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盛陽衰證

陰盛陽衰證

陰、陽出自陰陽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中醫學應用陰陽闡述疾病的發病機理。陰盛陽衰證是人體陰陽之間失去平衡、協調的一種病理狀態之一,為寒證。一般來講,陰陽是相互制約的,一方面偏盛必然制約另一方而使之虛衰。陰偏盛傷陽可進一步發展為陽衰的病變。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盛則陽病”。

由於感受寒濕之氣或者過食生冷導致陰氣的病理性亢盛即陰盛,由於陰寒內盛傷及人體陽氣,進一步出現陽氣不足即陽衰。陰氣具有涼潤、寧靜、抑制的作用,陽氣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的作用,故陰盛陽衰表現為形寒肢冷,蜷卧喜靜,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舌淡而潤,脈遲等寒象。常見於疾病發展到後期的患者。

簡介


● 英文名稱:Pattern/Syndrome of Yin Exuberance with Yang Debilitatio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八綱辨證

古籍摘選


● 陰勝則陽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名詞解釋


● 陰寒內盛導致陽氣虛衰,以四肢厥冷,畏寒喜溫,面色蒼白,腹部冷痛,泄瀉清稀,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遲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正常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陰陽偏盛偏衰,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其中陰寒內盛導致陽氣虛衰者,為陰盛陽衰證。

臨床表現

● 陰盛陽衰證一般表現為四肢厥冷,畏寒喜溫,面色蒼白,腹部冷痛,泄瀉清稀,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遲等。

病機析要

● 陰寒內盛導致陽氣虛衰,陰盛與陽衰的癥狀同時出現。
● .陰盛,即是陰偏勝:形成陰偏勝的主要原因,多由於感受寒濕陰邪,或過食生冷,或陰寒性病理產物積聚,寒邪中阻等。機體在疾病過程中出現陰邪偏盛,則功能抑制、機體反應性減弱,臨床表現以寒、靜、濕為特點。可見惡寒,喜暖,形寒肢冷,踡卧,口淡不渴,苔白,脈緊或遲等癥狀。
● 陽偏衰,即是陽虛:形成陽偏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陰氣內盛或感受寒濕陰邪,傷及陽氣或阻礙陽氣暢達輸布,造成陽氣內虛。機體在疾病過程中出現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經絡、臟腑等組織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動也因之而減退,血和津液的運行遲緩,水液不化而陰寒內盛。臨床可見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喜靜踡卧、小便清長、下利清谷等虛象,以及痰飲、水腫等氣化失司,水濕停聚之象。

陰盛則陽病

● 寒邪傷人後,機體的陽氣奮起抵抗。此時若陽氣充盛,則可制陰驅寒,但若寒邪過盛,則陽氣不足以驅除寒邪,反被寒邪所傷,即“陰盛則陽病”。陰偏盛傷陽可致陰盛兼陽虛,進而發展為陽虛病變,這是陰偏盛病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