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壩水電站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
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第一座水電站,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海口鎮螳螂川上游。石龍壩水電站一廠於1910年(庚戌年)7月開工,1912年5月28日發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 千瓦。1993年加蓋涼亭,建成公園。2006年05月25日,石龍壩水電站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彈指一揮間,100年過去了,2012年5月28日,這座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的馬達依然在轟鳴,已累計發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見證著中國水電百年的歷史。
2018年1月27日,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11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 —— 石龍壩水電站
石龍壩水電站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水電站。電站一廠於1910年7月開工, 1912年4月發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 kW。
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從滇池出口到平地哨一段,河道平緩;平地哨以下從滾龍壩到石龍壩一段,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餘m。石龍壩水電站就是以滇池為天然調節水庫,利用該段較集中落差興建的引水式水電站。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 —— 石龍壩水電站
1912年農曆4月12日晚,耗資50萬銀元的水電廠建成,兩台向德國西門子公司定製的機組正式發電。昆明各界人士彙集翠湖海心亭,慶祝石龍壩水電站通電開燈。當時市民仍比較迷信,裝用電燈的人較少,電廠以“免費裝燈頭”搞推銷,爾後電才在昆明漸漸普及。中國(大陸)第一座水力發電站起名“耀龍電燈公司石龍壩發電廠”。
1935年又將最初安裝的兩台240 kW小機組拆除,增設第二台720 kW機組,使一廠最終規模達到1440 kW。由於一廠只利用落差15 m,僅為河段總落差的一半,故在1924~1939年間,又引用一廠尾水,再利用落差15 m,先後建成二廠和三廠,裝機容量分別為1000 kW和480 kW。石龍壩水電站經過三四十年新建、擴建和改建,到1949年,全廠總裝機容量為2920 kW。
石龍壩水電站
1950年7月,耀龍公司與昆湖電廠合併,成立了“雲南省電力工業管理局”,統一管理全省的電力工業。
1954年新廠房建成,安裝第一台瑞士產的機組投產。
1958年7月1日第二台中國產機組發電。改建后的電站利用落差31 m,引用流量24 m3/s,至今仍在運行。
2006年05月25日,石龍壩水電站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9年7月,石龍壩水電站已更名“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石龍壩發電廠”。
中國大陸最早的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石龍壩水電站的管理、保護工作。國家文物局下發了《關於石龍壩電站修繕方案的批複》,下撥專項資金200多萬元,對石龍壩水電站進行文物修繕。
石龍壩水電站修繕工程包括:正房、東廂房、西廂房、東廂房耳房、倒座、東偏廈、東炮樓、西炮樓、過廊及其它修繕等工程。國家文物局將逐年投入工程費用230多萬元,資金費用將隨著工程實施進度逐步到位。受國家文物局委託,雲南省文物局副局長余劍明,雲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雲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古建築專家李炳楠、昆明市文化局文物處處長李東明等一行11人到石龍壩水電站協商了修繕方案,進行了保護工作的安排和部署。
污染事件逼停百年電站:2004年5月,充沛的雨水並未讓迎來黃金生產季節的水電站工人喜笑顏開。此時,公司的領導人正對著一台台被嚴重腐蝕的轉輪,愁眉不展。“那兩天水大,我們想把老機器開起來,才運行了12天,轉輪葉就腐蝕斷裂了。”螳螂川上游化工企業排放的廢水不僅腐蝕了轉輪,就連攔河壩的石壁都被腐蝕得漏水。
機組檢查
即使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未曾倒下的中國第一家水電站,卻因為污染被迫停機。消息經雲南本地媒體率先報道后,引起了全社會的極大關注。處於螳螂川上游的幾家排污企業先後安裝了污水處理設施,以達到排污標準。然而,遭受重創的石龍壩水電站最終只拿到了兩家企業的4萬元賠償金,這些錢連維修受腐蝕的轉輪都不夠。直到2007年,石龍壩才還清了貸款,情況逐漸好轉起來。
歷史價值托起旅遊新項目:
最高齡機組
石龍壩水電站佔地面積213畝的電站靜卧在一片蔥翠的樹林后,穿過一條條巷道,隨處可見近代風格的建築。電廠最里端的一車間是廠里最老的機房之一,青色磚牆,拱形窗,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射進來,讓人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儘管已有百歲年齡,那台泛著青銅色光芒的德國機器仍能發電,它就是最早引進的第一座240kw的水輪發電機組。過去的百年裡,它曾因廠里引進了發電功率更高的機器而賦閑,抗戰時期又重新發電;上世紀50年代,這台機組還曾被拆裝到開遠效力,後來又被送到過綠水河、石屏、通海等地支援;直至1987年,石龍壩水電廠花錢購回這台機組。而建廠時與它一起引進的另一台“兄弟”機組,至今仍在富源效力。
一顆侵華日軍轟炸石龍壩水電站的炸彈殼擺在展櫃里。對於水電站的明天,發展旅遊可能是將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早在水電站開建70周年時,相關部門就投入3000多萬元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食堂、假山……但是,這些舉措並未讓旅遊形成氣候,不少現實問題仍擺在電站面前。
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的首座水力發電站。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曾於1939至1941年先後4次轟炸石龍壩水電站,仍未能破壞供電,電站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鑒於石龍壩的歷史意義和價值,1993年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成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石龍壩發電廠現有四個車間:第一車間即為原電站一廠,現大門門口楹聯寫有“機本天然生運動,器憑水以見精奇”,楣聯為“皓月之光”,反映出人們對水電的最初認識。最初兩台240千瓦的發電機組後來被兩台720千瓦的機組所替代。後來兩台240千瓦的發電機組幾經輾轉,其中一台於1987年被石龍壩發電廠購回,重新安裝回一車間。至今仍在工作。另一台則在富源縣黃泥河水電站工作。
第二車間建於1923年至1926年,是石龍壩水電站第一次擴建的產物。第二車間利用一車間的尾水,獲取天然落差16米,安裝兩台276千瓦和一台448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整個工程由丹麥籍工程師賴木生指導中國工人施工建成。第二車間於1926年3月7日投產發電,落成禮上,雲南狀元袁嘉穀題詞:“石龍地,彩雲天;燦霓電,億萬年。”,並勒諸石上,以作紀念。
第三車間於1942年至1946年擴建,採用二車間引水渠加寬、加高分水發電,利用天然落差16米。三車間擴建時,處於抗日戰爭時期,設備無法運進,於是三車間將原一車間1931年和1937年拆除報廢的兩台240千瓦發電機組修復安置於三車間發電。
第四車間建於20世紀50年代,架設石-安(寧)、石-海(口)兩條35千伏線路,安裝瑞士製造的一台3000千瓦發電機組(1954年12月31日投產發電)和第一台國產3000千瓦發電機組(1958年6月30日投產發電)。
抗日戰爭時期,石龍壩水電站從1939年到1941年曾遭到過四次轟炸。在1940年12月16日上午9時40分左右,7架日軍飛機飛至石龍壩上空,投放了9枚炸彈。其中一枚重型炸彈在第一車間20米處爆炸。爆炸產生的彈坑最深處達5米,直徑20多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一度將彈坑開挖整平成藕塘,因其形狀橢圓,狀似荷葉,曾叫“荷花塘”,又因曾在里養過牛蛙,也叫“牛蛙塘”。1993年加蓋涼亭,建成公園。涼亭有雲南書法家和啟聖所書的對聯:上聯:電站雖小歷史悠久開中國水電之始;下聯:水塘不大成因奇特記東瀛入侵之證。橫批:飛來池。
故水塘改稱“飛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