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葉馬兜鈴

貫葉馬兜鈴

貫葉馬兜徠鈴,拉丁文名:Aristolochia delavayi Franch. ,是馬兜鈴屬、馬兜鈴科、馬兜鈴屬 柔弱草本,全株無毛,有濃烈辛辣氣味;塊根圓形,外表呈不規則皺紋,暗褐色,內面黃褐色;莖近直立,細長,粉綠色,高30-60厘米,節間短而密。葉紙質,卵形,頂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而抱莖,邊全緣,生於莖中部的葉具短柄,生於莖上部和下部的葉較小而近無柄,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無毛或稍粗糙,密布油點;成熟時黃褐色,由基部向上沿室間6瓣開裂;果梗長2-3厘米,下垂,常隨果開裂成6條;種子卵狀心形,長寬均約3毫米,背面凸起,暗褐色,密布乳頭狀突起小點,腹面凹入。花期8-10月,果期12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形態特徵


貫葉馬兜鈴
貫葉馬兜鈴
蔓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無毛,有辛辣氣味,具塊根,暗褐色,鬚根6—8條。葉薄紙質,卵形,排列於莖之一側,長2—7.5厘米,寬1.4—4.5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心形而抱莖,具短柄或近無柄,葉面綠色,背麵粉綠色,具油點;基出脈5—6條,在兩面突起,尤在背面更顯。
花單生於葉腋內,花梗纖細,長0.7—1.2厘米,花被長4—6.5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3—5毫米,向上收縮成窄圓筒形的長管,管口擴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另一側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狀長圓形,長1.5—2厘米,具有平行脈紋,外面淡黃色,內面紫紅色;花藥卵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圓柱形,6棱;合蕊柱粗,頂端6裂,基部下延成波狀圓環。
蒴果球形,直徑約1.5厘米,具6棱,成熟時由基部向上沿室間6爿開裂;果梗長約3厘米,下垂;種子多數,三角狀心形,表面布滿瘤狀突起,腹面下凹呈舟狀,種脊突起。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貫徠葉馬兜鈴
貫徠葉馬兜鈴
生於海拔1600-1900米的石灰岩山地、丘陵或河谷灌叢中,土層瘠薄、多礫石的紅壤地帶。

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西北部(麗江)。

主要價值


可以製作香料及藥用。

保護方法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A2c ver 3.1:2004年植物紅色名錄——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瀕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