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茗鄉

東茗鄉

東茗鄉,位於浙江省新昌縣西南部,距新昌縣城17公里,是典型的山區鄉,行政區域面積48.17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行政村172個村民小組,全鄉5322戶,以農業為主,茶、煙、桑、草莓等傳統農業突出,是新昌縣有名的名茶之鄉,產量與產值都位居全縣前列。

目錄

概況


東茗鄉,位於浙江省新昌縣西南部,距新昌縣城17公里,東與城南鄉接壤,南與雙彩鄉交界,西靠澄潭、鏡嶺兩鎮,北與梅渚鎮七星街道毗鄰,是典型的山區鄉,全鄉地勢最低點為石下坑村,海拔140米,最高點為馬安山村,海拔636米。行政區域面積48.17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0.24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行政村172個村民小組,全鄉5322戶14173人,水田面積7266畝,旱地面積4269畝,山林面積50786畝。
東茗鄉2006年被命名為“省科普示範鄉”,2007獲得了市級“教育基本現代化鄉鎮”的稱號。
東茗鄉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2%,植被茂盛,污染少,生態環境十分良好,且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鄉域內共有五大景區30多個景點,比較著名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穿岩十九峰”景點之一的“倒脫靴”,有集佛教文化與山水風光於一體的“大岩崗”,有惟妙惟肖、氣勢磅礴的“大石瀑”。在文化資源上,有電影放映隊、民間武術舞蹈獅隊、民間紹劇團;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章黃山紫寨真君殿;有縣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后岱山布袋木偶表演。科技、教育、衛生等事業協調發展,2006年被命名為“省科普示範鄉”,2007獲得了市級“教育基本現代化鄉鎮”的稱號。
東茗鄉以農業為主,茶、煙、桑、草莓等傳統農業突出,是新昌縣有名的名茶之鄉,產量與產值都位居全縣前列,全鄉現有茶園面積10650畝,年產茶葉425噸,可實現產值3420萬元。同時也是新昌縣主要的香料煙產區和草莓苗繁育基地,目前香料煙種植面積達到1900餘畝,位居全縣第一,建有一個500畝“法蘭地”優質草莓苗基地,年產草莓苗3000萬株,全鄉外出到廣州、廈門、深圳等南方城市種植草莓的人數達到了700多人,種植面積已達2000多畝,形成了獨特的“候鳥”式經濟。2006年引進的“迷你型”紅薯在全鄉進行了大面積的推廣,2007年種植面積達到了400多畝,成為了東茗又一項特色農業。近年來,在做優做強特色農業的同時,鄉黨委政府攻堅克難,挖掘內部潛力,整合資源優勢,大力宣傳縣政府關於鼓勵發展家庭工業的政策,積極發展個私家庭工業,形成了以無梭織機、羊毛衫橫機、名茶炒制機為主的個私工業,“三機”齊飛的個私加工業已成為該鄉新的經濟增長點。2007年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44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59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809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7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220元,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40391萬元,農村集體經濟收入69.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