用字,拼音是máng,wáng。

基本含義是1. 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針尖對麥~。初露鋒~。2. 像芒的東西:光~。3.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有尖,葉除可作綠籬和布置庭園外,又可作造紙原料和編織草鞋,嫩葉可做牛的飼料。

芒的常用組詞是光芒。

基本釋義


芒 máng ㄇㄤˊ
● ● 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針尖對麥~。初露鋒~。 
● ● 像芒的東西:光~。 
● ●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有尖,葉除可作綠籬和布置庭園外,又可作造紙原料和編織草鞋,嫩葉可做牛的飼料。

詳細釋義


芒 máng
〈名〉
● ● (形聲。從艸,亡聲。本義:穀類植物種子殼上或草木上的針狀物)
● ● 同本義 [awn]
芒,草耑也。——《說文》。徐鍇曰:「謂麥谷為芒種是也。」
種之芒種。——《周禮•地官·稻人》。鄭眾注:「芒種,稻麥也。」
芒之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麥漸漸以擢芒。(擢芒:長出麥芒。)——潘岳《射雉賦》
● ● 又如:芒茅(茅草的一種);芒履(芒屣,芒屨,芒鞋);芒鞋(用芒莖外皮編成的鞋。亦泛指草鞋);芒刺(草木莖葉和果谷上的小刺。比喻使人極度不安的感覺);芒角(植物的尖葉)
● ● 一種多年生大草本植物 [Chinese silvergrass],秋天開花,黃褐色。如:芒草(又名莽草。形狀像石楠而葉稀,有毒)
● ● 光芒 [ray]
揚芒熛而絳天兮。——《文選•張衡·思玄賦》
有作其芒。——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 又如:芒炎(星星的光芒);芒彩(光彩;光芒)
● ● 通「鋩」。毫末;鋒刃 [blade]
芒刀不頓。——《漢書•賈誼傳》
莫不衄銳挫芒。——左思《吳都賦》
● ● 又如:芒鍔(鋒芒。比喻人的銳氣);芒刃(刀劍銳利處。俗稱刀尖、刀口)
詞性變化
芒 máng
〈形〉
● ● 廣大;眾多 [vast;numerous]
芒芒其稼。——束晳《補亡詩·華黍》
● ● 又如:芒芒(通茫茫。廣大遼遠的樣子;形容眾多);芒洋(也作茫洋。浩翰無邊際的樣子);芒荒(大荒。遼闊的荒野)
● ● 通「茫」。模糊不清 [dim]
目芒然無見。——《莊子•盜跖》
● ● 又如:芒昧(混沌不明的樣子);芒芠(混沌的樣子);芒然(茫然);芒然自失(茫然自失)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莫郞切《集韻》《正韻》謨郞切,音忙。《說文》芒,草端也。《玉篇》稻麥芒也。《周禮·地官·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注》芒種,稻麥也。《易林》夏麥,霜擊其芒。
又大貌。《詩·商頌》宅殷土芒芒。
又多貌。《束皙·補亡詩》芒芒其稼。
又罷倦貌。《孟子》芒芒然歸。
又光芒。《晏子·諫上篇》列舍無次,變星有芒。《史記·天官書》作作有芒。
又《禮·月令》其神句芒。
又草名。《爾雅·釋草》葞,春草。《注》一名芒草。《山海經》奸山有木,狀如棠,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芒。《注》世祖更名臨睢。
又水名。《蜀志·後主傳》姜維率眾至芒水。
又門名。《水經注》谷水逕淸陽門,亦曰芒門。
又姓。《史記·秦本紀》擊芒卯,華陽破之。《注》芒卯,魏將。
又通茫。《詩·商頌》洪水芒芒。《陸機·嘆逝賦》嗟予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
又通邙。《後漢·恭王祉傳》葬於洛陽北芒。
又通鋩。《後漢·陳忠傳》氣洩針芒。《張載·七命》建雲髦,啟雄芒。《注》芒,鋒刃也。
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武方切,音亡。義同。
又呼光切,讀作荒。《史記·曆書》大芒駱。《爾雅》芒作荒。《莊子·至樂篇》芒平芴乎,而無從出乎。
又《集韻》虎晃切,音慌。昏也。
又《韻補》母朗切,讀作莽。《道藏歌》玉虛范女像,高會通冥想。二曜無停暉,明眞煥雲芒。

字形書寫


芒的書法
芒

字源演變


芒[漢字]
芒[漢字]
字源演變: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光芒、芒硝、麥芒、廉芒、芒芋、芒焰、禽芒、芒昧、荒芒、芒芠

相關成語

背若芒刺、背生芒刺、不露鋒芒、初露鋒芒、鋒芒逼人

演變


芒,形聲字。從艸,亡聲。亡,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無、沒有。芒,古鈢(圖B)=上半部分(草,葉子)+下半部分(亡,沒有)。篆文字形(圖C)與古鈢字形(圖B)相似。隸書(圖D)將篆文字形中的“艸”寫成“艹”,將篆文字形中的(圖C)下半部分寫成“亡”。楷書(圖H)繼承隸書字形。
芒
本義指植物沒有葉子的穗子外部起自我保護作用的針刺,《說文》:“芒,艸耑。” 《玉篇·艸部》:“芒,稻麥芒也。”由本義引申之則可指刀劍的鋒芒。《漢書·賈誼傳》:“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引申之又可指光芒。《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二十一》:“是以列舍無次,變星有芒。”《明史·天文志》:“有星……芒長三丈余,尾指西南。”古文字單復無別,故戰國文字中“芒”字或從“屮”。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小韻聲符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擬音聲調
上古音系
maːŋ
maŋ
廣韻
武方
莫郎
陽合
唐開
平聲
平聲
中原音韻江陽開江陽陽平
洪武正韻
無方
謨郎
呼光
十七陽
十七陽
十七陽
平聲
平聲
平聲
分韻撮要第十剛講降角陽平

上中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mi̯waŋ
先秦王力系統mǐwaŋ
先秦董同龢系統mjuaŋ
先秦周法高系統mjwaŋ
先秦李方桂系統mjang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mi̯waŋ
隋唐擬音/王力系統mǐwaŋ
隋唐擬音/董同龢系統mjuɑŋ
隋唐擬音/周法高系統miɑŋ
隋唐擬音/李方桂系統mjang
隋唐擬音/陳新雄系統ɱǐu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