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

山楂白粉病

山楂白粉病又稱彎脖子或花臉,病原是子囊菌亞門真菌Podosphaera oxyacanthae (DC) de Bary。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及果實。主要危害新梢、幼果及葉片。嫩芽發病,開始時出現褪色或粉紅色的病斑,嫩芽抽發新梢時,病斑即迅速蔓延到幼葉上。尤其是在苗期危害較大。在苗圃中,發病輕者苗木生長衰弱,枝條纖細,當年不能嫁接;發病重者苗木常常枯死。

山楂白粉病一般野生山楂比栽培的山楂樹發病嚴重。一般年份大山楂樹發生不太嚴重,但春旱嚴重的年份發病較重,可造成幼果大量脫落及果實畸形,並影響第2年的新梢抽生和花芽分化,對產量影響很大。

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搞好果園衛生,秋季清掃果園及苗圃,燒毀病葉、病果,減少侵染來源。同時,應注意刨除山楂樹下的根櫱,並剷除園內及其周圍的野生山楂苗。再加強栽培管理,控制好肥水,不偏施氮肥,不使園地土壤過分乾旱,合理疏花、疏葉,改善通風透光。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山楂白粉病 2張
山楂白粉病

癥狀


山楂白粉病主要為害新梢、幼果及葉片。嫩芽發病,開始時出現褪色或粉紅色的病斑,嫩芽抽發新梢時,病斑即迅速蔓延到幼葉上。葉片兩面布滿白粉,白粉層較厚,呈絨毯狀,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梢被害后,節間變短,葉片狹長捲曲,嚴重時扭曲縱卷,甚至乾枯。枝條上也布滿白粉。6月中旬以後,葉上病斑轉為紫褐色,併產生黑色小點,即為病菌的閉囊殼。患病新梢生長極為衰弱,嚴重者幼苗枯死。幼果在開花后開始發病,病斑多發生在近果柄處,上面覆蓋白粉,果實向一方彎曲,以後病斑逐漸擴大到果面。發病較早的果實大部分從果柄痕處斷落。中後期被害果病斑硬化併產生龜裂,果實畸形且著色不良。果實近成熟期發病,果面產生紅褐色粗糙病斑,果形正常,病斑對果實生長影響不大。

病原


Podosphaera oxyacanthae (DC) de Bary稱薔薇科叉絲單囊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Oidium cratage Grogh 稱山楂粉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閉囊殼暗褐色,球形,頂端具剛直的附屬絲,基部暗褐色,上部色較淡,具分隔,閉囊殼直徑74—102μm,附屬絲6—16根,頂端具2—5次叉狀分枝。閉囊殼內具1個子囊,短橢圓形或擬球形,無色,大小47—63×32—60(μm),內含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橢圓形或腎臟形,大小18—20×12—14(μm)。無性階段產生粗短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及念珠狀串生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大小20.8—30×12.8—16(μm)。有報道P Clandestina (Wallr) LeV也是該病病原。

危害作物


山楂 學名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8e均屬薔薇科木本植物。均以果實入葯,北方多用山楂、南方多用野山楂入葯。具消食化滯、散瘀止痛之功能。

傳播發病


以閉囊殼在病葉或病果上越冬,翌春釋放子囊孢子,先侵染根藻,併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春季溫暖乾旱、夏季有雨涼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栽植過密發病重。實生苗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控制好肥水,不偏施氮肥,不使園地土壤過分乾旱,合理疏花、疏葉。(2)清除初侵染源。結合冬季清園,認真清除樹上樹下殘葉、殘果及落葉、落果,並集中燒毀或深埋。(3)藥劑防治。發芽前噴波美5。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落花后和幼果期噴灑波美0.3。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4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15—2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2)加強栽培管理:控制好肥水,不平偏施氮肥,不使用地土壤過分乾旱,合理疏花、疏葉。
(3)清除初侵染源:堅持每年秋季清掃果園、苗圃,刨樹盤,耕翻樹行間,剷除自生根蘗及野生苗,燒毀病株、病果、病葉要求及時徹底清除。

分佈範圍

山楂白粉病在中國山楂產區都有發生,主要分佈於吉林、遼寧、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等省(市)的山楂產區。

流行規律

5-6月新梢速長期和幼果期此病發展很快,為發病盛期,7月以後減緩,10月停止發生。春季溫暖於旱、夏季有雨涼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栽植過密發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