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轉移癌
腹膜轉移癌
腹膜轉移癌是指癌細胞經血路腹膜轉移或腹膜直接種植生長所致的癌症。腹膜轉移癌的原發部位主要是腹腔內的器官。本病在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和腹部包塊、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腹膜轉移癌患者一般可以選擇化療等多種方法聯合治療,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腹膜轉移癌患者病情發展快,預后差。
● 普通外科或外科、腫瘤科
● 腹膜轉移癌是由原發惡性腫瘤轉移而來,同時,腹腔內遊離癌細胞和殘餘微小病灶的存在也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因素。
● 腹腔內器官轉移而來
● ● 包括胰腺癌、卵巢癌、肝癌、胃癌、結腸癌等。
● 腹腔外其他器官轉移而來
● ● 包括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皮膚黑色素瘤等。
● 腹腔內遊離癌細胞
● ● 如果術中未妥善隔離,或腫瘤細胞浸透腹腔臟器漿膜,癌細胞直接落入腹腔,都會導致本病。
● 腹膜轉移癌患者除了有原發腫瘤的表現之外,一般都有腹部腫塊、腹脹、噁心嘔吐、腹瀉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 臨床腹膜轉移癌患者均會出現腹部包塊,常多發,部分表現為活動性包塊,部分為質地堅硬的固定性包塊。
● 腹脹是最早出現的癥狀,伴腹部膨隆,有些患者出現腹水,可自覺腹內有液體波動感。
● 噁心、嘔吐是最常見的癥狀,也會有腹痛、腹瀉、體重減輕和食慾減退等。
● 腫瘤侵犯膽管可能造成黃疸,出現皮膚、鞏膜發黃和食慾減退等。
● 腫瘤壓迫腸道可出現腹痛、腹脹、嘔吐和大便不通等腸梗阻的表現。
● 多數患者都伴隨乏力、食慾減退、消瘦和低熱等全身癥狀。
● 診斷腹膜轉移癌的主要檢查方法如下:
● 血常規
● ●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能作為輔助診斷依據。
● 影像學檢查
● ● B超能便捷地檢測出腹水形成與否,或可顯示腫瘤結節、包塊,且具有無創的優點。CT、磁共振、PET-CT等也廣泛用於腹膜轉移癌阿診斷。
● 活體組織檢查
● ● 是確診本病最準確的檢查方法。
● 腹水脫落細胞學檢查
● ● 腹腔穿刺腹水檢查具有方便、簡單、損傷少的優勢,能幫助醫生明確診斷並協助尋找原發病灶。
● 醫生診斷腹膜轉移癌,依據腫瘤病史,腹脹和腹部包塊等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活體組織、腹水的檢查結果,三者綜合判斷。
● 腹膜轉移癌是由於原發惡性腫瘤轉移而來,故腹膜轉移癌患者都有惡性腫瘤病史。
● 患者在臨床首先出現腹脹,其次會有腹部包塊、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 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磁共振、PET-CT等發現腫瘤。
● 活體組織檢查和對腹水脫落細胞的反覆檢查能確診本病,有時腹水可為血性。
● 原發性腹膜癌、瀰漫性腹膜惡性間皮瘤等疾病也會出現腹脹、腹水、食慾減退和消瘦等類似於本病的癥狀,通過活體組織檢查能比較容易的鑒別。
● 當患者因癥狀不夠典型而無法自行確診時,應當及時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 腹膜轉移癌多採用手術、化療等多種方法聯合的治療方式。
● 腹腔化療是治療腹膜轉移癌最主要的方式,藥物直接經門靜脈系統吸收入肝,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
● 儘可能切除腫瘤病灶、被侵犯的腹膜以及系膜網膜等,以減少腫瘤的負荷,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常用的包括六種術式。
● 大網膜和脾臟切除術
● 左上象限腹膜切除術
● 右上象限腹膜切除術
● 小網膜和膽囊切除術
● 盆腔腹膜切除術
● 胃竇部切除術
● 能清除和殺滅術中腹腔內遊離癌細胞和微小癌灶,防止術后複發和轉移。
● 腹腔化療和減瘤性腹膜切除術聯合應用,臨床療效更優。
● 腹膜轉移癌以往被認為癌症中晚期,雖然近年來不斷研究,但本病進展快,預后差,生存期短。
● 有些患者腫瘤侵犯膽管可能誘發黃疸。
● 部分患者,當腫瘤壓迫胃腸道時,可誘發腸梗阻等併發症。
● 少數病人病後期腹水嚴重,體重下降明顯,全身癥狀重,生活質量差。
● 腹膜轉移癌經過積極治療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緩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 因本病相當於中晚期癌症,預后差,但尚未有長期存活的報道。
● 進行適當運動和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緩解壓力。
● 戒煙、戒酒,保持情緒舒暢,避免與惡性腫瘤有相關性的不良生活習慣。
● 重視體檢,對腫瘤疾病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應用持續腹腔內熱灌注化療防止術后的轉移和複發。
● 在進行有創性的穿刺檢查和治療時,輕柔操作,避免醫源性轉移。
● [1]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下冊。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 [2] 趙玉沛。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普通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