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鏈黴素

硫酸鏈黴素

硫酸鏈黴素為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品。硫酸鏈黴素對結核桿菌具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對多數革蘭陽性球菌(如各種鏈球菌)和桿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的抗菌作用不強,對許多革蘭陰性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本品對各種皮膚結核病皆有效,有抑制結核桿菌繁殖及毒素產生的作用,高濃度時(>0.4 μg/mL) 有殺菌作用。結核桿菌對鏈黴素的耐藥性產生迅速,宜與其他抗結核葯聯合應用。

簡介


● 通用名:硫酸鏈黴素
● 英文名稱:Streptomycin Sulfate

硫酸鏈黴素是什麼葯


● 硫酸鏈黴素是從灰色鏈黴菌培養物中獲得的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硫酸鏈黴素主要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單位結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對結核分枝桿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對許多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布氏菌屬、巴斯德桿菌屬等也具抗菌作用,腦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對本品亦敏感。

硫酸鏈黴素有哪些用途


● 目前推薦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三聯作為結核病初治病例的治療方案,如遇當地結核分枝桿菌對前兩者的耐葯率較高時,上述方案中可加入硫酸鏈黴素或乙胺丁醇成為四聯方案。此外患者如對上述藥物中任一種產生毒性反應或不能耐受時,亦可採用硫酸鏈黴素作為聯合用藥之一。
● 硫酸鏈黴素適用於土拉菌病,或與其他抗感染藥物聯合用於鼠疫、腹股溝肉芽腫病、布魯菌病、鼠咬熱,亦可與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聯合治療草綠色鏈球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心內膜炎。

硫酸鏈黴素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硫酸鏈黴素一般製成注射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注射用硫酸鏈黴素(按鏈黴素計):0.75克(75萬U);1克(100萬U);2克(200萬U);5克(500萬U)。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硫酸鏈黴素

● 對硫酸鏈黴素或其他氨基糖苷類過敏者禁用。
● 聽力減退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硫酸鏈黴素

● 妊娠期婦女慎重使用。
● 哺乳期婦女應用本品時應暫停哺乳。
● 失水患者慎用。
● 第八對腦神經損害患者慎用。
● 帕金森病患者慎用。
● 重症肌無力患者慎用。
● 腎功能損害患者慎用本品。
● 兒童慎用。
● 硫酸鏈黴素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硫酸鏈黴素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硫酸鏈黴素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硫酸鏈黴素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成人常用量
● ● 一般感染:肌內注射,一次0.5克(以硫酸鏈黴素計,下同),每12小時1次。
● ● 治療草綠色鏈球菌性心內膜炎:與青霉素G聯合,一次1克,每12小時 1次,肌注,連續1周,繼以0.5克,每12小時1次,連續1周;60歲以上的患者應減為0.5克,每12小時1次,連續2周。
● ● 腸球菌性心內膜炎:與青霉素G聯合,一次1克,每12小時1次,肌注,連續2周,繼以0.5克,每12小時1次,連續4周。
● ● 鼠疫:肌注0.5~1.0克,每12小時1次,療程10日,與四環素合用。
● ● 土拉菌病:肌內注射,每12小時0.5~1克,連用
● ● 7~14日。
● ● 結核病:與其他抗結核葯合用肌注,一日1.0克,分1~2次,或一次0.75克,一日1次;如臨床情況許可,改用間歇給葯,即改為每周給葯2~3次,一次1克;老年患者一次0.5~0.75克,每日1次肌注。
● 兒童 肌內注射
● ● 其他感染:一日按每公斤體重15~25毫克給予,分2次給葯。
● ● 結核病:與其他抗結核葯合用,按每公斤體重20毫克給予,一日1次,一日最大劑量不超過1克。
● 腎功能減退患者:按腎功能正常者鏈黴素的正常劑量,為每日1次,按每公斤體重15毫克,肌內注射。肌酐清除率>50~90毫升/分鐘,每24小時給予正常劑量的50%;肌酐清除率為10~50毫升/分鐘,每24~72小時給正常劑量的50%;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2~96小時給予正常劑量的50%。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對一種氨基糖苷類過敏的患者,可能對其他氨基糖苷類也過敏。
● 老年患者應用硫酸鏈黴素后可產生各種毒性反應,因此在氨基糖苷類療程中監測腎功能(最好測定肌酐清除率)極為重要。腎功能正常者用藥后亦可能產生聽力減退。
● 療程中或停葯后發生聽力減退、耳鳴或耳部飽滿感者提示有耳毒性可能,應引起注意。
● 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膽紅素濃度及乳酸脫氫酶濃度的測定值增高;血鈣、鎂、鉀、鈉濃度的測定值可能降低。
● 患者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監測以下項目:
● ● 聽電圖,對老年患者需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定期及長期用藥後進行聽電圖檢測高頻聽力損害。
● ● 溫度刺激試驗,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定期及長期用藥後用以檢測前庭毒性。
● ● 尿常規檢查和腎功能測定,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定期測定腎功能,以防止嚴重腎毒性反應。
● ● 血葯濃度,血葯峰濃度超過40毫克/升時引起毒性反應的可能性增加,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條件時應經常監測血葯峰濃度,以不超過20~25毫克/升為宜。
● ● 不能測定血葯濃度時,應根據內生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
● 治療時,應給予患者充足的水分,以減少腎小管損害的程度。
● 給予首次飽和劑量后,有腎功能不全、前庭或聽力減退的患者應減量或停用,由於硫酸鏈黴素在體內不被代謝,主要由尿液排出,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體內可能積聚而達到中毒濃度。
● 逾量處理:由於缺少特異性對抗藥,硫酸鏈黴素過量或引起毒性反應時,主要用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有助於從血中清除硫酸鏈黴素,新生兒也可考慮換血療法。
● 已出現或即將出現中毒癥狀時或細菌已產生耐藥性時,應立即停用硫酸鏈黴素。
● 本品應做肌內注射,肌注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藥液濃度一般為200~250毫克/毫升,不宜超過500毫克/毫升。
● 當用藥數日或數周后病情有所好轉時,仍需繼續完成規定的療程,這一點極為重要,尤其是結核病治療過程中。
● 長期用藥可能導致耐葯菌過度生長。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使用硫酸鏈黴素一旦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出現耳毒性癥狀。
● 腎功能異常。
● 視力減退。
● 過敏樣反應。

硫酸鏈黴素應該如何保存

● 硫酸鏈黴素藥品應該在30℃以下密封避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硫酸鏈黴素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硫酸鏈黴素不良反應主要包括
● 耳毒性:耳毒性主要影響前庭,步履不穩、眩暈、噁心或嘔吐;亦可影響聽力,聽力減退、耳鳴或耳部飽滿感。
● 腎毒性:血尿、排尿次數減少或尿量減少、食慾減退、極度口渴、噁心或嘔吐。
● 周圍神經炎:麻木、針刺感或面部燒灼感,偶可出現皮疹、瘙癢、紅腫。
● 視神經炎:視力減退。
● 再生障礙性貧血、中性粒細胞缺乏罕見。
● 肌內注射后發生口唇周圍感覺異常。
● 可發生嚴重多形性紅斑、中毒性表皮壞死剝脫性皮炎等及其他皮膚過敏反應。
● 呼吸困難、嗜睡、軟弱無力罕見。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硫酸鏈黴素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硫酸鏈黴素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硫酸鏈黴素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硫酸鏈黴素與其他神經-肌肉阻滯葯(包括其他氨基糖苷類)合用,可加重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導致骨骼肌軟弱無力,呼吸抑制或呼吸麻痹(呼吸暫停),用抗膽鹼酯酶葯或鈣鹽有助於恢復。
● 硫酸鏈黴素與潛在的耳毒性藥物,如捲曲黴素、依他尼酸、呋塞米等合用,或先後連續局部或全身應用,可能增加耳毒性,聽力損害可能發生,且停葯后仍可能發展至耳聾,聽力損害可能減輕、恢復或呈永久性。
● 硫酸鏈黴素與其他腎毒性藥物(包括其他氨基糖苷類藥物、萬古黴素、頭孢噻吩、環孢素、順鉑、氟達拉賓)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腎毒性。
● 硫酸鏈黴素與多黏菌素類注射劑合用,或先後連續局部或全身應用,可增加腎毒性和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後者可導致骨骼肌軟弱、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暫停)。
● 硫酸鏈黴素可減少扎西他濱的腎臟排泄。
● 本品與頭孢噻吩或頭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腎毒性。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硫酸鏈黴素


●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頒布的標準,硫酸鏈黴素屬於妊娠期安全等級D:根據研發或上市后或在人的研究的不良反應數據,有確鑿的對人胎兒風險的證據,但使用該藥物的潛在益處可能超過潛在風險。
● 妊娠期婦女請權衡利弊,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哺乳期婦女如確需使用,應暫停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硫酸鏈黴素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硫酸鏈黴素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硫酸鏈黴素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