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鋒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關鋒,男,漢族,中共黨員,1973年11月出生於河南息縣。1997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
國外馬克思主義
當代西方哲學

個人成就


主講課程

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國外馬克思主義專題
本科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闡釋史》

個人論文

先後在CSSCI刊物發表近40篇學術文章,其中既有國家權威刊物如《社會學研究》、《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也有諸如《學術月刊》、《社會》、《社會科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報》、《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等知名學術刊物。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兩部,參著多部。
1、《對馬克思晚年俄國社會發展若干問題研究的再認識》(第二作者),《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
2、《價值的社會主義》(第二作者),《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6年第6期。(人大複印)
3、《論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新社會階層的形成及其積極影響》(本人第二作者),《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3年第4期。
4、《馬克思恩格斯晚年關於俄國村社問題研究之比較》,《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年第5期。
5、《否證主義、歷史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蘭州學刊》2004年第1期。
6、《共產主義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人大複印)
7、《和諧之道:勞動範式還是交往範式》,《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年第3期。
8、《勞動辯證法——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新解讀》,《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人大複印)
9、《勞動解放:馬克思和諧社會思想的基本理據》,《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10、《個人自由、限權民主與漸進社會工程》,《學習與探索》2007年第1期。
11、《波普倫理思想解析》,《內蒙古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12、《波普科學知識論與其政治學內在關聯之解析》,《江漢論壇》2007年第8期。
13、《波普道德與科學關係思想解析》,《華南師大學報》2007年第2期。
14、《Ecology:家,還是公司》,《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第3期。
15、《階級的退場、歷史的誤認與民主的誤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複印)
16、《布克欽的自由生態學和生態無政府主義述評》,《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第12期。
17、《勞動過程理論:馬克思主義不應被疏漏的向度》,《學術月刊》2010年第10期。(人大複印)
18、《馬克思的實踐理性及其和諧維度》,《學術研究》2010年第3期。
19、《神、人、自然——一種生態思想史的審視與反思》,《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4期。
20、《生態學:兩種自然觀的衝突與融合》,《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21、《馬克思的勞動過程理論和微觀政治學》,《哲學研究》2011年第8期。
22、《布克欽對馬克思誤讀歷史和自然批判之批判》,《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6期。
23、《無根的話語政治與保守的“激進民主”》,《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年第3期。
24、《有效性與事實性的複雜關聯與雙軌制協商民主》,《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25、《協商民主:哈貝馬斯民主理論解析》,《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26、《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構建的新嘗試》,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第7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7、《為自由的民主計劃與社會技術》,《社會學研究》2013年第1期。
28、《曼海姆社會技術思想解析》,《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年第5期。
29、《“必須保衛社會”與國家種族主義》,《社會》2014年第5期。
30、《馬克思勞動過程理論: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根基》,《江漢學術》2014年第4期。
31、《社會技術概念的歷史圖譜》,《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
32、《原典馬克思主義中“勞動問題”的重新開掘》,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12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版。
33、《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歷史唯物主義國家理論創新》,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5月27日。
34、《生產力的三層維度和決定論的多種表現》,《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第9期。
35、《國家行政的凸顯和“個體的政治技術”》,《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6期。
36、《何謂事實性——哈貝馬斯民主法治國思想核心概念的深層解讀》,《學術界》2015年第10期。(2016年3月更新)
37、《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何以相遇相融?》,《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
38、《生產方式的政治解讀與“政治馬克思主義”》,《南京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人大複印)
39、《社會生產力與“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戰線》2016年第5期。
40、《“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歷史唯物主義國家觀的推進》,《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11期。
41、《社會技術:一種概念史的考察與梳理》,《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

個人專著

出版專著一部,合著一部,參著多部。
2009年出版專著《實踐的理性和理性的實踐:馬克思實踐理性思想探析》。

參加的課題


1、劉卓紅教授主持的《廣東“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戰略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05年度項目。
2、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07年度重點項目,鄭永廷教授總主持《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五個如何”新課題研究》中由劉卓紅教授主持的子課題《開放德育論》。
3、劉卓紅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諧理性與價值重建——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新話語》。
4、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加劉卓紅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重大基地招標項目《和諧社會與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新論域》。

主持課題


主持教育部課題3項,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項,入選“2015年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2017年廣東省理論宣傳青年優秀人才”。現任廣東省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廣東省青年倫理學會副會長。論文《對馬克思晚年俄國社會發展若干問題研究的再認識》(第二作者)獲得第二屆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諧之道;勞動範式還是交往範式》獲得2007—2008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為自由的民主計劃與社會技術》,獲得2009—2013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