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條詞條名為丁力的結果 展開
丁力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館長
丁力,現為寧夏圖書館館長、書記、研究員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寧夏圖書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1958年隨父母來銀,武漢大學畢業。曾師從國學大師白壽彝先生從事回族學和回族文獻研究,參與《回族人物誌》編修。擔任製片人並參與主創的30集電視專題片《跨越時空的文明》獲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專題片獎。寧夏社科“十一五”規劃學科專家。
5歲那年,丁力跟隨父母來到寧夏。因自小受家人影響,他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無論是當兵、上山下鄉、當工人,還是上學,他都沒有放棄這個愛好。當然,這種愛好是通過讀書來完成的。丁力1971年進入部隊,曾經有段時間呆在炊事班,就是在那段時間裡,他連在拉風匣時都忍不住拿出書來讀。有一次他看書時正好被進來巡視的指導員發現,指導員當即把書奪過來扔進火中燒了。
在部隊的那段時光,丁力每到圖書館,看到很多圖書因為在那個特殊年代沒人管理,便忍不住想把書偷回家去看。對於這件事,丁力說:“沒想到,當年那樣一個帶著強烈偷書慾望的人,見書就想‘偷’的‘書賊’,後來卻成為圖書館的館長。”
從部隊複員前,喜歡讀書的丁力就想著能夠去圖書館工作該有多好。1974年,複員后的丁力進入寧夏圖書館工作,在那裡,他遇見了從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畢業后被“發配”到寧夏圖書館的前輩——高樹榆。“他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工作極其認真,對我的要求也很高。從他那兒我第一次接觸到了真正的圖書館專業,並對此產生濃厚興趣,也使我對上大學學習圖書館專業產生了興趣。”
1975年10月,丁力被保送到武漢大學主修圖書館學。當時的中國高校中只有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開設了圖書館學,他在大學里開始系統地學習圖書館管理知識。“以前,我進了圖書館感到哪本書都喜歡得不得了,都想讀,學了圖書館學后才領略到這門學科的用意,就是教你怎樣在大海里撈針,知道怎麼讀書。”丁力說。
1983年,他被提升為寧夏圖書館副館長,是當時全區最年輕的館長。從1985年升任館長到現在,這也讓他成為全國各圖書館館長中擔任館長時間最長的。
在武漢大學讀書時,丁力就如何學歷史給國學大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白壽彝先生寫了封信。“沒想到白壽彝先生回信了,並且給我指出學歷史應該專攻哪塊,然後推薦了很多書讓我去看。”丁力說。
放暑假期間,丁力直接去拜訪白先生,回來后,他就回族史的問題給白先生寫了第二封信。“我記得很清楚,白先生在回信中講了一個觀點:研究回族人的歷史,必須有漢族學者的參加,彼此的視野不同、角度不同會更客觀更有深度地理解回族人的歷史。”丁力說。
大學畢業回到寧夏圖書館,丁力迎來的是一個“文革”結束后百廢待新的時期。1980年的一天,他得知白壽彝先生要主編《回族人物誌》,需要在寧夏社會科學院找助手,“我自己直接去找寧夏社科院領導,找寧夏回族研究學者中的領軍人物楊懷中先生,強烈要求去給白先生作助手,編寫《回族人物誌》。有了以前的兩封信作基礎,再加上白壽彝先生也認可我,我才得以進京聆聽白先生的教誨。至此,我人生中的三個良師:高樹榆、楊懷中、白壽彝全部出現了。”
到北京后,丁力與其他工作人員一同住進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個單元樓,丁力和寧夏著名的回族研究學者楊懷中先生同住一間屋子。這以後的日子裡,他們一起研究,一起探討問題,一起查資料。丁力說:“我和楊先生天天去圖書館,因為我是學圖書館學的,所以我主要承擔查找資料的工作。與楊先生相處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們形成了優勢互補,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很多。我們將查閱到的資料或需要寫的章節交給白先生的秘書,再由秘書念給白先生聽。白先生年事已高,視力下降嚴重,只能聽秘書念。聽完這些資料的查找或章節的書寫進度后,他會適時安排討論會。那時,白先生對待我們很嚴厲,在開會時有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以及北京許多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專家。這麼多人在場,白先生也常常毫不留情面地批評我們的不足,比如在引用別人的觀點時必須註明出處這樣的問題。”
那時,白壽彝先生常常不定期召集《回族人物誌》有關人員開會,因此,丁力和其他人員都不敢隨意離開北京,大家在一種緊張的氣氛中做著各自的工作。後來,白先生要求他們一年去北京兩次,定稿,分配,交稿,直到書出完為止。
在編寫《回族人物誌》時,丁力才真正認知到白壽彝先生作為史學大家的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有一次,他們在討論一塊有關回回人來源的石碑,很多人就碑文真假展開討論。丁力想以此試探一下白壽彝先生的學術功底。白先生當時就認定這塊石碑為假的,原因是碑文中行文的語言和語氣中透漏出明朝人與元朝人的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之處。
2010年5月12日下午,由寧夏圖書館、寧夏大學人文學院、銀川晚報社共同舉辦的第28期“塞上人文論壇”在寧夏大學人文學院開講。丁力以《從〈跨越時空的文明〉詮釋傳統文化》為題,縱論中華5000年文明史。這條消息被媒體報道后,很多人詫異於丁力一直低調的另一個角色:製片人。
1996年,丁力作為《跨越文明時空》的製片人,啟動了中國第一部系統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電視專題紀錄片。
時隔整整10年,直到今天,《跨越時空的文明》仍然是中國第一部以大型紀錄片的方式展示中華文明的片子,也是寧夏第一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紀錄片。為此,中央電視台的一位資深編輯感嘆道:“到目前為止,將中華文明搬上屏幕的,除了《跨越時空的文明》外,還沒第二家。”
丁力說:“其實那時我對製片也不懂,只是知道出錢的人就是製片人。開始時就想著能把它拍攝成為教育學慣用片,沒想到後來拍成了適宜於全民的教育片。那時最困難的是資金不到位。當然,那部紀錄片也得益於當時寧夏電視台的副台長、著名導演康建寧出任該片導演,那是我第一次和他合作,整整拍了3年。”
從最初的立意到邀請康建寧等人加盟,《跨越時空的文明》問世的每一步都凝聚著丁力的汗水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