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濕摩

《摩訶婆羅多》中角色

毗濕摩(Bhishma),原名天誓(Devarath),是古代印度長篇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之《毗濕摩篇》中的角色。毗濕摩原名天誓,是福身王的長子。

毗濕摩是印度諸神中"婆藪八神"之一的神光神轉世。史詩記敘,婆藪們冒犯了極裕仙人,被詛咒從女子的身體降生到世間。他們選擇恆河女神為他們在凡間的母親。

人物經歷


福身王愛上了漁家女貞信,貞信嫁給福身王的條件就是要自己生的兒子繼承王位,天誓為了成全父親,發誓放棄王位繼承權,永不結婚,因此得名“毗濕摩”,“毗濕摩”即意為“立下可怕誓言的人”。福身王賜予毗濕摩可以自由選擇死亡時間的權力,經過修鍊毗濕摩具有了無限的戰力和智慧,後來以堅戰王為首領的般度族與以難敵王為首領的俱盧族發生大戰,他雖同情般度族,但受到自己誓言的束縛,不得不擔任俱盧族的統帥,兩個婆羅多族之間大戰十天之後般度族的主將阿周那躲在束髮(束髮前生是一位公主安芭,與毗濕摩結有仇怨,轉世為般遮羅 國公主,后與一個葯叉交換性別轉身為男,一心要殺死毗濕摩,毗濕摩知道束髮前世是女人發誓不與他交戰)身後用箭射倒了毗濕摩。由於毗濕摩全身是箭,他就等於躺在了用箭支起的箭床上,他的頭倒懸著卻拒絕人們用柔軟的枕頭墊起他的頭,而是阿周那用三支箭為他支起了一個枕頭,他很自豪的看著阿周那說:“剎帝利就應該恪守正法睡在箭床上。”他宣布要等到太陽北行之時再死去。由於難敵王不聽毗濕摩的勸說,毗濕摩死後兩族的戰爭仍然持續了下去。