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芫茜

洋芫茜

洋芫茜(英文名:Foetid Eryngo,馬來名:Ego,Peniti)又名歐芹、洋香菜荷蘭芹,早在希臘、羅馬時代以有栽培,用來保持身體健康。相近的品種頗多。

生長環境


生於高原地區草地,路旁或人工栽種。

分佈範圍


早在希臘、羅馬時代以有栽培。

主要價值


洋芫茜是一種栽種於全世界,烹調用的二年生植物。洋芫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鈣質、鐵質,具有強身、健胃、促進消化的作用。葉子的浸漬液可保護秀髮、眼睛和肌膚在美容保養方面,洋芫茜通常用作調和膚質淡化膚色。它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可幫助預防心臟病。洋芫茜是極佳的口氣清香劑,即使最難聞的口臭也可被它消除。干葉切碎后加入比薩醬中,也可將碎干葉撒於香蒜麵包上。
洋芫茜屬於傘形科蔬菜家族的一員,而此家族目前正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拿來研究其抗癌的潛在性。
採集加工:藥用全草,多為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味微苦辛,性溫。有芳香健胃,疏風散寒,行氣消腫,止痛功能。
附註:可用鮮葉作食物調味香料。

相關傳說


洋芫茜
洋芫茜
除了它的調味價值外,洋芫茜亦非常受到巫師的重視,同時也是園丁們最害怕的植物之一。據 說任何栽種洋芫茜的人,有可能在年尾之前死去。在法國南部,仍然認為如果懷孕婦女碰觸過洋芫茜,這棵植物就會死亡。撇開這些古老的傳說,洋芫茜的味道,讓人容易忽視它對人體具有平衡礦物質與維他命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