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師
影視作品
《殯葬師》是2010年上映的英國電影,由蓋瑞斯·馬克西維爾·羅伯茨導演。Method Man,Edward Furlong主演。
《殯葬師》講述正在假釋期的諾亞成了他的助手,一天,一名年輕女人的屍體被送到,這意外地引起了諾亞的恐慌。the mortician注意到女人的身上紋有波提切利《維納斯誕生》的紋身,這勾起了他對於母親的童年的回憶。
守護生命的終點,這是令人尊敬的職業選擇。在過去,受制於觀念,做這一行的人幾乎都是家族式、師徒式一脈相承,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能夠坦然面對殯葬職業。工作穩定、職業前景理想,是大多數應聘畢業生追捧殯葬職位的原因。在上海,一次殯葬業聯合招聘會被5000名應聘者“擠爆”現場;在北京,殯葬師職位早已炙手可熱到近百人爭搶一個崗位;在廣州,一位民政部門負責人感慨,“今年考殯葬禮儀師,難度不亞於考公務員”。
殯葬師和詩人,一個奇怪的搭配。在讀《殯葬人手記》之前,我從來不會將這兩種身份放在一個人身上。但愛爾蘭移民後裔托馬斯·林奇給了我全新的想象。
林奇1948年出生於底特律,父親愛德華是鎮上的殯儀館老闆。林奇讀完大學即進入喪葬學校學習,1973年畢業,次年接手家族在密歇根州小鎮米爾福德的殯儀館,從此開始了他“每年都要埋葬幾百個鎮上的鄉親”的殯儀員生涯,直到今天。
林奇一生都在面對死亡。大地鋪著冰霜,無數的人在他經手的殯儀館安詳。這對於一個有詩人情結的人,是件痛苦的事。“在密歇根的嚴冬,對於春天,花園和愛情的希望,早已被摧殘殆盡。”“那是個陰慘的日子。我們好歹料理完了。”“我寧願把雪地弄得一片狼藉,彷彿大地的傷口,彷彿它是被迫敞開胸膛———一個不情願的參與者”。林奇在《殯葬人手記》後記中如是說。但林奇又說了,“對待這種事的唯一辦法,就是挺身走過去。”
美國的公墓是道大景觀,他們重視生者,也重視死者。過去,在中國更多的只能看見鄉間墳場,若是有碑有墓穴的,也只能是有錢人家。近年中國的殯葬業開始步入景觀時代。作為對死者的憑弔,買塊墓地留個碑進入普通人的生活中。事實上,生者對死者的懷念是不分貴賤的。
林奇作為一個職業的死亡觀察者,面對五花八門的死亡方式向他走來,他以詩人和殯葬師的雙重身份,還原給我們的不僅是殯葬的故事,還有詩人的故事,愛情的故事,最後,他告訴我們,出於對生命的愛惜,我們無論多麼謹慎都不過分。林奇的觀念里,從生到死是一個連綿的循環,生死皆得連綿不斷。他的好多觀念,很有點中國人“生死事大”、“慎終追遠”的意味。他把親人的思念都布局到他的工作中,他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二十多年的獨特經驗。
通過死而更珍惜生命,更珍惜平凡生活中瑣碎的細節,因為那些細節中飽含了活著的人的愛和關心。生命在這個世界上遠比我們想象的脆弱,死亡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通過林奇,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美國人的思想,尤其是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愛爾蘭移民的思想。這在美國是很有代表性的。我們讀《殯葬人手記》,不是要去領受教誨,而是去分享一個普通人的細微感受。肅穆、平實,有些哀傷,還有點黑色幽默。感謝長住紐約、以研讀英美文學見長的張宗子將此書譯介到中國,讓中國讀者能在“葬禮喜劇”中獲得一份坦誠而饒有詩意的優雅。
英國
《殯葬師》劇照
The Mortician 3D
導演: Gareth Maxwell Roberts
主演:
類型: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0
角色 | 演員 |
Petrovsky | Edward Fsrcong |
Maria | Angelic Zambrana |
Benny | Luis Da Silva Jr |
SWAT Cop | Anthony Michael Frederick |
以上信息來源
影片《殯葬師》是一部黑色城市生活寓言,在一片動蕩落敗之中,有一個人的生意很好,那就是名為“the mortician(殯儀師)”的主人公。
影片投入僅為200萬美元,但卻使用了3D技術拍攝,與那些製造視覺奇觀的商業大片不同,3D在這裡用來呈現了美國社會最灰暗和醜陋的一面,而看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冬天的骨頭》的觀眾也會對攝影師Michael McDonough的風格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