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V字仇殺隊的結果 展開
- 少年DREAM簽約作品
- 2005年詹姆斯·麥克提格執導電影
- 1982年DC漫畫公司創作的漫畫
- 夜半微風老鬼著小說
V字仇殺隊
2005年詹姆斯·麥克提格執導電影
《V字仇殺隊》是由詹姆斯·麥克特格執導,娜塔麗·波特曼、雨果·維文、約翰·赫特、斯蒂芬·瑞、斯蒂芬·弗雷、詹姆斯·麥克提格等主演的科幻片。該片於2006年3月17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所著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未來的英國社會處於極權統治的高壓下,人民在黑暗政權下苟延殘喘。這晚,年輕女子艾薇身陷險境,幸得V相助。V是一個永遠帶著面具的神秘男子,擁有高智商和超凡戰鬥力。
在虛擬的未來世界,那時的英國變成了一個由獨裁者亞當·薩特勒(約翰·赫特飾)所統治的法西斯極權主義國家,人民生活方在殘暴的統治下,疾病、飢荒、灰暗,且秘密警察無處不在。在這裡,外國人、同性戀者和反對人士都會被抓入集中營處死。
艾維(娜塔莉·波特曼飾)是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一個柔軟的少女,一次她不幸落入了政府爪牙的魔爪,就在生死危急的關頭,一個頭帶一張露齒而笑的面具,身披斗篷的神秘怪人(雨果·維文飾)將她拯救了出來,臨走時這個神秘怪人告訴艾維他叫作“V”。不久,艾維又被抓進了集中營,看守剃光了她的頭髮,對她百般凌辱。而這一次,神秘怪人“V”再次適時而出,將艾維救出了火坑。“V”告訴艾維,自己是一個用極端暴力手段對抗政府的所謂“鬥士”,目前正在策劃一個計劃,他準備效仿1605年的蓋伊·福克斯,1605年,蓋伊·福克斯和同伴在國會大廈下面埋了36桶炸藥企圖將當時的殘酷的獨裁政權轟掉,但計劃敗露,被英王詹姆斯一世於當年11月5日絞死。而他所帶的面具就是英國人一眼就能認出了蓋伊·福克斯。艾維被這個具有不可思議的戰鬥能力,詭計多端且手段極其殘忍的“V”所吸引,決定加入“V”的行列,和V一起組成了“V字仇殺隊”。
“V”的計劃在順利進行,他在一連炸毀了倫敦兩處標誌性建筑後,奪取了政府控制的廣播電台。他煽動市民進行起義,並呼籲大家在11月5日那天和他一起將國會大廈炸毀。
宣傳海報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艾維 | 娜塔莉·波特曼 | ||
亞當·薩特勒 | 約翰·赫特 | ||
V | 雨果·維文 | ||
芬奇探長 | 斯蒂芬·瑞 | ||
迪特里希 | 斯蒂芬·弗雷 |
(全網暫無配音演員信息)
職員表
總導演 | 詹姆斯·麥克提格 |
---|---|
製作人 | 格蘭特·希爾 安迪·沃卓斯基 拉里·沃卓斯基 Roberto Malerba Henning Molfenter 喬·西爾沃 |
副導演 | Tobias Asam Tom Brewster Christoph Brosius Paul Goldsmith Stewart Hamilton Sallie Anne Hard |
藝術指導 | Owen Paterson |
美術設計 | Marco Bittner Rosser Sarah Horton Sebastian T. Krawinkel Stephen Bream Kevin Phipps |
編劇 | 莉莉·沃卓斯基 拉娜·沃卓斯基 David Lloyd |
服裝設計 | Sammy Sheldon |
原著 | 大衛·洛伊德 阿蘭·摩爾 |
視覺特效 | Dan Glass Matt Johnson Val Wardlaw Jonathan Fawkner |
攝影 | Adrian Biddle |
配樂 | 達里奧·馬里安奈利 |
剪輯 | 馬丁·沃爾什 |
布景師 | Peter Walpole |
角色介紹
艾薇·哈蒙德
演員娜塔莉·波特曼
父母是被迫害致死的異見人士,在遇到V以前是名普通人,V改變了她的一切。艾薇在一次違反宵禁外出,被倫敦秘密警察逮到、欲對她圖謀不軌時,被V救出,因而捲入了V的生命。
V
演員雨果·維文
神秘怪人,策劃周密,身手敏捷,力圖推翻專制政府,激發人民反抗勇氣,腳踩正義之路卻不擇手段。一位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試圖創造社會政治變遷,同時暗自推動激烈私人復仇的自由鬥士V。
亞當·薩特勒
演員約翰·赫特
前保守黨籍下議院議員及國防次官,在創建北方之火之後,通過一系列的陰謀成為整個英國事實上的獨裁者。他建立了一個極權國家,殘暴地統治人民。
芬奇
演員斯蒂芬·瑞
芬奇是有關“V”的案件調查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在調查過程中漸漸不自覺地揭開了政府難以置信的罪惡黑幕。現實生活中的雷對於政治和恐怖主義也並不陌生。他的前妻多勒絲·普賴斯曾經是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的成員,還曾因為企圖炸毀老貝利而入獄。
柯迪·克里蒂
演員蒂姆·皮戈特-史密斯
北方之火黨主席,秘密警察頭子,就是特務頭子,掌管監聽、秘密逮捕、暗殺等一切特務該乾的事,手段殘忍,毫無人性。
(全網暫無配音演員信息)
曲目名稱 |
《Remember Remember》 |
《Governments Should Be Afraid or Their People》 |
《Evey's Story》 |
《The Red Diary》 |
劇照
● ● 在1999年拍攝《黑客帝國》之前,沃卓斯基兄弟就寫出了該片劇本的第一稿,因此這部影片在主題上與《黑客帝國》有重合之處。
● ● 娜塔麗·波特曼戰勝斯嘉麗·約翰遜和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被選為艾維角色的扮演者。
● ● 製作組被允許從午夜到早上四點鐘在靠近英國國會和大本鐘附近拍攝。而且,有一次,他們還被允許中斷了交通四分鐘。
● ● 該片宣傳語,同時也是該片第一句台詞,是“Remember,remember the 5th of November”,這來源於至今在英國仍然存在的“Guy Fawkes之夜”。
● ● “V”在原著和影片中都有多重含義,最淺顯的意思自然是“勝利”(Victory),但它顯然是起源於“V”在Larkhill集中營的經歷——當時他就住在意為羅馬數字“五”的“V”字型大小牢房。事實上,“V”在片中還有更多含義,當“V”與伊芙第一次見面時,他就以完整的句子一口氣說出了很多個以“V”開頭的詞。
● ● 阿蘭·摩爾的原著初見於1982至1985年的《武士》(Warrior)雜誌,原本是黑白插圖。該雜誌1985年停刊,《V》的故事當時還沒有結束。1988年美國的DC公司購得版權並以彩色版重新刊出十期《V字仇殺隊》,同時也給該故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後來,DC公司又以圖畫小說的形式集結出版。
● ● 由於動筆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原著中故事開始的時間——也就是“V”初次露面展開“恐怖行動”的時間,是1997年11月4日晚至5日凌晨,電影版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將這一時間改到了2020年的同一時日。
● ● 阿蘭·摩爾的小說文本里,並沒有具體描繪“V”所戴的面具,是畫師大衛·利奧德(David Lloyd)出的主意:以歷史上的Guy Fawkes為原型打造面具。
● ● 詹姆斯·普洱弗伊原計劃出演該片,但由於檔期問題,他的位置被雨果·維文取代。拍攝期間,娜塔麗·波特曼與方言專家巴巴拉·博克利一起工作。
● ● Valerie,這個原著與電影中不得不提的超重要配角,正是她的故事打動了“V”,也打動了艾維,並最終促成他們兩人的“重生”。
宣傳海報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Silver Pictures(美國) |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
安納丘斯製作公司(美國) | AVH(阿根廷) |
華納兄弟公司(美國) | FX Network(美國) |
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德國) | Fox-Warner(瑞士) |
宣傳海報
時間 | 榮譽 | 結果 |
2007 | 土星獎 | 獲獎 |
2006 | 青少年選擇獎 | 提名 |
英國擁有古典自由和立憲政體,恰恰在於它固執地走在與“火藥陰謀案”相反的道路上。該片替福克斯翻案,不過是為了取悅這個世界的相對主義激情。因此,V必須死亡,因為他以暴力攫取審判者的地位,他的仇恨妨害了理智。在公平、正義和自由的新世界的建立過程中,他沒有位置。他的仇恨被罪惡的舊世界塑造,他也只能隨著罪惡的舊世界一起消亡。 (新浪文化評)
《V字仇殺隊》有句核心的對白是:“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害怕它的人民”,而這個煙花燦爛的夜晚就是這個國家的人民給予其政府最有力的回擊。象徵著極權主義的威斯敏斯特宮在音階不斷升高的交響樂伴奏下逐層瓦解,爆炸升騰直追最高處的大本鐘,莊嚴的12點鐘聲隨著爆炸聲敲響,一個舊世界在這一刻結束。煙花衝天,建築焚毀,夜幕被點亮,千萬個V卸下面具,共襄這個由他們創造的盛舉,被火光照亮的每一張面孔都在銘記這個時刻,沒有人會忘記這個夜晚,以及它對這個國家的意義。 (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