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漢語成語

上善若水,漢語成語,拼音是shàng shàn ruò shuǐ,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成語解釋


基本解釋: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這裡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詞語分開解釋:
上善 :1.至善。
若水 :1.古水名。即今雅礱江。其與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
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質應該和水一樣。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成語出處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