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理論

薩提亞理論

薩提亞理論,又稱為“薩提亞冰山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心理治療師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過來訪者的表面行為,去探索來訪者的內在冰山,從中尋找出解決之道。

簡介


薩提亞理論是由美國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 1916-1988)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療方法,在整個國際心理治療領域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它不是僅僅將焦點放在處理個人和家庭的問題上,而是創新了一套協助個人和家庭由負向轉為正向成長的理論和方法,是一套以成長為取向的治療模式。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癥狀」(Symptoms),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實現個人潛能的最大發揮。
1988薩提亞女士去世以後,她的生前好友、同事約翰·貝曼、瑪瑞亞·葛莫莉等繼承並發展了薩提亞模式的理論體系,更加豐富了其深刻的內涵和高效實用的治療方法。冰山理論的呈現,就是約翰·貝曼博士在薩提亞女士獨具創意的框架下,融合眾多心理治療流派的精髓,豐富完善了其嚴謹的結構和深刻的內涵。使其成薩提亞眾多治療媒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工具,運用在個人內在探索方面,既有靈動而深入的身心體驗、又有清晰縝密的結構設置。為薩提亞模式的治療和教學推廣提供了系統簡潔的方法和工具。
薩提亞理論
薩提亞理論

原理


根據薩提亞的理論,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一個人和他的經歷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繫,我們不快樂的根源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
薩提亞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薩提亞模式中的個人冰山理論的隱喻:
1、行為——應對模式
2、感受——喜悅,興奮,著迷,憤怒,傷痛,恐懼,悲傷
3、對感受的感受——自我價值
4、觀點——信念,假設,主觀現實,思考,想法,價值觀
5、期待——對自己,對別人,來自他人的期待
6、渴望——愛,接納,歸屬,創意,連結,自由等等
7、我是——靈性,靈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一般來說,我們看見都只是冰山一角,那就是外在行為的呈現。但在下面蘊藏著情緒,感受,期待,渴望等。往往我們在與人溝通時,並沒有去體會和察覺溝通下面的冰山。有時甚至連自己對自己冰山下面的東西也沒有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