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曼語

地區方言

格曼語格曼語是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察隅縣自稱"格曼"的僜人使用的語言。有53個聲母,其中包括31個單輔音聲母和22個複輔音聲母,有3合的複輔音。

簡介


格曼語
格曼語
格曼語是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察隅縣自稱"格曼"的僜人使用的語言。使用人口約200人,主要分佈在察隅縣下察隅鄉的部分地區,與藏族交錯雜居。在印度控制的傳統習慣線以內的中國地區,還有數千格曼人分佈。達讓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與達讓語差別較大。無文字,群眾習慣使用藏文。

語音


格曼語有53個聲母,其中包括31個單輔音聲母和22個複輔音聲母,有3合的複輔音。有92個韻母,其中包括6個單母音,17個復母音和69個帶輔音韻尾的韻母,由塞音韻尾、鼻音韻尾和邊音韻尾構成。有4個聲調。有17種音節結構類型。

辭彙


辭彙以雙音節和多音節詞為主,有34個構詞詞頭和弱化音節,有少量構詞詞尾,但詞根的複合仍然是辭彙豐富的重要手段。借詞主要來源於藏語、漢語,也有少量印地語借詞。

語法


語法以黏附和屈折形態為主要手段,輔以虛詞和語序。動詞有人稱、數、時態、體、式、態、趨向、名物化等語法範疇,都用在詞根加前綴、後綴或詞根曲折變化等方式表達。名詞的數等用虛詞的方式表達。有豐富的結構助詞,可分為限制、施動、受動、工具、處所、從由、比較、定指等多類,在句法關係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語序為主-賓-謂,名詞、代詞做修飾語放在中心詞的前面,形容詞、數量詞做修飾語在中心詞後面。

使用群體


僜人俗稱“僜巴人”,分佈於察隅縣西部和中國藏南地區東部,即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杜來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區(崗日嘎布山脈西支和米什米山地)。
僜人,是西藏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加上藏南印控區的僜人,總計有5萬多人。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實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國56個民族中。
解放前,絕大多數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前,僜人備受歧視,被蔑稱為“猴子”、“野人”,有人把僜人稱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開化的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在黨和政府帶領下的民主改革后,僜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黨和政府帶領下,僜人家家戶戶住在綠樹掩映的木樓里,人人安居樂業,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