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鐵熱克鎮

托普鐵熱克鎮

新徠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吉木乃縣縣人民政府駐地,地理坐標為北緯47°00′-47°59′,東經85°33′-87°09′。

簡介


托普徠鐵熱克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托普徠鐵熱克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吉木乃縣轄鎮,縣府駐地。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0.9萬,有哈薩克、回、漢、維吾爾等民族,其中漢族佔50.5%。省道2920線和2926線過境。
轄團結路、文明路2個居委會。城北有邊境經濟合作區,設有國家對外口岸。

行政區劃


吉木乃縣
吉木乃縣
吉木乃縣是中國西北邊陲一個地域遼闊的邊境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邊陲,隸屬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它位於準噶爾盆地北緣,薩吾爾山北麓,額爾齊斯河南岸。
吉木乃縣轄2個鎮、5個鄉:托普鐵熱克鎮、吉木乃鎮、托普鐵熱克鄉、托斯特鄉、恰勒什海鄉、喀爾交鄉、別斯鐵熱克鄉。境內有:兵團一八六團。縣人民政府駐托普鐵熱克鎮。

沿革


1951年為縣二區,1962年縣城內遷建托普鐵熱克鎮。

環境氣候


屬大陸性北溫帶寒冷氣候。縣城無霜期151天,北沙窩無霜期126天。最高極端氣溫37.2℃,最低極端氣溫-38.8℃。縣境氣候乾燥,降水量為202.2毫米。
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地處北疆北部,緯度偏北,遠離海洋屬大陸性北溫帶氣候區。氣候特徵為春旱多風,夏季涼爽,秋季短暫,冬季寒冷而漫長。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氣溫日、年較差大,無霜期短,災害性天氣較多。

基礎建設


托普鐵熱克鎮
托普鐵熱克鎮
近年,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結合鎮域實際,見空插綠,在單位院內、街道兩旁、林帶空地建設8塊120畝苗圃地。
這些苗圃地由下崗職工、低保戶等無業人員承包管理,經過四年的精心呵護,苗木長勢良好,已栽種43.68萬棵,其中樟子松40萬棵。
試點戶袁文亮家的苗圃地,佔地29畝,種植有雲杉丁香海棠、樟子松、等十餘種苗木11.81萬棵。目前,大部分樹苗已出售到外縣,銷售額達13萬元。

教育


托普鐵熱克鎮各學校
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學區
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第一小學
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第二小學

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城市面貌得到日益改善,人流、物流逐年增多,金融、郵電、餐飲、通訊、文化娛樂等服務機構應有盡有,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十縱十橫的縣城主街道全部實現硬化,綠化覆蓋面積達130.4公頃,覆蓋率達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9平方米。
縣城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公益基礎設施和郵電、通訊、集中供水供熱、排污等市政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按三星級標準建設的吉木乃縣新賓館將在今年7月阿肯彈唱會期間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縣城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交通


S31965線,吉木乃縣城--老吉木乃

特色產業


托普鐵熱克鎮手工藝作品展
托普鐵熱克鎮手工藝作品展
2009年6月9日,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舉辦第五屆手工藝品展,500件風格迥異的作品吸引了廣大群眾前來駐足觀看。
此次展出的500件作品涉及民族刺繡、珍珠編製、十字綉、手工雕刻四大類,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創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其中,葫蘆和雞蛋上作畫讓在場的觀眾讚嘆不已,其製作難度和創作水準令人稱奇。托普鐵熱克鎮文明路社區居委會大學生志願者米娜:“今天托普鐵熱克鎮這次舉辦地手工藝品大賽,讓我大開眼界,比如說葫蘆上作畫,還有雞蛋上作畫,這都是我平時生活中很少見的,讓我感觸很深,我也會向他們學習,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已成功舉辦了五屆這樣的手工藝作品展覽,每屆展覽都會湧現一批優秀的手工藝製作人才,吸引許多群眾觀看。隨著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如今每年一屆的手工藝品展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藝術節日。

社會人文


2010年6月9日上午,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團委在文明路社區居委會特色骨幹宣講隊伍推行塑形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儀式為今後開展青少年民族團結和反分裂教育打好了基礎。
自自治區、地區、該縣2010年青少年民族團結和反分裂教育工作啟動以來,為較好實現塑形教育向常態、長效工作方面發展,進一步擴大塑形教育工作面,凸顯整體工作效果,托普鐵熱克鎮團委組建了特色骨幹宣講隊伍,針對進城務工青年、外出務工青年、八小時以外少年兒童、問題青少年等服務對象,大力開展塑形教育。該鎮團委結合實際情況,組建了“遠程、傳媒服務隊”、 “幫扶助教隊”、 “外來務工青年服務”隊三個服務隊,“遠程、傳媒服務隊”將利用社區遠程設施、網路、電視傳媒、小靈通通信平台等進行宣講,每月開展一次播放紅色電影或各類有關民族團結、政策法規、民族政策電教片、發送簡訊等,為群中青年團員提供服務,號召廣大青年團員積極發揮在社區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另外幫扶助教隊以入戶走訪的形式,每半月向兩勞回歸青少年、貧困青年及少年兒童開展宣講活動一次。“外來務工青年服務隊”將組織志願者到建築工地為青年農民工開展宣講活動,同時了解青年農民工的訴求,為他們儘可能多的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